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名山——浙江雁蕩山1(1 / 3)

海上名山——浙江雁蕩山1

雁蕩山位於浙江溫州東北部海濱,是我國十大名山之一。雁蕩山是由火山爆發造就的雄奇壯麗的景觀,使之成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集山水美學和曆史文化於一體的華夏名山。

雁蕩山因“山頂有湖,蘆葦叢生,秋雁宿之”而得名。山水奇秀,天開圖畫,以峰、瀑、洞、嶂見長。

雁蕩山始開發於南北朝,興於唐,盛於宋,素有“寰中絕勝”、“海上名山”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

紀念芙蓉姑娘的雁蕩山

雁蕩山又名雁岩、雁山,以山水奇秀聞名,位於浙江溫州樂清東北部,背依莽莽的括蒼山,麵對浩瀚的樂清灣,在雁蕩山下有村莊名叫芙蓉村。

傳說,很久以前芙蓉村和雁蕩山都沒有名字,大家隻曉得東海邊有座高出白雲的大山,山頂上有個藍色的平湖,大風一吹,滿湖水就悠悠地拍打著天空。日子長了,天空也被湖水染成了藍汪汪的了。

平湖邊有間小屋,屋裏住著個漂亮的芙蓉姑娘。姑娘待人好,哪個人有困難,她總是幫忙解決,遠近每個人都稱讚她是一個熱心善良的好姑娘。

芙蓉姑娘很勤快,空閑時,在平湖裏種上一片芙蓉花,有紅的紫的白的,還喂著一大群嘎嘎叫的雁鵝。

這一年夏天,芙蓉姑娘坐在平湖邊的太湖石上,正對著藍汪汪的湖水梳頭,突然一條癩頭蛟大搖大擺地遊過來,搖著腦袋說:“好標致的姑娘啊,我叫東海蛟,家住在東海,東海屬我管,金子銀子用不完,你嫁給我,會永遠快樂的。”

芙蓉姑娘沒理他,轉身就進了小屋,癩頭蛟沒趣兒地便走了。有一日,芙蓉姑娘盤坐在木桶裏,手劃湖水,在荷花叢中穿來穿去,忙著摘蓮子。

突然來了個油頭粉麵的花花公子,站在平湖岸邊,打著破鑼似的喉嚨,“姑娘!姑娘!”叫個不停。芙蓉姑娘討厭死了,順手抓起一個大蓮蓬砸過去,砸到那個花花公子的頭頂上,他摸摸鼻子,灰著臉走了。

又有一日,芙蓉姑娘坐在湖邊洗衣裳,有人在她背後一推,她被推進平湖裏,立刻昏天黑地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等到她醒過來睜眼一看,有個戴涼帽的人,嬉皮笑臉對她講:“好標致的姑娘啊,我正在山上砍柴,見你跌落湖裏,連忙跑來把你救起來。”

芙蓉姑娘相信了,趕緊說:“謝謝你,請你到我的小屋裏來坐坐吧!”

話還未講停當,平湖裏的雁鵝嘎嘎叫了,飛過來啄落那人頭上的小涼帽。一看,原來是癩頭蛟。芙蓉姑娘吃了一驚,騎上一隻雁鵝飛進了平湖。

癩頭蛟又急又惱,張牙舞爪衝進平湖,緊緊追趕芙蓉姑娘。平湖裏波浪滾滾,霧氣騰騰,芙蓉花和葉子“呼哩嘩啦”攏作一團,纏住了癩頭蛟不放。

癩頭蛟受不住,拚命掙紮,沒想到撞在一座山峰上。山岩“轟隆”一聲塌下來,壓住它,它隻露出一張嘴巴,直至今日還“哇哇哇”吐著瀑布水。

那些芙蓉花和葉子也落下來,都化作又香又軟的泥,遮住了平湖水,平湖水沒有了,上麵長著一叢叢蘆葦葉。

那位芙蓉姑娘,趁著癩頭蛟掙紮的時節,用力一甩,騎著雁鵝向北飛了,隻是每年夏天,才回來一次。

第二年夏天,花葉泥中抽出了一朵鮮豔的大芙蓉花,立在山頂上,人們老遠就能看見它,有人說這就是芙蓉姑娘,所以大家就叫它芙蓉峰。

住在峰下的人家把自己的村叫芙蓉村,那平湖地方,改名為雁湖,這座山就叫雁山。村取花的名,山取鳥的名,並在一起就叫“花村鳥山”。

雁蕩山自古以來就以奇峰、怪石、飛瀑、幽洞、深穀聞名於世,曆史上不少名人曾到此遊覽。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稱這裏為“天下奇秀”,近世康有為稱“雁蕩山水雄偉奇特,甲於全球。”

