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教育信息化促進青海農村地區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的研究(1 / 3)

教育信息化促進青海農村地區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的研究

商界論壇

作者:張文淵

作者簡介:張文淵(1969- ),男,青海西寧人,西北民族大學教育科學與技術學院,2013級教育技術學碩士研究生。

摘要:在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大背景下,研究農村地區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農村地區中小學分布地域比較廣泛,交通和信息閉塞,師資隊伍整體上不健全,教學資源嚴重不足;各中小學之間的優質資源難以共享和有效溝通,教師培訓質量難以保障。為此,筆者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調查研究,分析了製約青海農村地區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問題,並結合實際,提出了一些粗淺地建議和看法。從而更好地推動農村地區中小學教育均衡發展的進程。

關鍵詞:農村地區中小學;教育信息化;分析;建議

一、引言

教育信息化是實現我國教育跨越式發展和教育均衡發展的重要舉措。它是全麵推進素質教育,適應21世紀知識經濟挑戰的需要,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基礎和途徑。這對教學設備相對落後的農村地區中小學來說,教育信息化更是重中之重。雖然經過多年的現代化建設與改革,該地區的中小學建設了機房和多媒體教室,並開設課程逐步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微機操作,使學校信息化建設得到了一定程度發展,從目前的整體情況來看,已初具規模,初步享受到了信息化改革給教育、生活等帶來的高效、快捷與方便。但是,這些與教育信息化實現教育現代化來說,筆者認為僅僅是拉開序幕,任重而道遠。

二、現狀調查及分析

在研究過程中,首先在青海大通地區(4鄉4個初級中學)範圍內、選擇遜讓鄉中心學校、青山鄉中心學校、青林鄉中心學校及西山鄉中心學校,發放問卷200份,收回有效問卷185份,就對該地區整體信息化教育普及與發展過程進行調查。下麵對收回的有效問卷(185份)進行分析:

(一)對四個中心學校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環境建設情況分析

名稱遜讓鄉中心學校青山鄉中心學校青林鄉中心學校西山鄉中心學校衛星、校園教學教學中使用教學中使用教學中使用教學中使用計算機機房6個機房5個機房6個機房4個機房多媒體教室12個10個11個8個電子白板10個教室5個教室8個教室5個教室

(二)信息化環境建設對教學需要的滿足程度

項目滿足程度完全滿足20%基本滿足25%不能滿足45%遠遠不能滿足55%

從以上表格中看出,西山鄉中心學校的信息化建設還比較落後,在訪談中了解到學校有1100名左右學生,生機比例為20:1,但多媒體教室和電子白板數量遠遠不能滿足教學;僅有20%的教師認為硬件環境建設完全滿足教學需要,近55%的教師認為遠遠不能滿足教學需要。所以,信息化環境建設對民族地區而言還有待於加強。

(三)教師獲取教學資源的途徑及利用情況

項目獲取及利用率校園網教學資源10%Internet獲取資源60%教育教學資源專門網站45%多媒體教學光盤等電子資源40%行政部門的教育信息網10%同行之間資源共享35%其它方式10%從以上表格中看出,教師通過Internet搜索教學資源的占60%,到教育資源類專題網站查找教學資源的占45%,利用多媒體教學光盤等電子資源的占40%,顯而易見,互聯網是教師獲取教學資源的主要渠道,學校在這方麵應該加強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