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確培養當代青年的發展觀(1 / 2)

正確培養當代青年的發展觀

商界論壇

作者:焦曉龍 王樂

摘要:黨的十八大提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自十八大以來,中央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尤其對於當代青年,更是重中之重。青年是國家發展的先鋒,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中心的指導下,當代青年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和實踐的結合,努力進取,銳意創新。但是當代青年在和平穩定的環境下成長,很少經曆困難和挫折。所以要求他們在發展的過程中,時刻以黨的路線方針為指導,以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重點,重點學習近現代艱苦曆史環境下青年的革命精神,形成自己正確的發展觀,從而實現當代青年的社會價值和自我價值。

關鍵詞:核心價值觀;青年;發展

一、 近現代我國的國情和青年當時所起的作用

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挽救封建統治的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運動隻是曇花一現。而中華民國從1912年成立之時,就處於封建守舊階級的試圖複辟,各地軍閥割據混戰和民不聊生的情形下。隨著1927年國民黨對革命的破壞和對紅色政權的武力鎮壓以及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發動的九一八事變逐步開始發動侵略戰爭,使得國內的發展已經沒有了生長萌芽的環境。從1937年至1945年八年堅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和從1946年至1949年三年的解放戰爭結束,才迎來了和平的發展環境。在近100年的反侵略反壓迫的革命鬥爭中,青年一直作為先鋒的角色存在著。在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中,青年成為了武裝起義的主力軍,成為運動的先鋒。但是,他們始終找不到一條真正正確的革命道路來救亡圖存。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後,為青年們帶來了曙光,我黨傳播了進步的思想,凝聚了廣大工農及青年學生的血性,使一批批熱血青年找到了正確的革命方向。在抗日戰爭年代,全國各地青年懷揣革命理想奔赴延安,在當時成為一種潮流,而他們也逐漸成長為時代的中流砥柱,為解放和建設新中國發揮了巨大作用。毛澤東同誌在對青年的論述中,要求青年必須在黨的領導下、黨的方針政策下進行活動,提高組織觀念,必須時刻保持與黨的一致性。黨的各級青年領導組織要加大加強對青年的教育和領導責任,關心和指導他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切實提高每個人的能力,充分發揮每個人的作用。他認為青年人富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使他們能在革命鬥爭中,生產建設中和科技發展中發揮出自己應有的作用。而青年在成長發展過程中首先必須把握住正確的信念和方向,新時期青年麵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和社會環境,在成長中首先要把自己的思想武裝強大起來,在黨的各級組織的指導下全麵健康的發展。

二、以全麵發展為目標,促進全麵發展

人自由全麵發展的一個重要判定標準是借助人的自由度以及社會化的完善程度表現的,與此同時也指出了促進人全麵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式便是將教育和社會實踐互相結合。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等全部是繼承與發展自馬克思主義,都是在前人的基礎上所總結得出的有著中國自身發展特色的一種全麵發展思想。人的全麵發展所形成的基礎是建立在人綜合素質提升的過程中,同樣也是社會不斷進步的重要指標。現代化社會不斷加速發展的同時,對人的全麵發展也有了各種各樣的要求。

青年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未來,也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的建設者以及接班者。青年的全麵發展對未來社會的發展和民族的進步之間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馬克思主義全麵發展思想屬於指導青年全麵發展的一個重要理論支撐。在積極尋找青年全麵發展的過程中,促進青年全麵發展教育屬於目前我國高等教育需要麵臨的一項艱巨任務,同時也密切關係著我國當代人全麵發展和未來社會的進步。所以,要研究人全麵發展和青年全麵發展教育之間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