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水鄉——江蘇周莊
周莊古鎮位於江蘇省蘇州市東南。
周莊始建於1086年,時因邑人周迪功郎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時期周莊是吳王少子搖的封地,名為貞豐裏,是隸屬於江蘇省昆山市和上海交界處的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小鎮,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2003年,周莊被評為“中國曆史文化名鎮”。周莊古鎮著名的景點有:沈萬三故居、富安橋、雙橋、沈廳、怪樓、周莊八景等。周莊素有“中國第一水鄉”的美譽。
古鎮的曆史淵源及風土人情
周莊,位於上海、蘇州和杭州之間。古鎮四麵環水,咫尺往來,都要乘船。全鎮依據河流走向建成街道,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簷,河埠廊坊,臨河水閣,無不體現出千年古鎮的古樸幽靜,展現出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周莊鎮舊名貞豐裏,建於北宋年間。據史書記載, 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將13萬多平方米的莊田捐贈給全福寺作為廟產,百姓感其恩德,將這片田地命名為“周莊”。
1127年,金二十相公跟隨宋高宗南渡遷居到此,周莊的人煙才逐漸稠密起來。
至元朝中葉,頗有傳奇色彩的江南富豪沈萬三的父親沈佑,由湖州南潯遷徙到周莊東麵的東宅村,因經商而逐步發跡,使貞豐裏出現了繁榮景象,形成了南北市河兩岸以富安橋為中心的舊集鎮。
至明代,周莊鎮廓擴大,向西發展到後港街福洪橋和中市街普慶橋一帶,並遷肆於後港街。
清代,周莊古鎮的居民更加稠密起來,西柵一帶逐漸成眾多商鋪,商業中心又從後港街遷到中市街。這一時期,周莊已經衍變為江南大鎮,但名稱仍叫貞豐裏。直至康熙初年才正式更名為周莊鎮。
也有史料記載,周莊地域在春秋時期至漢代有“搖城”之說。相傳這裏曾是吳王少子搖的封地,周莊的曆史就顯得更加悠久。在鎮郊太師澱中發掘到的良渚文化遺物,也證明了這一點。
周莊在元代時期隸屬蘇州府長洲縣。明代中期屬鬆江府華亭縣,清初複歸長洲縣。1725年,周莊鎮因元和縣一分為二。1761年,江蘇巡撫陳文恭將原駐吳縣角直鎮的巡檢司署移駐周莊,管轄幾乎有半個縣的範圍,包括澄湖、黃天蕩、獨墅湖、尹山湖和白蜆湖地區。
周莊由原來的小集市迅速發展為商業大鎮,與江南富豪沈萬三的發跡很有關係。
沈萬三利用白蜆江西接京杭大運河,東北接瀏河的優勢,出海貿易,將周莊變成了一個集糧食、絲綢及多種手工業品的集散地和交易中心,促使周莊的手工業和商業得到了迅猛發展。當時周莊最突出的產品有絲綢、刺繡、竹器、腳爐和白酒等。
周莊鎮大部分住戶,都是臨水而居,其中的“水”是指哪些河川呢?昆山是著名的江南水鄉,河道密布,湖泊眾多。吳淞江、婁江橫穿東西。湖泊較大的有澱山湖、陽澄湖、澄湖、傀儡湖。
周莊鎮位於蘇州城東南的昆山市境內,建鎮已有900多年的曆史。周莊鎮自古為澤國,南北市河、後港河、油車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因河成街,傍水築屋,呈現一派幽雅古樸的氣質。
周莊的魅力在於她的文化內涵,沈廳、張廳、迷樓、葉楚傖故居、澄虛道院、全福寺等名勝古跡,具有很高的曆史、文化和觀賞價值。
周莊古橋很多,也極具特色。著名古橋的有雙橋、富安橋等。全鎮橋街相連,依河築屋,小船輕搖,綠影婆娑。
西晉文學家張翰,唐代詩人劉禹錫、陸龜等曾寓居周莊。元末明初沈萬三得天時地利,成為江南巨富。他們對周莊情有獨鍾,可見周莊的魅力無窮!
周莊有史以來民豐物阜,悠遠的文化傳統形成了豐富多彩、饒有趣味的民間習俗。除了在宗教場所舉行的各種儀式,在鄉間田頭,人們也用自己創造的方式表達內心的祈願。“打田財”就是其中的一種。
每年元宵節,在東詫村牛郎廟的廣場上,人們豎立起一根桅杆,杆上橫一根小竹竿,兩端懸掛串串彩燈。桅杆頂端縛一圈圈稻草,內藏鞭炮,敷以易燃物品,再糊上一層黃色的紙張,呈元寶狀,這就是“田財”。
周莊“打田財”習俗來源已久。《周莊鎮誌》記載,在宋代,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五至除夕都要舉行驅儺活動。
南宋詩人範成大在《吳郡誌》寫道:
是夕爆竹及儺,田間燃高炬,名照田蠶。歲節祭饗用,除夜祭畢,則複爆竹,焚蒼術及辟瘟丹。
流傳至清代,這種風俗有了變異,又有祈秋收和宜蠶的意義,時間也提前或延後,周莊的打田財則是放在了元宵節。
周莊另一項饒有興趣的民俗是搖快船。搖快船始於清初。順治年間,鄉親們為了紀念鄰鎮的秀才陸兆魚,於每年的農曆三月廿八和七月十五舉行廟會,在水上進行搖快船比賽。
經過數百年的沿襲,搖快船已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大型娛樂活動。農民自備船隻、服裝、道具和鑼鼓等,自娛自樂,具有濃鬱的水鄉風情。
周莊人吃茶曆史悠久,很難考證始於哪一年,曆來有吃阿婆茶、講茶,喝喜茶、春茶、滿月茶等習俗,名目繁多,被稱為江南水鄉的“茶道”。
周莊的阿婆茶在江南水鄉頗有名氣。到周莊,未吃阿婆茶,不算真正到過周莊,在周莊,吃過阿婆茶的人,將會品出水鄉古鎮的味道來。
周莊人吃阿婆茶源遠流長。早在元代,陳去病的先祖由浙江遷居到周莊,以錘薰爐為生,生產銅錫茶壺。如今,鎮上明清建造的徽幫茶葉棧房猶存,其中吳慶豐開設在清初,程義泰開設在清乾隆年間。
周莊人十分講究吃茶方式。年老長者至今仍保持著一種古老而又別具風韻的喝茶方式——燉茶。
周莊民風醇厚,習俗相衍。清澈流長之水,哺育出獨特的水鄉茶文化。同樣,也孕育著水鄉人醇濃的酒風。
周莊水純米香,素有高超的釀酒工藝。清代,鎮上曾有14爿釀酒作坊,年產上萬甏米黃酒,所釀白酒“十月白”最負盛名。《貞豐擬乘》記載:“有生酒,名十月白。味清冽,可以久藏。”
鄉村人家,也多有釀酒風俗,每至秋天白米上場時,用土法釀幾鬥數石米酒,除了平日自家小酌,還準備過節、喜慶筵席之用。
水鄉周莊地處昆山、吳江、青浦三市交界。當地農村婦女的傳統服飾,具有濃鬱的水鄉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