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1 / 2)

淺談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商界論壇

作者:吳彥磊

摘要:體育課程是我國大學課程體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青年大學生全麵發展的重要途徑與手段。大學體育課程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大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實踐技能,從而促進大學生形成健康體質,增進身體健康,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本文通過分析我國大學體育教學的現狀,提出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思路,希望給大學體育課的改革創新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

1. 現階段大學體育課存在的問題

1.1授課形式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國的大學體育課程多以體育技能傳授為主,授課地點多選擇在戶外,如籃球場、田徑場等。在這種開放式的教學環境中,由於人員眾多,環境嘈雜,教師在授課時往往選擇更加直觀得技能傳統教學方式,即老師展示體育技能的示範演示,學生通過觀察老師的動作進行模仿學習。然而,這種忽略了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方式往往很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體育理論知識是技能知識的基礎,隻有在正確理論知識的指導下,學生才能更好的領會技能的要點,掌握技能關鍵。缺乏體育理論知識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說僅僅是一知半解,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教師進行某些田徑項目的教學時,如果不向學生傳授相關的理論知識,僅僅是一味的進行技能的展示,學生就很難把握該項技能的精髓。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高校體育課程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傳授,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體育課的教學效果。

1.2考核辦法存在的問題

我國長久以來但凡學校開設的課程考核都以成績檢測為主,體育課也不例外,考試即將已學的運動技能作為考試項目,設置相應的達標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學生的對於體育技能的掌握情況,但是由於學生自身素質不同,會造成在體育技能的掌握方麵存在著不小的差距。例如,部分同學雖然已經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學習,但由於先天體質的差異,考核無法還是達標,這種挫敗感不僅會使學生產生逃避體育課的情緒,嚴重的還會導致心理問題,甚至自暴自棄。

1.3場地器材方麵存在的問題

對硬件設施的要求比較高是體育課的特點,大學體育課的教學過程中包含著大量的體育技能學習與講授,因此必須有相配套的教學場地或者是教學器材供老師和同學們使用。例如,進行跨欄教學必須有田徑場地和跨欄器材,進行籃球技能培訓必須有籃球場地,進行遊泳僅能必須有遊泳池或者遊泳館等。但實際情況是我國很多高校根本沒有完備的場地器材,而且在對已有資源的利用和保護方麵也不到位,形成了部分課程無場地、無器材的尷尬現狀。這對於大學體育課程的發展無疑產生了負麵影響。

1.4教師的專業程度和責任心的問題

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是運動技能的傳授主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是部分體育教師嚴重缺乏責任心,校園中經常可以看到體育教師在上課時間坐在樹蔭裏看報喝茶,學生就在一旁嬉戲打鬧、聊天甚至玩手機。對於這種課堂現象有學者形象的稱之為“放羊式教學”體育課該有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組織形式”、“教學評價”在這種課堂上完全沒有體現,如此鬆散的教學環境,無目標的浪費時間無論在哪個方麵都無法稱為一節體育課。當然還有部分教師沒有“放羊”,這些教師經常是組織學生在進行某項特別簡單的運動或遊戲,自己則在場中“巡回指導”,但學生看上去則沒有絲毫興趣,完全是被動的應付差事,因為這些行為都是屬於最近發展區的行為,是無需動腦就可以進行的行為,這種“一個哨子兩個球”式的體育課則被稱為“科學放羊”他雖然有了組織形式和教學內容,但教學方法完全不能激發學生們的興趣,這樣的教學要麼沒有教學目標,要麼就無法完成教學目標,因為作為接受主體的學生完全沒有在主動學習而是在被動的接受填鴨式的完全無趣味可言的工作,這樣的教學無疑是低效率的,不是有效的教學。而這樣的課堂也可以從另一個側麵體現出教師教學水平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