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春曉圖 1.(1 / 2)

漢宮春曉圖 1.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時節宮闈之中的日常瑣事:裝扮、澆灌、折枝、插花、飼養、歌舞、彈唱、圍爐、下棋、讀書、鬥草、對鏡、觀畫、圖像、戲嬰、送食、揮扇,畫後妃、宮娥、皇子、太監、畫師凡115人,個個衣著鮮麗,姿態各異,既無所事事又忙忙碌碌,顯示了畫家過人的觀察能力與精湛的寫實功力。

人物皆唐以來衣飾,取名漢宮,是當時對宮室的泛指。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仇英被漢代宮殿折服而作畫

1498年,是明代時期,這個時期,宮廷繪畫與浙派盛行於畫壇,形成了以繼承和發揚南宋院體畫風為主的時代風尚。

朝廷征召的許多畫家,都隸屬於內府管理,多授以錦衣衛武職。畫史稱他們為畫院畫家,實際上是宮廷畫家。洪武和永樂兩朝屬初創時期,機構未臻完備,風格也多延續元代舊貌。

至宣德、成化、弘治年間浙江與福建兩地繼承南宋院體畫風的畫家,陸續應召入宮,遂使明代院畫一時呈現出取法南宋時期院體畫的麵貌,宮廷繪畫創作達到鼎盛時期。

同時,明代畫風迭變,畫派繁興。在繪畫的門類、題材方麵,傳統的人物畫、山水畫、花 鳥畫盛行,文人墨戲畫的梅、蘭、竹及雜畫等也相當發達。

在藝術流派方麵,湧現出眾多以地區為中心、或以風格相區別的繪畫派係。在畫法方麵,水墨山水和寫意花鳥勃興,成就顯著,人物畫也出現了變形人物、墨骨敷彩肖像等獨特的新麵貌。

就在這個畫派繁興的時候,仇英在江蘇太倉出生了。仇英出身於工匠家庭,早年跟著父親學習漆工,兼為人彩,繪棟宇,後來慢慢開始從事繪畫的行業。後來,仇英拜在周臣門下,跟著周臣學習繪畫。仇英為人謙遜,刻苦勤奮,最終苦學成功,是人物、山水畫的一位能手,文徵明讚其為“異才”,連畫家董其昌也稱讚他“十洲為近代高手第一”,仇英名噪一時。

仇英在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歡畫畫,也非常喜歡結交誌同 道合的朋友,結識了許多當代的名家,並為文徵明和唐寅所器重,並曾在著名鑒藏家項元汴、周六觀家中見識了大量古代名作,臨摹創作了大量精品。

仇英的創作態度十分認真,一絲不苟,每幅畫都是嚴謹周密、刻畫入微。尤其是在臨摹唐宋時期名筆的時候十分刻苦,規仿之跡自

能以假亂真。他非常擅畫人物,尤其擅長畫仕女圖,既工設色,又善水墨、白描,能運用多種筆法表現不同對象,或圓轉流美,或勁麗豔爽,《明畫錄》中稱他為:

發翠豪金,絲丹縷素,精麗豔逸,無慚古人。

仇英在畫山水的時候以青綠為多,細潤明麗而風骨勁峭,董其昌稱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