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學習指導 3.(1 / 3)

雕塑的學習指導 3.

雕塑的工藝和製作

銅雕製作工藝

1. 搜集素材。

銅雕製作第一步就是搜集素材,找該作品各個方位的圖片,然後做1:1的泥稿,為定型提供紮實基礎。

定型泥塑參照小稿等比例放大後進行修改,直到作品與參照素材完全一致後再進行模具翻製。

2. 模具翻製。

翻製模具是根據作品的複雜程度而決定方案,較為簡單的作品可采取石膏翻製,複雜一點的就要用矽膠翻製。

3. 蠟型灌製。

模具翻製完後再把融化好的石蠟灌到已經製作好的石膏模具或矽膠模具裏,等石蠟冷卻後拆開模具,蠟型作品就形成了,這一步我們稱其為“蠟型灌製”。

4. 製殼。

接下來開始“製殼”,製殼也是采取兩種方案,小件或者複雜的我們應該選用精密製作,所謂精密製作就是用精致石英砂一層一層把製作好的蠟型包起來,然後再用高溫把殼裏麵的石蠟燒淨。

簡單一點的作品如平麵浮雕、大銅錢、銅佛像的背麵等作品沒有過於複雜的工藝光麵可采取“樹脂砂箱製作”。

5. 鑄造。

製殼完後就到了鑄造這個環節,在高溫下把銅棒或者銅錠化成銅水後灌注到做好的殼或砂箱裏麵,等銅水冷卻後拆開製殼,清冒口打磨,然後把已經打磨好的銅雕拚在一起,這時就可以看到一件大致的銅雕作品了,接下來開始清理焊口,把拚接好的銅雕焊接部位都處理得如泥稿一模一樣。

6. 表麵作色。

銅雕著色要根據客戶要求來定,主要是該銅雕作品是反映什麼時期的,如果是古代的一般適合青銅色,近代的適用於古銅色。當然,現代就很多了,鑄銅人物雕塑,有的貼金,也有鍍金的,還有彩繪的。

7. 上油、封蠟。

著色完後就是最後一道工序上油、封蠟。經過這麼多步驟後一件銅雕藝術品就算鑄造完成了。

石雕雕塑工藝

石雕工藝流程大致分為選料布局、打坯戳坯、放洞鏤雕、精刻修光、配墊裝墊、打光上蠟六道工序。一般作品都自始至終由一位藝人完成。

1.選料布局。

石料是石雕作品的物質基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再高明的藝人若無好石料也難以雕出好作品來,所以選料是至關重要的,選料大致可分按料選題和按題選料兩類。

按料選題首先要對石料作最基本的選擇,主要考慮是否結實、脆軟。如若石料鬆散、多裂,或者質量很差、多硬釘,則難以用作雕刻石料。然後根據石料的形態、質地、色彩,苦心經營,精心設計。

石雕和一般繪畫雕塑相比,既有確定主題,選擇題材,經營位置,刻畫形象的共性,更具有受到既定物質材料強烈製約的個性。所以,石雕從布局開始就要“因材施藝”,藝人往往將石料擺在案頭,橫擺斜置,仔細觀察,反複構思,當麵前的石料與腦中的某一靈感圖像相契合,產生創作衝動時,才揮錘握鑿,確立作品雛形。

按題選料則與上述相反,先有主觀構想,形成了某個新穎構思,貯於腦中,然後苦心尋找合適的石料。雕刻人物題材要求石色純淨文靜,花鳥題材的石料以絢麗多彩為佳,山水題材的石料最好是形態突兀多變,精雕作品則要求石料質地優良,石色豐富。許多題材還要求石料有一定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