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現存問題及對策
商界論壇
作者:鄭畫聲
摘要:學校的基本單位是“班級”,這是在校生校園生活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平台。在特定高校氛圍下形成的不同的班級文化,對於班集體的成長是一股不可忽視的能量,因為它具有束縛,指引以及陶冶等作用!當今中國高校的班級組織形式完全顛覆了基礎教育時期,“顛覆”性產生了很多特殊的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的對策也應有所不同!
關鍵詞:高等學校;班級文化;現存問題;對策
文化形成理念,集體文化造就高度認同的價值觀念。在高校班集體中,班級成員共同生產的文化可以對這個班級產生導向、約束、熏陶等功能!班級文化是班級是否優秀的主要標尺:先進積極的班級文化帶領的是一群天天向上的成員,反之就是不斷向下落,直到剩下一個“班號”。當今的中國高校,班級文化建設上不斷出現新問題,若不謹慎應對,恐無法履行“育人”的責任。
一、高校班級文化建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
(一) 班級的凝聚向心力很差
班級的組成是1+1>2的模式,絕對不是成員的簡單相加。根據本人谘詢身邊的同學(不同省份,不同專業),發現現在的高等學校很多的學生表示班級體讓人很鬱悶,對整個班集體不滿意甚至發出“絕望”的呼喊,這樣理所當然的就不會多多參與班級活動或者事務,直接導致了很多的班集體的團結性很差,甚至於這個班級根本毫無“向心力”,這樣的情況主要集中於大學高年級階段。本級文化這個向心作用不容忽視,盡管現如今從校園氛圍看班級整體狀態是上等的,但是撇下了“班級凝聚力”這一股強大的無形力,班級文化建設絕對無從談起。
(二)做不到妥善處理寢室人際
我們如今的高校班級基本上是“課程班”,按照選修學分而定,這樣類型的班級是隨機組員、流動強且缺少互動交流的,但是寢室這個單位卻有基本固定、日常交流互動頻繁的特征。雖然宿舍是大學生們生活的第二直接場所,但其生活時間絕對不亞於課堂時間。這是同輩之間組成的一個小家庭,成員們平時接觸頻繁,生活時間及成員的基本固定會讓人際間很多私密袒露。家庭生活會有摩擦碰撞,寢室生活也不能例外,一些雞毛蒜皮的小矛盾、不愉快如果沒有辦法很好地處理,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寢室生活的誤會增多,出現不和睦產生肢體衝突,甚至於會被當做心理問題學生。因此,宿舍人際關係就成為大學生需要把握處理的最重要的人際關係之一。大學生宿舍人際衝突的主要產生原因有,第一,每個人的性格,成長環境,生活習慣的不同;第二,大學班級間存在一種利益上的競爭;第三,大學生心理的不成熟,人際交往的不熟練。寢室人機關係如果處理得好會讓在校大學生有一種強烈的歸屬感,但是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恰當地解決,一定程度上是會影響班級凝聚力的鍛煉的。
(三)輔導員沒有充分發揮班級文化建設、引導者的作用
現在的高等學校有一個具體實際:輔導員的精力的有限,沒辦法像中學一樣,每個班級配備一個全職輔導員或者班主任。但是我們要知道,輔導員在班級建設中是教育管理者,建設領導者,實施協調者,在高校班級文化建設中是一個主導者的身份。但是現實就是讓他們在一定程度上缺席了班級文化建設!
(四)班級學生幹部的作用無法發揮
班級幹部隻是輔導員和班主任的傳聲筒,我相信很多高校存在這樣的情況。民主選舉的班幹部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班級威信,班級文化建設中不能丟失這部分的威信。班級幹部隊伍的建設以及良好的班幹部工作氛圍是班級文化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當下高校班級幹部工作的被忽視,培養環節的被遺棄,必然導致該環節作用的無法發揮。班級文化建設中的領頭羊都不複存在,何談班級文化建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