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確職業和事業生涯規劃
要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我的職業方向是什麼?
我準備在什麼行業、什麼類型的企業工作?
我有自己創業的打算嗎?我準備在哪個領域或行業創業?
我的職業事業生涯大體分為幾個階段?
2.弄清職業和事業的人脈資源需求
要弄清楚以下幾個問題:
我目前的職業和事業進展得順利嗎?
如果順利,是誰給了我最有力的支持和幫助?今後我還要得到他們什麼樣的支持?
如果不順利,原因是什麼?假如不是我的能力問題,那麼,是誰沒有給我最有力的支持?他們為什麼沒有幫助我?
為了實現我的職業目標,我需要哪些人脈資源的鼎力相助?我現在得到了嗎?
為了實現長遠的職業目標,我還要開發哪些潛在的人脈資源?
3.製定人脈資源經營行動計劃
在製定人脈資源行動計劃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人脈資源的結構要科學合理。
比如,性別結構,年齡結構,行業結構,學曆與知識素養結構,高低層次結構,內外結構,現在和未來的結構等。不少經理人的人脈圈子結構太單一、單調,導致了人脈資源的質量不高。比如,有的人隻重視公司內部的人脈資源,而忽視了公司外部的人脈資源,造成圈子狹窄,信息閉塞,坐井觀天。有的人隻重視眼前的現在的人脈資源,而忽視了未來的今後的人脈資源,結果,隨著職業和事業的發展以及環境的變化,造成關鍵時刻人脈資源缺位斷檔,臨時抱佛腳往往效果不好。
人脈資源要兼顧職業事業和生活的需要。
不能隻顧職業的發展,事業的成功,而忽視生活的豐富多彩和應急需求。比如,有的人盡管在你的職業事業上起不到什麼作用,但是,他們卻是你家長裏短、柴米油鹽日常生活中的好幫手,你不應該忽視他們。
人脈資源要平衡物質和精神方麵的需要。
你不能一頭紮進追求名利的陷阱,而忘卻了生命追求快樂和幸福的本義。比如,你要有一兩個真性情的朋友,哪怕他們性格粗糙甚至低俗,但他們可以罵得你狗血噴頭,讓你有片刻的清醒。你還應該有一兩個善於傾聽的夥伴,他們是你傾訴的對象,成功時他們與你一起分享,挫折時他們與你一起分憂。你甚至還應該有一兩個好抬杠的家夥,他們總是與你的觀點相左,但你總能從他們的荒謬言論中汲取必要的營養。
人脈資源要重視心智方麵的需要。
比如,你應該結交一些專家、學者、教授、實戰英雄、智者、小諸葛等,定期與他們交流,將會使你受益非淺。你百思不待其解的難題,他們的片言隻語可能會給你指點迷津。
製定人脈資源規劃的步驟:
確定職業生涯規劃——評估人脈資源現狀——明確人脈資源需求——設計人脈資源結構——製定人脈資源規劃——製定行動計劃
4.注意人脈資源的深度、廣度和關聯度
在拓展你人脈資源的過程中,要注意人脈的深度、廣度和關聯度。人脈的深度即人脈關係縱向延伸的情況,達到了什麼級別;人脈的廣度即人脈關係橫向延伸的情況,範圍(區域與行業)有多廣;人脈的關聯度指人脈關係與個人所從事行業的相關性和人脈資源直接的相關性。人脈資源既要有廣度和深度,又需要關聯度,利用朋友的朋友或他人的介紹等去拓展你的人脈資源,從長遠考慮,千萬不要有人脈“近視症”,需要關注成長性和延伸空間。
五、經營人脈資源的六大原則
1.互惠原則
即利人利己。利人利己是一種雙贏的人際關係模式,利人利己這認為,世界之大,人人都有立足的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利人利己觀念以品格為基礎:誠信、成熟、豁達。豁達的胸襟源於厚實的個人價值觀與安全感,由於相信有足夠的資源,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共財勢,從而開啟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揮創造力與寬廣的選擇空間。但是,有些人喜歡使用二分法,以為利人則必損己,利己則必損人。於是,為了一己之利,便置他人利益於不顧,最後卻往往落得一個損人害己、兩敗俱傷的下場。利己損人,世上多少爭鬥;利人利己,人間無限芳春。
戰後的日本為什麼在世界上特別是在亞洲越來越孤立,而同是戰敗國的德國卻不僅融入了歐洲還融入了世界?日本的孤立不是日本的光榮。日本既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貧困的國家之一。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蕾莎修女說過,地球上有兩個饑餓地帶,一是非洲,一是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