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台州人之五子登科(3 / 3)

台州人不掩飾自己對財富的渴望,有事沒事總愛把“賺錢”兩字掛嘴邊。台州的老一輩給孩子起名,赤裸裸地把致富的欲望安放上去,給孩子們起的名字中,有叫“先富”“中富”“小富”“來富”“冒富”的,也有叫“旺財”“財火”的,或者“萬金”“萬銀”的,“萬金”“萬銀”快趕上金銀滿倉了,他們還嫌錢不夠多,狠狠心,索性起名為“兆金”“兆銀”——要知道,“兆”在古代是一萬億的意思,“兆金”“兆銀”快趕上國庫了。

台州人的飯局,隻要談跟掙錢有關的話題,永遠不要擔心冷場。有一次應邀參加一場文化座談會,來的都是當地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名人,開會時大夥兒有一搭沒一搭地漫談著,氣氛並不熱烈,還有些冷場。會議一結束,大夥兒在飯桌上一坐定,有個搞收藏玩古玩的文化人起了個頭,於是在座的文化人一個個開始熱切地談論起與掙錢有關的話題,核心主題是“幹什麼來錢最快”。圍繞這個話題,有現身說法的,有引他人成功經驗分享的,總之,氣氛之熱烈,話題之深入,發言之積極,參與度之高,跟座談會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台州人眼裏,不哄不騙,不偷不搶,靠真本事掙大錢,那是能耐,是水平,是本事。別的地方常見的仇富現象,在台州很少見,相反,對有錢人,特別是不靠祖上的庇蔭,靠自己的能耐發大財的人,台州人總懷有幾分敬佩之心。

台州人對錢的追求似乎永無止境。對財富有欲望的人不容易滿足,錢不僅能帶來富足的生活,也會帶來奮鬥的勇氣。因為票子在很多時候,確實能刺激人不由自主往前衝,並且讓人在奮鬥的路途上欲罷不能。我一女友,年紀輕輕就闖蕩江湖,在外地做了十來年的鞋包生意,賺了大錢後回家開了家茶餐廳,裏裏外外一把手,沒多久,粉麵桃花變成青麵黃花,為賺錢消得人憔悴。女強人對我發誓道,過一段時間一定要休個假,再累下去人要崩潰了。沒想到茶餐廳的生意十分紅火,她抓住時機又開了幾家分店,休假一事自然擱一邊去。因為彼此都忙,有半年沒碰麵了,前些日子打電話給她,她說自己忙壞了累壞了,等幾家店正常運轉後,一定出國度個假。最近碰到她,提也不提度假的事,因為她正忙著籌劃北京店的開張。問她怎麼像高速運轉的子彈頭列車一樣停不下來?她說,現在是賺錢的好時機,有錢不賺豬頭三啊!

“有錢不賺豬頭三”,的確能代表台州人的想法——既然能賺錢,當然得抓緊時機大賺一筆。台州人覺得,做人,別的可以錯過,唯獨發財不能錯過。另一個女友,最近十年間,南征北戰,幹過多個行當,賣過服裝,搞過裝潢,投資過煤礦,開過美容院,聽說到新疆開小賓館賺錢多,她又準備去新疆投資了,為賺錢她沒少折騰自己。

沒有一個台州人覺得自己錢多,賺再多的錢,他們都嫌不夠。感覺身邊的朋友,財都蠻大、氣都蠻粗的,可是他們都說錢不夠用。雖然有人均收入在長三角十六城市中排名第二的殷實家底,但很多台州人還是覺得自己的錢太少。問身邊的朋友,要有多少錢才會滿足,他們說,錢嘛,當然越多越好。一位師兄就跟我說,這輩子在退休前,至少要掙足兩千萬,一千萬是固定資產,一千萬是現金。我說,有房有車有退休金,手頭再留個一二百萬閑錢就不錯了。他嗤之以鼻,說我婦道人家“眼孔”太小,批評我女人家頭發長見識短,他說,百來萬錢怎麼保證退休後的生活質量啊。其實,從現有的人均收入看,即便是一百萬,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可是看看身邊的人,即使有房若幹棟,資產上千萬,依舊叫窮。一個朋友說,資產有嗎用,紙上富貴罷了,要有現錢才算!嗬嗬,要說現錢,有一百萬現錢的朋友還真不多,即便有,台州人也很少把錢閑置在銀行,老早去什麼“資本運作”了——你信不信,在台州,就是沒讀過幾本書的大媽大爺,也知道什麼是“資本運作”。

