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單人徒手搬運法:常用方法有背負法、扶持法、把持法。背負法,先將傷員支起,然後背著走。扶持法,左手拉著傷員的手,右手扶住傷員的腰部,慢慢行走。把持法,若傷員不能行走,但上肢還有力量,可讓傷員鉤在搬運者頸上。
(2)雙人搬運法:常用方法有平托法、坐騎法、膝肩法。平托法,即平抱著走,兩個搬運者站在同側,並排同時抱起傷員。坐騎法,即用靠椅抬著走,讓傷員坐在椅子上,一人在後麵抬著靠背部,另一人在前抬椅腿。膝肩法,即一人在前麵提起傷員的雙腿,另一人從傷員的腋下將其抱起。
2不同傷員的搬運法。
(1)顱腦傷昏迷者:首先要清除傷員身上的泥土、堆蓋物,解開衣襟。搬運時要注意重點保護頭部,傷員在擔架上應采取半俯臥位,頭部側向一邊,以免嘔吐時嘔吐物阻塞氣道而窒息,若有暴露的腦組織應加以保護。抬運需兩人以上,抬運前頭部給以軟枕,膝部、肘部要用衣服墊好,頭頸部兩側墊衣物使頸部固定。
(2)脊柱骨折者:對於脊柱骨折的傷員,一定要用木板做得硬擔架進行抬運。應由2~4人搬運,使傷員成一線起落,步調要一致。切忌一人抬胸,一人抬腿。傷員被抬到擔架上以後,要讓他平臥,腰部墊一個衣服墊,然後用3~4根布帶把傷員固定在木板上,以免傷員在搬運中跌落,造成脊柱移位或扭轉,刺激血管和神經,致使下肢癱瘓。
(3)頸椎骨折者:讓患者仰臥,頭部墊一薄軟枕,使頭頸呈中立位。再在頸部兩側放置沙袋或軟枕、衣服卷等固定頸部,防止左右擺動。搬運時要有專人扶住患者頭部,並沿縱軸稍加牽引,以防頸部扭動。
(4)腹部骨折者:嚴重腹部損傷者,多伴有腹腔髒器從傷口脫出,可采用布帶、繃帶做一個略大的環圈蓋住加以保護,然後固定。搬運時采取仰臥位,並使下肢屈曲,防止負壓增加而使腸管繼續脫出。
事故現場的自救與逃生
火災的自救逃生方法
1疏散自救措施。
一般情況下,絕大多數的火災現場被困人員可以安全地疏散或自救逃生,脫離險境。因此,必須培養自救意識,不驚慌失措,冷靜觀察,采取可行的措施進行疏散自救。
(1)疏散時,如人員較多或能見度很差,應在熟悉疏散通道的人員帶領下,迅速地撤離起火點。在帶領人用繩子牽領、用“跟著我”的喊話或前後扯著衣襟隨疏散人員撤至室外或安全地點。
(2)在撤離火場途中被濃煙圍困時,煙霧一般是向上流動,地麵上的煙霧相對比較稀薄,因此可采用低姿勢行走或匍匐穿過濃煙區的方法。如果有條件,可用濕毛巾等捂住嘴、鼻,或用短呼吸法,用鼻子呼吸,以便迅速撤出煙霧區。
(3)樓房的下層著火時,樓上的人不要驚慌失措,應根據現場的不同情況采取正確的自救措施。如果樓梯間隻是充滿煙霧,可采取低姿勢手扶欄杆迅速而下;如果樓梯已被煙火封住但未坍塌,還有可能衝得出去時,則可向頭部、上身淋些水,用浸濕的棉被、毯子等物體圍在身上從煙火中衝過去;如果樓梯已被燒斷、通道被堵死,可通過屋頂上的老虎窗、陽台、沿落水管等處逃生,或在固定的物體上(如窗框、水管等)拴繩子,然後手拉繩緩緩而下。如果上述措施行不通時,則應退居室內,關閉通往著火區的門窗,還可向門窗上澆水,延緩火勢蔓延,並向窗外伸出衣物或拋出小物件發出求救信號或呼喊引起樓外人員注意,設法求救。在火勢猛烈、時間來不及的情況下,如被困在二樓要跳樓時,可先往樓外地麵上拋擲一些棉被等物,以增加緩衝,然後手拉著窗台或陽台往下滑,這樣既可使雙腳先著地,又能縮小高度;如果被困在三樓以上,則絕不能跳樓,可轉移到其他較安全地點,耐心等待救援。
2逃生時應注意的問題。
(1)在室內發現外部起火,開啟房門前,必須先觸摸門板,如果發熱或有煙氣從門縫竄入時,就不能貿然開門,應設法從其他出口逃生。如果不熱時,應緩慢開啟,並在一側利用門扇等物做好掩護,防止被煙氣熏倒或被熱氣浪灼傷。
