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轉向長安(2 / 2)

一會不見得隊伍蹤影,二人便出來繼續趕路,路邊有兩人竊竊私語,似是在談論剛才的隊伍。歸心過去問道:“敢問這位大伯,剛才的隊伍是去做什麼的?可是去華清宮?”

那路人見歸真問,小聲回複:“唉!正是,前幾日西北牧民犯境,神策軍中尉梁守謙將軍已率兩萬神策軍去馳援邊境,軍情緊急。皇上居然還要去華清宮沐浴遊樂。唉!小道長,此事切不可宣揚,否則禍及滿門。”說罷那倆人也做鳥獸散了。

歸真見那兩人走了,便問道:“師兄,華清宮是那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華清宮嗎?師傅時常叨念此句。又還有那首‘君王遊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這玉字剛出口歸真的嘴就被歸心給捂住了。

歸心說道“此乃禁句,被官兵聽到會掉腦袋的。”歸真聽罷甚是驚訝,趕緊點頭示意知道了。歸心這才鬆開手。

二人繼續前行,長安城裏人也逐漸多了起來。歸真發現長安城裏僧道很多,便開口問歸心“師兄,這長安城出家人怎麼比俗家人還多啊?”

歸心笑道:“哪有那麼多啊。不過我朝皇帝姓李,我道教太清祖師也姓李,皆為本家,故崇道之風甚重,太宗,玄宗,和先皇憲宗全都是崇道之人,且皆求得有道高人相助。”

“可是和尚也不少啊?”歸真又問。

“武皇時期,天下皆譽武皇乃彌勒菩薩轉世,故而長安城內佛教也香火甚旺。”歸心回到。

二人說著,走到一處奇怪廟宇,此處占地不小,越牆可見裏麵廟宇修繕宏偉,不下任何一處佛道廟宇,像佛家廟宇卻略有不同,四處石壁上刻有十字,大門高約2仗,上有一塊金匾上書三個大字“大秦寺”。可是裏麵進出的非佛非道,僧侶全是一身白衣,脖頸上帶著的項鏈也都掛有十字。來往香客絡繹不絕,男女老幼皆有。

“大秦寺,師兄這是個什麼廟啊?香火也很旺啊。”歸真疑惑問道。

“這大秦寺是景教的廟宇,昔日太宗時候與波斯通商,為求通商之長久,由波僧阿羅本獻經太宗,便在義寧坊建廟宇一座,天寶年間玄宗更名大秦寺。後來吐火羅人伊斯出資擴建廟宇,成這般摸樣。”歸心看著這大秦寺說,“時下這大秦寺應該說是長安城裏香火最旺的寺廟了。”

“為何一番僧廟宇香火如此鼎盛?”歸真問道。

“昔日尚父郭子儀平安史之亂、退回紇,兩次收複長安。功蓋社稷,且忠心可鑒。那吐火羅人伊斯便是郭子儀帳下大將,更是這景教僧侶,據說這伊斯法術高強,所統部下,刀槍不入,戰則必勝,玄宗賜錦衣袈裟。此教對郭氏一族影響深遠,盡皆信之。”歸心又說:“景教有恩於社稷,郭氏一族盡皆當朝權臣,當今太皇太後更是尚父郭子儀之女,權傾朝野,你說這景教何愁香火不勝。”

“唉,真是朝裏有人好做官啊。”歸真聽後,感慨不已“可那皇上軍情緊急還貪圖享樂,不知為何立他。”

歸心聽罷,看左右無人,小聲說道:“太皇太後權傾朝野,憲宗暴斃,郭太後聯合宦官與神策軍廢原太子,立的先皇穆宗。穆宗卒後,郭太後之孫敬宗繼位,兩年即斃。再立敬宗之弟就是當今聖上文宗。皆是郭太後擁立,可見皇上也要多受太後牽製。坊間裏更是說,憲宗是被郭太後投毒殺害的。”

歸真聽得打了一陣冷戰,“阿!這宮廷裏看似奢華安逸,實則殺機無限,弱肉強食甚於民間百倍啊!”

二人說罷,頗有失落,繼續前行。一會看到一隊僧人,服裝似景教,卻又有不同。歸真再問。

歸心回答:“此乃摩尼教,同來自波斯,還有一個襖教,這三教並稱三夷教。這三教在全國各地皆有廟宇,唯景教最大,可與佛道爭鋒。”

“師兄,你知道的真多啊。”歸真說道,“看了人家的廟,想趕緊看看咱們道觀怎麼樣?”

“嗬嗬,就快到了。之前長安常年戰亂,事已關己,百姓憂心而問。諸多事情皆傳於街巷。還有一些是從師父口中得知”歸心答道。

兄弟二人加緊趕路,這長安城著實繁華,高樓林立,商旅小販,既細且全。將近中午,歸心手指不遠的山上:“你看,那就是玄都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