身邊說錢不夠用的朋友,無一不在挖空心思賺錢,在悶聲不響大發財,在掙著“無中生有”的錢,在掙著“變廢為寶”的錢。占據台州人大腦的,是如何賺大錢,買什麼樣的房子和車子。每回我勸他們,你們有錢也該好好享受生活了,比如有空時去旅個遊度個假,或者從倒騰的那麼多房子裏,留下一套好房子好好裝修供自己享用。他們無一例外回答,現在還不是享受的時候。那什麼時候才是享受生活的時候呢?他們也回答不上,因為享受這事,壓根兒沒提到他們的議事日程上。

台州人常說的一句話是,如果我有多少錢的話,會怎麼樣怎麼樣。有個段子,就叫《等我有錢了》——“等我有錢了,我買跑車,我買兩輛,一輛拖著一輛跑;等我有錢了,飛機買兩架,一架自己坐,一架護航;等我有錢了,國外生他10個小崽子,自己生5個,試管生5個;等我有錢了,我買房子買兩棟,一棟自己住,一棟串門;等我有錢了,我買鍵盤買兩張,一張打字,一張腳底按摩。等我有錢了,我大錢交給老婆搞計劃經濟,小錢留兜裏搞市場經濟。”台州人有錢了,才不會這麼燒包呢,他們拿錢生錢,炒股的炒股,炒房的炒房,炒黃金的炒黃金,頂不濟也去從事些“民間金融活動”。隻要有掙錢的機會,台州人多半不會錯過。那些個上班族,“業餘生活”多半跟賺錢有關,在台州人眼裏,錢就是隻會下金蛋的老母雞。要好生養著,錢生錢,雞生蛋,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在台州,當不當官不是最要緊的,關鍵要有錢,隻要你的房子夠大夠多,你的車子夠好夠貴,你的自我感覺一點不比領導差。在同事和美女的眼裏,你就是個有能耐有花頭“龍得猛”“龍顯龍”“龍煞甲”(台州話,有能耐、很風頭)的人。

台州人忙著悶聲不響掙票子,忙著投資理財,忙著致富奔“大康”。在台州,白天很少見到閑逛閑聊的人。隻有到夜幕降臨後,這個城市才顯出悠閑的一麵:台州人懷揣票子,來到飯店、茶吧、酒吧、迪吧、咖啡館、美容院、健身會所吃喝玩樂、舒活筋骨、放鬆身心——台州人把這稱為“辛苦銅鈿快活用”。一夜放鬆後,第二天又抖擻起精神奔波在掙錢的康莊大道上。《中國新聞周刊》著文把台州人的這種生活狀態稱為“台州:忙碌的幸福”,認為台州人“幸福的感受就是享受忙碌後的成就”。旁觀者清,真是說到骨子裏了。

位子。

台州人對位子的熱衷比人們想象的要強烈得多。雖說台州民營經濟發達,大大小小的老板滿街都是,但台州人畢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對公務員還是十分的豔羨與向往,根本不像內陸地區傳說的那樣——溫台兩地的人教育孩子說,不好好讀書學不到真本事讓你當公務員去。實際上,公務員在台州一向吃香。每年的公務員考試,都是以近兩百比一的比例在進行競爭,這種比例,比台州任何一次選美,更比從商成為百萬富翁的難度係數都要大。

俗話說,人生有三次投胎機會:第一次是投生在什麼家庭。第二次是大學畢業後選擇什麼單位工作。最後一次就是和什麼人結婚。對女人而言,第三次投胎最重要,因為能否嫁對人關係到她一生的幸福,而對男人而言,尤以第二次投胎——就業最重要,它直接關係到位子和前途,關係到“五子登科”能否實現,也關係到能不能娶到一個各方麵都出挑、讓他麵上有光的美嬌娘。

在台州,公務員招考是高考之外的第二件盛事,對機關單位的向往,自在不言而喻中,除了機關能提供一個穩定的崗位,還因為它搭就了人生邁向金光大道的階梯,拿到了一張成為官員的通行證,有了光宗耀祖的潛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公務員的含金量是很高的,當個公務員,能進能退,可攻可守,台州人認為,公務員的工作體麵,工資穩定,福利較完善,子女上學也較為便利。何況,當個公務員安全感十足,有人關心,沒人欺負,沒什麼後顧之憂。就算買房,還有福利房——經濟適用房可以分到。社會地位更不用說,被城管追得落荒而逃的,被保安打得鼻青臉腫的,被警察訓得瘟頭瘟腦的,沒有聽說哪個是公務員。這幾年,隨著反腐的深入,公務員的隱性收入少了很多,公費旅遊、公款吃喝、年節福利基本沒了,清水衙門真的變清水了,公務員的工作一點也不比別的職業輕鬆,相反,收入不高,經常加班,壓力也很大。體製內辭職跑到體製外的人越來越多。即便如此,公務員的位置還是很多人向往的。

