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敵國破,將軍掛冠去(下)(2 / 2)

若是他人問這個問題,裴行儉也不會回答,但是現在他回答了,且也是直言不諱,因為他相信6瑾是一個可堪造就於信賴的後輩。

“七郎,朝堂之上爾虞我詐,朋黨爭鬥不知幾多,聖人要之責在於維持朝堂平穩,防止一家獨大威脅皇權,特別是提防出現如昔日長孫無忌那般的權臣。”

聞言,6瑾登時明白了過來,點頭歎道:“原來如此,倒是裴公你受委屈了。”

“區區委屈何足掛齒。”裴行儉卻是渾不在意的一笑,繼而又收斂笑容正色言道,“不過今日裴炎此舉卻是操之過急,方法也太過卑劣無恥,竟要以違背大唐的信義為代價來打壓老夫,實在令人大感不恥,西晉之時王渾忌妒王浚平定吳國功勞,從古至今人們認為其心可恥,從今日來看,裴炎實在與王渾一般無二,老朽個人屈辱算不得甚,隻是擔心殺掉降將以後就沒有再願歸順的人了!”完,又是忍不住沉重歎息。

6瑾默然以對,望著裴行儉雪白的須以及蒼老的容顏,心內騰升出了淡淡的哀愁。

臨走之前,裴行儉伸出大手用力一拍6瑾的肩頭,微笑言道:“七郎,老朽還是以前那句話,十年之後能安我大唐者,必定為七郎你。記住,不要讓老夫失望。”

6瑾神情大震,心內有些惶恐,連忙擺手道:“裴公此話嚴重了,6瑾實在何德何能……”

裴行儉搖手打斷了他的話,輕歎道:“茫茫中國代有賢才,前浪未退,後浪已湧,滔滔不竭無窮無盡,七郎又何必妄自菲薄?光陰如白駒過隙,我輩不覺老去,風雲不在矣!未來的疆土戰場,將是屬於你們的,還望七郎認真鑽研老朽送給你的兵書,守候這一片江山社稷。”

完之後,裴行儉對著6瑾慈祥的笑了笑,轉身踽踽而去,曆來挺拔如同蒼鬆的身軀竟已是出現了佝僂之態,直看的6瑾愣怔不已。

6瑾久久的站在龍道上望著裴行儉遠去的背影,體會到了他最後話語中的意思,感覺到一代傳奇行將謝幕,猶如那東流之水一去不複返,登時悵然所失。

翌日,一則驚人的消息傳遍了朝野內外:定襄道行軍大總管、中書侍郎、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賜紫金魚袋、上柱國、開國縣男裴行儉上表玄自以年老,乞骸骨歸鄉,聖人封裴行儉為聞喜縣公之爵,允諾其掛冠致仕。

消息傳出,舉國嘩然,不過一想到裴行儉業已六十二歲高齡,加之這次驅馳數千裏遠征苦寒的漠北,致使其老寒腿作,倒也為之釋然。

一時間,向來賓客盈門的裴府陡然冷清了許多,不僅僅是因為裴行儉閉門謝客謝絕門生故吏來訪,更還有那人走茶涼宦海浮沉的官場慣例。

總之一句話,高宗末期最偉大的將領裴行儉,華麗謝幕了。

而在這一,朝廷正式頒下詔書,為慶賀平定東~突厥叛亂之功,將永隆二年改為開耀元年,二聖似乎對更改年號一直樂此不疲,抓住機會便改年號如同玩耍,倒是忙壞了一幹史官。

曆史終於又翻開新的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