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詩小說——水滸傳2(2 / 3)

吳用聽此情況後,提出“先用力敵、後用智擒。”隨即利用呼延灼驕傲的心理,用計假敗騙出呼延灼追趕梁山兵等到伏擊圈內,呼延灼方知上當被生擒。

被擒的呼延灼在宋江的指點下歸順了梁山,並願意協助宋江、吳用攻下青州城,呼延灼帶梁山人馬假扮敗兵歸城,與梁山裏應外合順利地攻下了青州城。《水滸傳》中擒索超、捉張青等都是吳用利用天時、地利、人和謀略來智取的。

《水滸傳》的藝術成就,最突出地表現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書巨大的曆史主題,主要是通過對起義英雄的歌頌和對他們鬥爭的描繪中具體表現出來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輝藝術生命的重要因素。

置於真實的曆史環境中。在人物塑造方麵,最大特點是作者善於把人物置身於真實的曆史環境中,扣緊人物的身份、經曆和遭遇來刻畫他們的性格。全書通過對各階層人物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的描繪,一幅北宋時期社會生活的圖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麵前。

書中的人物性格,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和成長起來的。林衝、魯達、楊誌雖同是武藝高強的人,但由於身份、經曆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樣,作者正是這樣表現了他們不同的性格特征的。

此外在對招安的不同態度上,來自社會底層的李逵等人是堅決反對的;封建文人出身的吳用主張有條件的招安;來自官軍的絕大部分的將領則是殷切地盼望著招安。這種不同的態度,可以從他們各自的身份、經曆中找到充分的根據。

通過人物的語言。《水滸傳》人物語言的性格化,達至很高的水平,通過人物的語言不僅表現了人物的性格特點,而且對其出身、地位以及所受文化教養而形成的思想習慣有時也能準確地表現出來。

如李逵第一次見宋江,就問戴宗:“哥哥,這黑漢子是誰?”

戴宗責備他粗魯,他不服等戴宗向他介紹了情況,他還說:“莫不是山東及時雨宋江!”

李逵心裏怎麼想,口裏就怎麼說,他是個粗人,見人不懂得什麼客套和應酬之事,不受禮節的約束。另外,他剛上梁山便大發狂言:“便造反怕怎地,晁蓋哥哥便做大宋皇帝,宋江哥哥便作小宋皇帝……殺去東京,奪了鳥位。”

大宋皇帝、小宋皇帝等話,隻有李逵才說得出,是極富個性化的語言。其他如阮小七的心直性急,吳用的足智多謀,宋江的謙虛禮下,通過他們的對話,無不令人如聞其聲,如見其人。

通過人物行為。《水滸傳》人物形象塑造的“個性化”,即善於通過人物個性化的行為、動作、舉止、處事方式,來表現其性格的特殊。在第二十二回“景陽岡武鬆打虎”有這樣一段:

那大蟲又饑又渴,把兩隻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體上一撲,從半空裏攛將下來……說時遲,那時快,武鬆見那大蟲撲來,隻一閃,閃在大蟲見掀不著,吼一聲,卻似半天裏起個霹靂,震的那山風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隻一剪。

武鬆卻又閃在一邊……那大蟲又剪不著,再吼了一聲,一兜兜將回來。武鬆……從半空劈將下來……那大蟲翻身又一撲,撲將來。武鬆又隻一跳,卻退了十步遠。

文中將英雄人物的行為寫得合情合理,給人以真實的感覺,顯得自然可信。這些地方都說明《水滸傳》在描寫魯達、林衝的性格時,注意到他們極有個性的動作和處事方式。

《水滸傳》在藝術上的偉大成就便是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這正是幾百年來一直為廣大群眾所喜愛的重要原因。

[旁注]

丞相 古代官名。我國古代皇帝的股肱,典領百官,輔佐皇帝治理國政,無所不統。丞相製度,起源於戰國時期。秦代自秦武王開始,設左丞相、右丞相,有時也設項邦,秦統一以後隻設左、右丞相。後明太祖朱元璋廢除了丞相製度。

國師 又稱“帝師”,是古代天子帝王封賜給德學兼備的僧人或道士的尊號。我國的國師稱號是在南北朝時期開始的,但是這個稱號在印度很早就存在了。

欽差 受皇帝派遣出外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比喻由上級特地派來處理重大事件的人員。明清時期地方軍政大員之一,又稱“撫台”、“巡撫”。明代有巡撫之名,清代在各省設置巡撫。清代巡撫是一省最高軍政長官具有處理全省民政 、司法、監察及指揮軍事大權。

《史記》 由司馬遷撰寫的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二十五史》的第一部,記載了從傳說中的黃帝至漢武帝後期長達3000年左右的曆史。《史記》最初沒有書名,或稱《太史公書》、《太史公傳》,也稱《太史公》。《史記》與宋代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鑒》並稱“史學雙璧”。

信陵君 (?~公元前243年)。戰國時期魏國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因公元前276年被封於信陵,所以後世皆稱為“信陵君”,與春申君黃歇、孟嚐君田文、平原君趙勝並稱“戰國四君子”。

軍師 古代官名。為東漢、三國、晉時期設置的掌監察軍務之職官。三國時期三公及常設將軍所置屬官,其職為參謀軍事,類似幕僚,第五品。在激烈的戰爭時期,君權需要士道和才智強力支撐之際,軍師的地位很高。

郡 古代行政區域,始見於戰國時期。秦代以前比縣小,從秦代起比縣大:郡縣。漢代又增46郡,21國。隋代廢郡製,以縣直隸於州。唐代道、州、縣,武則天時曾改州為郡。明清時期稱“府”。

都統製 宋代官名。北宋時期出兵作戰時,常於諸將中選拔一人為都統製總管諸軍,係臨時派遣,並非官名。南宋時期置禦營司,以大臣為都統製管轄諸將,方為常設官名。1141年收諸大將兵權,以其部將為禦前統領官,官品高者為禦前諸軍都統製,權任在安撫使之上。都統製下麵有副都統製,再下麵有統製和統領。

招安 也稱“招撫”。勸說使歸附,指用籠絡手段使敵人投降歸順。招安是一個國家的當執政權,對不當執的地方或地下民間組織的一種安置行為。

[閱讀鏈接]

從人格美感上來說,俠士崇尚一種勇武陽剛的氣概。《水滸傳》中的梁山好漢便是這樣一群人格美的男兒。他們勇武無比,豪氣淩雲,絲毫沒有脂粉氣,綺靡氣,而獨有雄偉,勁烈的陽剛之氣。魯智深的怒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李逵的江州劫法場,沂嶺殺四虎,大鬧忠義堂;武鬆的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等都是這種陽剛之氣的表現。

也正是兄弟之義,讓宋江能穩居眾好漢之首,而實現自己的招安計劃,導致最後曲終人散的結局,所以說這種笑傲江湖,勇武陽剛的兄弟之義又被添上了幾許悲壯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