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會有金雕淩絕頂(1 / 2)

當日中午,李庭晚在府中擺宴,招待自邊陲回來的林子胥,桌上山珍海味無數,但主角自然是李庭晚親自釣上來的那條大青雕了。

青雕以鹽水洗淨,將春筍,竹蓀等山珍填肚,靜置一個時辰,在以鴨肚,熊掌筋作底,上蒸屜,文火蒸半個時辰,出蒸籠再將春筍、竹蓀、鴨肚、熊掌盡數去掉,隻留青雕裝盤,淋以醬汁,即可上席。

大青雕上桌。

在李庭晚的招呼下,林子胥伸出筷子徑直插進青雕眼窩下的嫩肉,夾了一塊放進嘴裏,果然滑爽多汁,鮮味十足。

林子胥笑意盈盈,嘴裏嚼著魚肉,眼睛卻打量起了武安王府的富麗堂皇,仿佛比嘴裏的青雕更有滋味。

林子胥出身低微,父親不過是個挑夫,從小吃盡了苦頭,自打入了燕北軍的第一天起,林子胥便暗下決心,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

人不是天生的惡魔,哪裏有絲毫不懼生死的,但比起在戰場上被人削掉腦袋,林子胥更怕這輩子又沒混出個名堂,到老了之後一身病痛,身邊連個伺候的人都沒有。

好在林子胥天賦極好,毅力極佳,一路走來雖然坎坷,但終究算是有盼頭了。

他堅信再過不了幾年,他便也能擁有這樣的權勢地位。

少年得意,此刻的林子胥真能當上這四個字。

匆匆喝了大半壺好酒,連桌上的青雕都沒吃完,林子胥為了不誤了出行的時間,便起身告別了李庭晚,拿著兵符前去兵營點兵了。

此次李庭晚沒讓林子胥帶著自己的親兵回來,而是給林子胥配了燕北軍中戰力最強,多年來由李庭晚親自帶領的燕字營,林子胥沒有多想,隻覺得自己扶搖直上的道路越來越穩健了。

夕陽斜落,林子胥已集合好了十萬將士與糧草輜重,等候在城外,等待李庭晚下令開拔。

城中的大小官員自然也來送行,其中稷下學宮右祭酒,王照鄰在李庭晚的攙扶下,手拿著皇旨慰藉大軍。

而送行的人群中,最為焦急的自然當屬城中木,文仲了。

這三日,文仲已經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已經數次來到武安王府拜見李庭晚了,文仲心裏掛念著兒子的安危,卻又不能直接開口催促,那番急態,李庭晚看了直覺心中計劃明了了一半。

隨著一聲令下,大軍開拔,浩浩蕩蕩的李字王旗,仿佛遮蔽了日月,文仲懸著的一顆心算是塌下去了些許。

在出發前,李庭晚曾私下叮囑過林子胥,此去無論情況如何,務必要將先鋒將文景恬給毫發無損的帶出來。

在話中,李庭晚甚至直言,若此次出兵完成的極好,便收林子胥作為義子。

林子胥大喜過望。

林子胥在軍中打拚近十年,功勳累身,他缺的正是這份資曆,有了這份資曆,他在軍中地位便真的不再低於四大將軍了,李庭晚膝下獨子又是世人皆知的命不過及冠,那麼待李庭晚百年之後,他便很有可能正式接管燕北大軍。

想到此林子胥的眼睛裏再也掩蓋不住那份對權力火熱的向往,如一道野火,在夜中都可看清。

……

另一邊,以五百燕北軍力克兩千杭州守衛軍,並僅僅輕傷十數人,而且還將杭州總督兒子斬的生死未卜的李少陵,第二天便坐著大船順著潯陽江,往下遊行去。

頂著天下第一大藩王的世子帽子的,李少陵可不是怕杜則安再瘋狂反撲,他在臨行之前甚至派人送了一封親筆信到杭州總督府上。

信上隻有十一個字:如若不服,老子在燕北等你。

引得總督府裏眾人麵麵相覷,世人都說李庭晚這頭猛虎生了個犬子,可單單就這份狂傲,不管是否借的他老爹的威名,也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比擬的。

好在總督府裏的師爺心思極細,得知此事之後,在第二天天還未亮,便派人將蘆葦蕩裏打掃的幹幹淨淨,又親書一封密信,送到了杜忠賢手裏,至於李少陵,這位師爺可不像杜忠賢的公子那麼愚蠢,去惹這尊大佛,便任他出了杭州,當做什麼事也沒有發生過。

李少陵帶著五百燕雲兵,順著潯陽江的支流,一路走走停停,五天之後到了江淮,李庭晚的起兵之地。

而如今的江淮兩省總督,正是武安王李庭晚昔日在南境的舊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