朋友的千金,是海歸,回國後在一家民企謀得一席之位,雖說收入不錯,但一天到晚在外奔波,一年到頭像上緊了發條的鬧鍾,父母心疼女兒辛苦,硬是讓女兒去考取公務員。另一位朋友,夫妻都是公務員,女兒在上海的外資企業工作,他們硬把女兒從大城市拉回來,在小城當了名公務員。還有一個朋友,原先在縣裏是局長,十多年前,辭職跟太太到澳洲做生意,在國外多年,還是念念不忘當年在機關的日子,隔三岔五打電話來問台州官場動態。一不順心,就念叨當年在官場上的生活,就好像豬八戒在西天取經路上,一遇困難,就嚷著要回高老莊繼續做上門女婿一樣。官場動態,關卿何事?說到底還是懷念自己當官時的好日子啊。還有一位老先生,退休後到外地女兒家養老,因病住院,有台州舊友前去探望,第一句話,便是問,聽說台州換了新市長?第二句話是,最近市裏有什麼大動作?另有一位官場中人,退隱江湖多年,逢小字輩上門,便傳授當官經若幹,並鼓勵他們好好鑽營,天天向上。

台州的大小老板最希望跟機關幹部結親,除了“一家兩製”的周密考慮外,機關的人頭熟帶來的辦事便利,旱澇保收的穩定工作,還有臉麵上的風光,也是重要的因素。我所知道的幾個億萬富翁,在子女的婚姻上,無一不是找了機關的,也就是俗稱“清水衙門”的。都說,再算算計不過生意人,生意人做如此盤算,自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台州人結婚,一溜婚車必定會在大街上招搖一番,最常規的線路就是到市政府門前繞上幾圈,台州人謂之“采喜”。碰到特別吉祥的大日子,半天時間,就有幾十支婚禮車隊到市政府門前“采喜”。有時,駛入廣場的婚車多達數百輛,造成交通堵塞。市政府門前有什麼喜可采呢?無非想沾點官氣,期望有朝一日子女也能成為其中一員。台州人的心態,由此可見一斑。

台州的父母在子女擇偶的問題上,並不唯錢是圖,而是希望女兒找一個靠得住的小夥子,隻要對方屬於潛力股,人品好長相不算太差,並不太計較對方家裏的經濟條件。男方有錢當然更好,男方沒錢也不要緊,女方家裏如果條件夠好,會陪嫁女兒房子、車子,在經濟上多方幫襯。

台州的公務員在婚姻市場上之搶手,超出一般人的想象。都說皇帝女兒不愁嫁,其實機關幹部也根本不用愁娶。朋友的表弟,鳳凰男,窮山溝溝出來的,但小夥子一表人才,有才不說,還處世靈活,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一個升遷很快的好單位工作,各方來說媒的人踏破門檻,小夥子七挑八選,多方比較,最後找了個富二代的美女為妻。這小子也有出息,找對了圈子跟對了人,沒幾年混上機關裏的什麼“長”,丈母娘提起他兩眼放光,其實,公務員女婿的兩個連襟也很不錯,自己辦企業,生意都做得不小,不過,丈母娘常掛在嘴裏的還是在機關的這一位。因為在機關的這位,跟市長書記同一個大樓上班,說起來是多麼有麵子的事啊。何況,這女婿路子野,門路廣,啥事都能搞定,比起光有錢沒有權,辦點小事還到處托人的兩個連襟,顯然要風光。

在機關工作的公務員,如果名字後能帶個什麼長,在擇偶上簡直是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就算普通公務員,找老婆也比人家有優勢得多。某男,機關幹部,年過三十有五,尚未婚配,他的擇偶要求非常高:相貌要美,文憑要高,氣質要佳,家境要富,單位要好,脾氣要順,比當年林立果選老婆還要嚴,這些年來,父母親戚朋友同事給他介紹過的對象,往少裏說也有上百個,但他一個也看不中。其實,此君除了占了個好位子外,別無過人之處。但因為在衙門上班,仿佛就擁有挑肥揀瘦的特權,要是在企業混,誰還會這麼熱心給這種挑剔的老光棍介紹對象?

在台州,最吃香的離婚男人不是老板,而是公務員,因為老板做生意,從長遠說,市場跌宕起伏,勝負難料,誰也不能保證自己能否笑到最後。但當公務員,過過小康日子總是有的,何況一朝升遷,夫貴妻榮,子女沾光。一位離婚的官人,親朋好友給他介紹的對象,半年就有幾十個,從剛畢業的女大學生、老姑娘到離婚少婦。這個二手男人如此暢銷,不是因為他貌若潘安,也不是因為他才華蓋世,而是位子使然。如果沒有這個位子,也就一糟老頭子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