小說的語言藝術特色
《水滸傳》藝術方麵的成就是多方麵的,不僅在結構藝術上有很大的成就,在語言上的成就也十分的顯著。由於它從話本發展而來,因此先天就有口語化的特點。
施耐庵又在民間口語的基礎上進行了巨大的藝術加工,使其成為優秀的文學語言。對人敘事,多作白描,能夠抓住主要特征和細節,洗練而傳神。
特別是在人物語言個性化方麵,《水滸傳》能“一樣的人,便還他一樣說話”,從對話中能看出不同人物的性格。
例如第七回寫高衙內調戲林教頭的娘子時,魯智深趕來要打抱不平,林衝道:“原來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內,不識得荊婦,時間無禮。林衝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麵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不怕管。’林衝不合吃著他的請受,權且讓他這一次。”
而魯智深則道:“你卻怕他本官太尉,灑家怕他甚鳥!”
兩句話,鮮明、準確地反映了林衝和魯智深兩人不同的處境、不同的性格:一個是有家小,受人管,隻能委曲求全、逆來順受;另一個是赤條條無牽掛,義無反顧。
又如李逵初見宋江時的一段對話非常精彩,就是一些次要人物的語言也表現得很出色。例如武鬆打虎後,遇見兩個獵戶,他們吃了一驚道:“你那人吃了忽律心,豹子肝,獅子腿,膽倒包著身軀,如何敢獨自一個,昏黑將夜,又沒器械,走過岡子來!不知你是人是鬼?”
這就非常切合獵戶的身份和他們當時的心情。此外像差撥語言的兩麵三刀,閻婆惜語言的刁鑽潑辣,王婆語言的老練圓滑,都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水滸傳》作為一部長篇小說,就是用這種民間口語的基礎上加以提煉、淨化了的文學語言,塑造了一大批傳奇的英雄。這不但標誌著古代運用白話語體創造小說已經成熟,而且對整個白話文學的發展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水滸傳》的畫麵所以顯得那樣光輝奪目,絢麗多彩,人物形象之所以表現得那樣活靈活現,呼之欲出。就是因為作者熟練地駕馭了明快、生動、形象的語言,用字準確、精當。
《水滸傳》或生動地顯示出人物的性格,或恰到好處地傳達出人物的彼時彼地彼境的心理狀態,或巧妙烘托出人物活動的環境氛圍,或清晰地敘述了故事情節,或準確地描摹了人物的行為動作。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節,寫店小二不放金老走時,文寫道:
魯達大怒,摣開五指,去那小二臉上隻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複一拳,打落兩個當麵門牙。小二扒將起來,一道煙跑向店裏去躲了。
魯達是個急性子的人,幹什麼事都是大咧咧的,打人也如此,你看他還沒說上幾句話。便“大怒”,是不由分說就打起來。“摣開五指”如見其伸出大手,往小二臉上打去。“隻一掌”清脆響亮之聲,響於耳際。“再複一拳”是一掌不足於解恨。“小二扒將起來,一道煙跑向店裏去躲了”,將店小二的狼狽相活現於眼前。
《水滸傳》以幽默、俏皮的語言,貼切的比喻,並通過鄭屠的自身感受,把他被打的醜態表現得異常逼真,《水滸傳》根據人物出身、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所用的語言也各自有別,恰到好處。
如阮氏三雄,雖是一母同胞,但因性格各異,說話用語就個個不同。阮小七性情粗爽快。說起話來也與兩位哥哥不同,心直口快,直來直往,幹脆痛快。其兄小二、小五說不出來。尤其在“智取生辰綱”一節裏,寫黃泥岡上的楊誌、老都管、虞侯、軍健的鬥口語,看出他們因身份不同。心想不一,說話口氣也就各異。
文中,楊誌是楊誌的話,老都管是老都管的話,虞侯是虞侯的話,軍健是軍健的話,從他們的話中見出他們的性格、心想、態度的差異來。
楊誌的盡心精細,一路上小心謹慎。時時事事防範,卻又處處任性的神態,逼真如畫;老都管的倚老賣老,放肆的架勢,聲色俱有。兩個虞侯,一路絮絮地叨咕,眾軍挨打受苦而又不得不忍氣吞聲的可憐相,惟妙惟肖。
總之,《水滸傳》通過描述用語和人物自己的語言,不同身份的人物心理、性格。無不生動細致地顯現了出來,個性十分鮮明。
書中人物與情節的安排,主要是單線發展,每組情節既有相對的獨立性,又是一環緊扣一環,互相勾連的。這種安排固然是由於繼承了“話本”表現手法的特點,把一些主要人物和事件集中起來敘述。
但更主要的還是為全書的內容所決定,即通過不同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道路來展示起義鬥爭的廣闊畫麵的。
小說結構的完整,還表現在開端、高潮和結局等安排的精心設計上。從英雄們個人反抗到排座次,逐步形成了起義的高潮,以後鬥爭走上了妥協投降的道路,終以“魂聚蓼兒窪”的悲劇告終。從開始到結尾正是農民起義一般過程的真實反映。
《水滸傳》這部古典名著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用白話寫的長篇小說。在它的形成中,有一個民間口頭傳說、瓦舍藝人說唱、文人加工成書的複雜創作過程,它語言藝術上的一些特點與這一情況有著密切的關係,是由此而派生出來。
[旁注]
衙內 唐代稱擔任警衛的官員,五代和宋代這種職務多由大臣子弟擔任,後來泛指官僚的子弟,多是老百姓對一些有著惡劣行為的官僚子弟的稱謂。
忽律 一種有劇毒的四腳蛇,它生性喜食烏龜,將獵物吃剩一個空殼後鑽入其中,冒充烏龜,看起來溫順無害,一旦有獵物靠近便發出奪命一擊,直接致其死命。
提轄 宋代所置的武官,為“提轄兵甲盜賊公事”的簡稱。主管本區軍隊訓練,督捕盜賊等職務。宋常以知州、知府兼提轄兵甲,簡稱“提轄”,掌軍旅訓練教閱,督捕盜賊。除此之外,南宋時期有“四提轄”的官製。
說唱 曲指曲藝,是曲藝的一種形式,有說有唱。我國傳統的說唱有變文、評話、快書、大鼓、相聲、彈詞、道情和寶卷等。此外,部分史詩和小說開始也是采用說唱形式流傳下來。
[閱讀鏈接]
魯迅還很讚賞《水滸傳》的語言藝術。魯迅在他的《看書瑣記》裏說:“《水滸》和《紅樓夢》的有些地方,是能使讀者由說話看出人來的。”
魯迅認為《水滸傳》的語言具有典型性,能夠反映出每一個人物各種的身份和性格等。魯迅還讚揚《水滸傳》的語言比文言文更能夠傳神達意,比如第十回“林教頭風雪神廟”中的“那雪正下得緊”一句,魯迅就稱讚它說:“比‘大雪紛飛’多兩個字,但那‘神韻’卻好得遠了。”因為“緊”字不但寫出了風雪之大,而且也隱含了人物的心理感受,烘托了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