雁蕩山綿延數百公裏,按地理位置不同可分為北雁蕩山、南雁蕩山、中雁蕩山、西雁蕩山、東雁蕩山,每一處都是景色宜人,風光獨特。

北雁蕩山規模最大、景點最多、最為出名。北雁蕩山位於樂清境內東北部,萬山重疊、群峰爭雄、懸嶂蔽日、飛瀑淩空。北雁蕩山以峰、洞、瀑、嶂稱勝,有102奇峰,66洞天、27飛瀑、23嶂巒之說。

北雁蕩山東起湖霧羊角洞,西至芙蓉白石岩。南起筋竹澗,北至仙姑洞。關於羊角洞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呢!

從前,雁蕩山有個叫阿寶的後生,熟人見到他,總作興學他口吃的樣子:“阿寶,現在牽羊順、順當乎?”阿寶也不生氣,隻是咧開嘴笑笑。

到了阿寶十三四歲時,家裏弄了隻大白羊。每日天未亮時,阿寶就牽著羊到半裏外的墳壇去放。這片墳壇很冷清,阿寶經常聽人講,這裏每到黃昏時,鬼呼呼聲地叫,鬼火飛來晃去,煞是嚇人!但阿寶有個倔強的脾氣,就是自己沒有親眼看見就是不相信,所以一直來這裏放羊,想要見識一下。

一日下午,他又把羊牽到墳壇,拴在一棵樹樁上,自己同小夥伴小錘去池塘玩水。兩人正玩得痛快,突然烏雲滾滾、雷雲閃電,眼看天就要下雨了。

阿寶三步一跳,一口氣跑回墳壇,隻見羊跺著腳“咩咩”直叫。他趕緊去解羊繩。忽然“轟隆”一聲,一個響雷炸得墳壇發抖,緊接著,槐豆大的雨從天上落下,直落得墳壇四周冒起一層白煙,風刮著樹,發出“喔,喔”的叫聲。

這時的阿寶被嚇呆了,他以為鬼真的趕來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住羊繩用力一拽,就往家裏跑。過了一會兒,雨停了。

小錘也獨自往回走。他路過阿寶家時,見阿寶站在羊棚邊,一手捏著羊繩,一手打開棚門,嘴裏念著:“進去!進去!”

小錘忍不住笑出聲來。阿寶聽見笑聲,回頭一看,自己手裏拉著的竟是一條羊繩!阿寶“啊”的一聲,結結巴巴地講:“怪、怪不得,這麼順當!”

原來,阿寶慌裏慌張解羊繩時,用力過猛,把羊繩給扯斷了,羊還留在山上哩!就這樣一人傳十十傳百,阿寶牽羊的笑話,很快傳遍了整個雁蕩山。於是“阿寶牽羊——順當得很”這句話,也便成了這一帶老百姓樂於引用的歇後語了。

阿寶的羊在山上到處亂跑,它跑呀,跑呀,一直跑到了方岩頂,不小心一隻角撞在岩壁上,岩壁被撞了個羊角的大窟窿,從那以後,老百姓就把這窟窿叫做“羊角洞”了。

[旁注]

蛟 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靈獸,屬於龍的一種變異,比龍殘暴和凶狠。龍一般為善,能降雨。蛟一般為惡,能發洪水。在道教傳說中,蛟一般作為惡獸出現。

沈括 (1031年~1095年),字存中,號夢溪丈人,北宋科學家、改革家。是一位非常博學多才、成就顯著的科學家,我國曆史上最卓越的科學家之一。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學、化學、地質學,氣象學、地理學、農學和醫學。他還是卓越的工程師、出色的外交家。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筆記體巨著《夢溪筆談》。

[閱讀連接]

關於雁蕩山名字的由來,還有一個傳說。以前在山下住著一位很窮很窮的少年,名叫阿嘎。阿嘎雖然很窮,但勤勞樸實,有一副好心腸。

有天阿嘎看見每天去尋找水源的大雁飛得很辛苦,覺得很難過,下決心要在山頂上挖個湖讓大雁們喝水、洗澡。阿嘎挖呀挖,終於挖出來了一處泉水,彙成了一片大湖,大雁們開心極了。

後來有一條惡龍要霸占這片湖水,阿嘎為了保護湖水和大雁與惡龍同歸於盡了。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阿嘎,就把這個山取名為雁蕩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