(2)不論是位於起火房間還是未著火房間,逃到室外後,要隨手關閉通道上的門窗,以減緩煙霧沿人們逃離的通道蔓延。
(3)逃生前不要為穿衣或尋找貴重物品而耽誤時間。無路可逃時不要向床下、牆角、桌子下麵、大衣櫃裏等角落退避,因這些角落不能阻擋煙火的襲擊。
(4)不要重新進入火場。受害者一旦脫離險區,就必須留在安全地帶;如有情況,應及時地向救助人員反映,絕不能重新進入火場,以免發生危險。
(5)不要乘坐電梯逃生。電梯井直通大樓各層,煙霧、高溫熱氣很容易湧入,在熱的作用下會造成電梯失控或變形,使電梯不能運行。煙霧、熱氣流可危及人們的生命,所以火災時千萬不要乘坐電梯。
礦井內火災的自救
由於礦井環境的特殊性,積極進行自救避災顯得極為重要,任何人發現了煙霧或明火,知道發生了火災,就要立即向領導或調度室彙報,請求救護隊救援。如果火災範圍很大,或者火勢很猛,現場人員已無力搶救時,或者其他地區發生火災,接到撤退命令時,就要進行自救避災。具體做法是:
(1)沉著冷靜,迅速戴好自救器,避災的負責人要逐一進行認真檢查後撤退。
(2)位於火源進風側人員,應迎著新風撤退。位於火源回風側人員,如果距火源較近,且火勢不大時,應迅速衝過火源撤到迎風側,然後迎風撤退;如果無法衝過火區,則沿回風撤退一段距離,盡快找到捷徑繞到新鮮風流中再撤退。
(3)如果巷道已經充滿煙霧,也絕對不要驚慌,不能亂跑,要迅速地辨認出發生火災的地區和風流方向,然後俯身摸著鐵道或鐵管有秩序地外撤。
(4)如果實在無法撤出,應利用獨頭巷道、硐室或兩道風門之間的條件,因地製宜,就地取材構築臨時避難硐室,盡量隔斷風流,防止煙氣侵入,然後靜臥待救。
(5)有條件時應及早用電話同地麵取得聯係,以便救護隊前來救援。
(6)所有避災人員必須嚴格遵守紀律,聽從避災負責人的指揮,團結互助,共同渡過難關。
井下透水事故的自救
井下透水事故是煤礦生產中的主要災害之一。一旦發生了透水事故,可采取下列的自救方法積極進行避災自救:
(1)先要盡力判明水源性質(含水層水、斷層水、老空水)並用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地區的工作人員一起按規定的路線撤出。要手扶支架躲過水頭衝擊後向高處走,進入上一個水平,然後出井。
(2)假如出路已經被水隔斷,就要迅速尋找井下位置最高,離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方暫時躲避。同時定時在軌道或水管上敲打,發出呼救信號。
當人員撤出透水地區以後,要立即緊緊關閉水閘門,把水流隔斷,以保護整個礦井的安全。
毒氣泄漏場所的逃生
遇到毒氣泄漏時,應該立即報告相關部門。因為對於毒氣泄漏的處理是具有特殊要求的,作為一般人員,我們也要了解一些毒氣泄漏處理的常識。
(1)若在毒氣泄漏現場,應立即穿戴防護服裝,並檢查防毒麵具是否有損壞,能否起到防護作用。如果沒有佩戴防護服裝或防毒麵具(注:這種情況是不允許在有毒品危險的場所工作的),就應該盡快用衣服、帽子、口罩等,保護自己的眼、鼻、口腔,防止毒氣攝入。
(2)當毒氣泄漏量很大,而又無法采取措施防止泄漏時,特別是在通風條件差、較密閉的場所,在場人員應迅速逃離毒氣泄漏場所。
(3)不要慌亂、擁擠,要聽從指揮,特別是人員較多時,更不能慌亂,也不要大喊大叫,要鎮靜、沉著,有秩序地撤離。
(4)撤離時要弄清楚毒氣的流向,不可順著毒氣流動的風向走,而要逆向逃離。
(5)逃離泄漏區後,應立即到醫院檢查,必要時進行排毒治療。
(6)當毒氣泄漏發生時,若沒有穿戴防護服,決不能進入事故現場救人,以避免擴大傷害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