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與技巧 2.
國畫的筆法技法和墨法
在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剛剛學畫時曾經拜一位普通畫匠為師,這位老畫匠沒有什麼突出成就,但是老畫匠卻很懂得教育藝術。
老畫匠循循善誘,毫無保留地將自己全部畫技傳授給吳道子。當老畫匠發現吳道子的畫技已經超過自己時,他又胸懷坦蕩地建議吳道子另擇高師,鼓勵他繼續深造。
更為可貴的是,老畫匠用自己一生總結的經驗教訓,教育吳道子要想取得突出成就,必須破除常規,敢於走前人未曾走過的路。
吳道子在離開老畫匠後,他按照老師破除常規的指引,首先在學習上打破舊有的條條框框。吳道子一反傳統學畫的老路,他不是拜畫家為師,而是拜書法家張旭為師,進行創造性的學習。
張旭是唐代著名的狂草書法大師,他以不拘一格、敢於創造的精神為人稱道,人們頌揚他為“狂”,正是對他的創造精神的肯定。
吳道子跟張旭學習書法,他一方麵從張旭筆走龍蛇的草書藝術中吸取營養,一方麵學習張旭的創造精神。經過刻苦努力,吳道子終於熔書法繪畫為一體,創造了潑墨山水畫技。
後來,吳道子雲遊祖國壯麗河山,師法自然,他從豐富多彩的大自然中受到啟發和陶冶,創造出不用勾勒放筆揮灑的“山水淺絳畫法”,成為古代史上具有開創精神的著名畫家。
淺絳畫法,是山水畫中的一種繪畫技巧,也就是凡以淡紅青色彩渲染為主的山水畫,統稱“山水淺絳畫法”。其方法是先用濃淡,幹濕變化的墨線勾勒輪廓結構變化,再施以淡的赭石渲染山石以及樹木 結構處,最後用淡花青類色渲染即成。
山水淺絳畫法以樹、石、雲、水為主要表現內容,以筆墨為構架,著色以淺赭為主。“淺絳”是其他類別山水畫的基礎,同時也是傳統繪畫中高難度繪法之一,因此了解、學習和研究淺絳畫法是十分重要的。
山水淺絳畫法離不開樹,而鬆樹又是百樹之首,因此,學習和了解山水畫中的鬆樹,是非常必要的。了解鬆樹和研究其畫法也有兩條途徑,一是學習、臨摹先賢畫譜。二是到自然界中寫生。
鬆樹具有陽剛之美,其枝幹更具有柔中有剛的美,鬆的葉群,更給人以清脫之感,它是我們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樹,是常青不老的象征。
鬆樹有的像虯龍,所以人們稱為“虯鬆”,其枝幹多變,直處坦率,彎曲內斂,顯出龍探青山之狀。也有的鬆樹曲中有直,似蛟入海之態。還有的鬆樹巨臂遮天,挺拔剛毅,有拔地鑽雲騰飛之勢。
在淺絳畫法中,鬆樹樹幹要中鋒用筆,樹幹與樹枝間的樹杈,一 般不小於90度。畫樹梢用側鋒,這樣效果會好些。用筆順序一般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鬆葉組合分為兩類,也就是馬尾形和菊花形,也可以據此而演變。畫針葉一般用筆是“虛起實落”,就是筆尖先入紙,筆腹後落,這樣畫出的針葉是前尖後鈍,有力度,很符合畫鬆品格,這種畫法可以區別於水草等其他草類植物。
在淺絳畫法中,樹幹皴法有的用魚鱗皴法,有的畫似方非圓狀,有的采用各種擦或勾,這就要根據背景情
況酌定。而鬆樹著色一般使用赭石染樹幹,花青染樹葉為主。
還有,柏樹一年四季不落葉,葉呈黑綠色,樹幹泛白,有強烈的黑白關係對比,很適宜用國畫淺絳畫法表現。柏樹的枝呈弧形,而且彎月形多一些,枝幹樹杈以銳角為主,這和鬆樹樹杈角度略有不同。
在淺絳山水畫中,畫樹幹時用筆要特別注意,要幹中有濕,濕中有幹。小柏樹樹幹皴法以橫筆側鋒為主,老柏樹一般使用長線和短線相結合的皴法,使之在流暢的線皴之下,顯露蒼澀之感。
畫葉一般用禿筆、焦墨立筆戳下,要注意點時的速度變化。點出葉子要大小相間,疏密有致,要看得出是一下一下認真的。畫中柏樹葉是畫家主觀而得的點狀形體,所以,務求畫得毛,使之輪廓感覺不清楚,這樣反而更耐看。有時也可以用濕墨大麵積去破,使之出現豐 厚華滋之感。
在一幅淺絳山水畫中,中遠景樹的表現非常重要,它不僅有獨特價值,同時為豐富山水畫空間發揮著重要作用。
淺絳中遠景樹的畫法,也稱“叢樹畫法”。此法要求畫樹時要嚴謹,以密為主,以疏為輔,疏密關係和位置要根據情況而定。這種筆法要求變化多,用中鋒畫主幹,側鋒畫小枝,用墨時要重墨在前,淡墨在後,雜樹排列於先,鬆樹、枯樹在後。樹的根底部不要平齊,並用淡墨渲染,可用此法拉開遠近關係。
在一幅淺絳國畫裏,遠景樹和中景樹是相對存在的,所以,它可以往虛裏畫。因為中遠景樹都有著共同特點,就是形體簡散。因此,
不宜多用筆畫實的地方,如樹幹,可用淡濕墨畫,虛的地方如樹葉,可用稍濃一些的墨畫。這樣,在幹、濕、濃、淡的筆墨交替中,會產生虛實相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淺絳山水畫中的中遠景樹枝幹用淡赭或淡綠色都可以,可以用淡墨加花青染樹葉。淺絳山水畫特點是清逸空靈,明快淡雅,在總體上形成暖色調,不要打亂淡彩設色的統一。為了達到創新目的,並保持其設色特點,需要畫家做出很多努力。
淺絳山水畫著色方法大概有兩 種,第一種是填色法,是在勾好的墨框內填顏色。步驟是先勾好墨線,然後在輪廓範圍內填上赭色,填色位置在山石受光部位,再用赭色複勾,使山石更加厚重一些。
還有一種是嵌色法,這種著色法很少用,一般表現早晨或傍晚,陽光斜射石壁的景象,也表現秋樹、秋石的景象,就是在墨底上嵌上朱砂、朱磦等暖色塊或暖色點子等。
此外,色墨融合法也是淺絳山水畫重要畫法,這種畫法色與色可以融合,如汁綠融合赭色,可得冷中有暖的效果。色與墨融合,可使顏色重而不浮,如墨加赭色,大筆下去即透徹又淡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