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能量”受肯定 娛樂性待加強(1 / 2)

“正能量”受肯定 娛樂性待加強

電影

作者:朱玉卿 馮飛雪 丁璐 左樹麗

今年暑期,眾多動畫電影接連入市,但大部分影片的市場表現卻未達業界預期。如何走進觀眾,了解觀眾的觀影反饋和需求,從而在製作端做出及時調整,成為當前業界的一致呼聲。

為此,《綜藝報》發起觀影調研活動。7月20日,《綜藝報》針對影片《洛克王國3聖龍的守護》(以下簡稱《洛克王國3》)進行了首次觀眾調研活動,並最終形成觀影調研報告。今後本刊將陸續推出係列影片的觀影調研,供讀者和業界參考。

觀影調研概況

本次調研活動在北京傳奇時代影城(藍色港灣店)進行,主要針對該影院2014年7月20日(周日)下午放映的《洛克王國3》。接受調研觀眾共58人,其中成人28人(包括8名調研人員),兒童30人。

本次觀影調查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對整個觀影過程進行記錄,進而對觀影情況進行分析)、隨機訪談法(調研員與觀眾進行映後麵對麵交流,結合調查問卷進行訪談)和焦點小組訪談(觀眾調研結束後,主持人組織調研人員進行焦點小組訪談)。這種類似田野調查式的觀影調研,可以較為真實地了解觀眾的觀影反應和行為,以及對影片的真實看法,以彌補當前線上調研的不足。

觀影行為分析

《洛克王國3》於當天14:15開始放映,片長89分鍾。整個觀影過程,30名小觀眾大部分時間比較專注。但在影片進行半小時後,一些家長開始犯困,期間有兩名成人觀眾離場;小觀眾當中,男孩兒的觀影專注度超過女孩兒;整場共出現7次笑聲(僅限於小觀眾)。

本次觀影調研問卷共設置了8個基本問題:

1、受訪者年齡。

調研結果顯示,本片的觀影主體為家長帶孩子一同觀看,其中孩子的年齡集中在4-10歲,家長的年齡集中在30歲以上。中學生及以上年齡段的觀眾較少。觀影動機方麵,家長更重視影片內容,孩子們則大多看到影片的相關信息後要求家長陪同觀看。因而此類影片在角色設置、劇情、台詞、音樂、色彩等方麵須更多考慮低幼兒童的接受能力。同時,影片創作者不能忽視家長群體的觀影訴求,還要重視影片針對家長的營銷推廣。

2、促成觀眾觀影的主要因素。

從圖表可以看出,作為家長主導的觀影消費,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是人們獲知信息的重要途徑;此外“通過他人推薦”是獲知影片的另一重要途徑,所以影片口碑對觀影消費有直接影響。從“電視”上了解影片的觀眾大多為兒童,少兒頻道的宣傳更為直接有效。“家長選擇讓孩子看”,鎖定的還是成年觀眾,他們更看重影片內容和對孩子的積極意義。“到影院臨時選擇”和“參加活動”兩個因素受客觀條件影響較大,前者一般會根據當時當地的排片以及現場的陣地宣傳品來決定;“參與活動”則指如果有主辦方贈送優惠票,或者組織相關親子活動,家長通常會帶孩子一起參與。

3、對《洛克王國3》評價。

此問題主要為了解觀眾對影片的整體評價。從圖表可以看出,選擇“一般”的觀眾占48%,其中大部分認為影片“不好也不差,看看無妨”;39%的觀眾對影片比較滿意。從整個觀影過程以及調研情況看,對電影較滿意的觀眾集中在期待影片“有積極意義”的家長,或者對同名網絡社區比較了解的小男孩兒。選擇對影片不滿意的觀眾,主要集中在小女孩兒,因為不喜片中過多的打鬥、作戰鏡頭。

4、 對影片的哪些地方最感興趣。

這一問題希望了解觀眾對電影印象最深的地方。在調研中,“正能量”一詞被家長觀眾多次提及。他們希望孩子多看此類電影,並能從影片中學習這一點。選擇“正能量”與大部分家長對部分動畫電影過度成人化,過度“惡搞”抱有較大警惕性有關。

“開戰”部分和一些比較輕鬆的台詞和場景,是影片的主要亮點。很多小男孩喜歡這些片段,包括“修好彩虹橋”“船長犧牲了”等。一部分4歲至6歲的小觀眾則喜歡電影裏“可愛的”“萌萌的”的角色造型。

5、最不喜歡影片的哪些地方?

此問題意在了解觀眾的好惡,幫助創作者找出不足,為該係列電影的創作提供借鑒。從圖表可以看出,較多觀眾不喜歡片中打鬥、暴力的畫麵。雖然“開戰戲”是亮點,但打打殺殺的畫麵太多,容易造成審美疲勞。部分成人觀眾認為片中角色模仿“日漫”痕跡較重,小精靈變身的設定類似《數碼寶貝》,小夥伴們集體解決問題的人物關係設置又類似《柯南》。另外,影片中的主要角色太多,造型特點不夠鮮明,小觀眾接受起來比較困難。劇情方麵,影片前半段過於單調,幽默元素運用得比較生硬,以致部分成人觀眾看電影時出現了睡覺、玩手機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