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典雅娛樂惡毒運動(1 / 2)

羅振玉就像熱鍋上的螞蟻啃骨頭。

伯希和公布敦煌文書後,他就開始緊張的研究工作。時間不長,爆發辛亥革命,混戰中,各地紛紛獨立,大清朝廷瞬間崩潰,統治範圍萎縮到故宮彈丸之地。羅振玉對清廷忠貞不貳,時局混亂,知道北京再難以立足,打算潔身引退。正在這時,大穀光瑞的使者來勸說他到日本“避難”。

他與大穀光瑞素不相識,隻知道他在日本有影響,且與孫文交往密切。考慮再三,沒有答應。接著,內藤湖南、狩野直喜等人聯名寫信邀請他到日本繼續研究工作。羅振玉答應了。這年冬天,他和女婿王國維一起舉家東渡日本。同時,大量藏書和古物也運往京都。

他們暫住在京都田中村,然後在京都大學附近築起“永慕園”和“大雲書庫”。除與內藤湖南、狩野直喜等人文字交往以外,大部分時間閉門不出,埋頭於甲骨文、敦煌遺書和漢簡等古典文藉的整理研究。同時,不斷寫信請求伯希和提供敦煌文書全套資料。

去年,羅振玉就計劃刊印伯希和所得敦煌遺書,在端方介紹下,他委托商務印書館董事會主席張元濟影印。同年春天,張元濟從上海啟程,遊曆歐美、日本等十一國,考察教育事業。秋天,他拿著北京方麵介紹信經意大利前往巴黎,與伯希和交涉敦煌文獻出版事宜。當時,伯希和正處於同行的強烈攻擊之中——原來,伯希和因為東方學成就,特別因敦煌文獻獲得極大榮譽,目中無人,驕傲自負,除了將繪畫、塑像等藝術品在羅浮宮以伯希和為名的大廳展出而外,其餘大量珍貴文物一直鎖在巴黎國立圖書館東方部的一間黑屋子裏,鑰匙由他自己掌管。學者焦急地期盼刊布探險成果,但是,幾年過去,他連一份文書目錄也沒有編製。學者開始產生懷疑,伯希和為什麼不開始研究工作,反而幫助斯坦因整理漢文敦煌文獻?為什麼不讓學者們看他的探險成果?

而且,他自己顯然也不看,因為大部分裝文書的箱子連繩索都沒打開。

東方部一位學者發表文章表示,不僅懷疑伯希和的整理能力,而且推測他帶來的是贗品,所以無法麵對歐洲學界,因此,他們決定放棄保管責任。另一位漢學家著文說:斯坦因既已先進藏經洞,這許多手稿又從何而來?一天讀上千份卷子,也就是說一分鍾讀兩份卷子,這樣的可能性很小,再說,如果不是假的,為何又長期不許人們觀看?他還指責伯希和浪費大量公家財產而無收獲。於是,各種說法不脛而走。部分人甚至用肯定口吻說:大概斯坦因將藏經洞文書劫略一空,伯希和在絕望中遇到了甘肅的“阿克亨”,以低廉價格購買一些假文書,回來與斯坦因的收集品對照後發現是贗品。更有武斷者說伯希和根本就沒有去敦煌,他隻從北京琉璃廠購買一些文書充數,然後大部分時間到江南遊山玩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