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毛澤東親自到車站迎接宋慶齡後,又接見了與陳明仁將軍一道舉行湖南起義、被他譽為“義聲昭著,舉國歡迎”的湖南老鄉程潛。
隨後毛澤東在豐澤園餐廳裏宴請程潛,周恩來、朱德、劉少奇都來參加,氣氛很是熱烈。毛澤東站起來舉杯:“程潛將軍和陳明仁將軍領導全體官兵起義,和平解放湖南,給湖南人民做了大好事,我向你祝賀,向你致敬!”
程潛感動地說:“我過去被辱國辱民的蔣介石拖進了苦難的深淵,走錯了路,很是慚愧。今後願在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為新中國的未來努力奮鬥。”程潛和毛澤東、周恩來等人一一碰了杯。
歡迎過後毛澤東主動提出陪程潛遊湖,程潛坐在中間,毛澤東和張虛分別坐在船尾和船頭,兩人劃著槳。毛澤東看著湖景,觸景生情:“前人對中南海曾有‘翡翠層樓浮樹杪,芙蓉小殿出波心’之讚譽,今日置身其中,不知頌公有何感受?”程潛會心一笑:“名不虛傳,妙不可言啊!”
“好好,頌公慢慢品賞,今日我們兩個就做湖上客吧。”毛澤東說完,又劃起了船槳。程潛見毛澤東親自為他劃船,有點過意不去:“主席,我來劃吧。”毛澤東笑了笑:“豈有此理,你是客,還是我來劃。”程潛感慨地說:“主席太客氣了,親自陪我遊湖,還替我劃船,我程潛何徳何能啊!”毛澤東擺擺手:“我們是老鄉,你又是我的長輩,你當老師的時候,我還是學生,應該的嘛。”“主席真講交情啊!”程潛激動地說。
毛澤東充滿感情地說:“二十多年來,我是有家歸不得,也見不著思念的鄉親。蔣介石把我逼成個流浪漢,走南闖北,全靠一雙好腳板,幾乎踏遍了半個中國!”程潛道:“主席能取得今天的勝利,確實來之不易。”毛澤東說:“我們這個民族真是多災多難,經過八年全國浴血抗戰,打敗了日本侵略者,也過不成太平日子。蔣介石想吃掉我們,我們又被迫打了四年內戰,打出一個新中國。這是人心所向啊!”“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共產黨的勝利,是曆史的必然啊!”程潛說。
毛澤東說:“蔣介石還在負隅頑抗,命令他的殘兵敗將固守大西南,夢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呢。”程潛搖搖頭:“他一貫依賴美國,現在美國政府也拋棄他了,可悲可悲。”毛澤東拿出一疊文件,遞給程潛:“這是我軍進軍大西南的作戰計劃,我想聽聽你的意見。”程潛雙手接過,深有感觸地說:“我與蔣介石共事多年,從未與聞過他的機密。我今日剛剛投向人民,主席就這樣信任我,如此推心置腹,真是萬萬沒有想到。”
船在湖心緩緩而行,毛澤東劃著槳。程潛仔細看著進軍大西南的計劃。兩人不時交談幾句,然後,兩人發出會心的笑聲。
毛澤東說:“我們在一起,談談家鄉,談談往事,這也是一種快樂嘛。”“跟主席談話,不光是享受,還長了許多見識啊!”程潛讚歎道。
小船在湖上緩緩而行,歡笑聲不絕如縷……
對於家鄉的和平解放,毛澤東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還專門邀請陳明仁將軍參加政協會議,並陪他遊園。毛澤東和陳明仁說說笑笑走過來。
毛澤東說:“過幾天,新政治協商會議就開幕了,各方麵的代表人物都有,惟獨還缺少蔣介石的嫡係將領,你來了,代表性就全麵了。”
陳明仁卻慚愧地說:“謝謝主席鼓勵,我很慚愧啊!起義之前,我的認識不足,蔣介石那時派人到長沙做說客,我沒有把他扣下,反而放走了。”
毛澤東笑著擺擺手:“沒錯沒錯,不要扣,革命不分先後嘛。今後,凡是願意過來的,我們派飛機接,凡是願意走的,我們派飛機送。你不要怕人講閑話,誰人背後無人說呢?”
陳明仁真誠地說:“可是起義過程中,有一部分官兵逃走了,我有責任啊!”
毛澤東寬慰道:“你的義舉意義重大,功勞不小,即使你一個人起義,也是成功之舉。你不要難過嘛。”
陳明仁感動至極:“是,是,我起義了,也算是對蔣介石大義滅親!”
“子良將軍,你順利過了戰爭關,過來了就是好的。你今後打算幹什麼?是從政?還是從軍?”毛澤東問。
陳明仁:“報告主席,我是個軍人,還是想在軍事上為國家盡點力量。”
毛澤東點點頭:“好嘛,你還是去帶兵吧。你可是個將才啊!”
陳明仁:“主席過獎了。不過,我的那個部隊還叫國民黨人民解放軍,據官兵反映,老百姓見了這個符號,就當是國民黨的兵,大家感到不光彩,還是改編為人民解放軍吧。”
“行,我們擬把你的一兵團正式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十一兵團,仍由你來當司令。當然,今後困難還會很多,要有思想準備。”毛澤東說著,遞給陳明仁一根煙:“你要求什麼條件,盡管說吧。”
陳明仁:“報告主席,我現在真正服了共產黨,一點條件也沒有。”
毛澤東直率地說:“啊呀,人家提出條件,我倒好辦了。你這個沒有條件的,我倒不好辦呀。這樣吧,從今以後,解放軍有飯吃,你也有飯吃。共產黨的軍隊有衣穿,你也有衣穿。一視同仁,絕不會有半點虧待你的地方。”
陳明仁感動地說:“謝謝主席。我以前在蔣介石手下多年,很少聽到這樣親切的話語。”
毛澤東:“哎,子良將軍,我們兩個一起照個相吧。”
陳明仁興奮地說:“好好,跟主席照相,是我的榮幸啊!”毛澤東笑著拍拍陳明仁的肩膀:“子良將軍,現在外麵謠言很多,說你被我們扣起來了。”
陳明仁一聽這話,有些氣憤:“那是放屁!我現在不光跟主席遊園,過幾天還要參加政協會議嘛。”
“所以啊,我想請你把情況向外宣傳解釋一下,寫些書信給你那些還沒過來的親友故舊,不僅謠言可以不攻自破,還可促進他們及早覺醒,早日歸來。”毛澤東微笑著說。
陳明仁:“對對,我一定照辦。”
“等會我們一起去天壇祈年殿前照一張雙人合照,你可以把我們兩個的合照分送你的黃埔同學和其他親友,隻要送得到的,都送一張。估計要加洗多少?”毛澤東問。
陳明仁說:“洗十打行了。”
毛澤東笑著擺擺手,風趣地說:“這少了嘛,我看洗它五十打吧。”
毛澤東和陳明仁都笑了。
就在毛澤東籌劃進軍大西南之際,蔣介石親自從台灣飛往重慶,布置川滇防禦計劃,做起了川滇聯防複國的美夢。
重慶白市驛機場,張群、胡宗南、宋希濂等幾個人陪著蔣介石來到機場貴賓樓會議室開會。蔣介石對著張群等人發表演說:“今後重慶或再成為反侵略、反共產主義之中心,重新負起艱苦無比之複興使命。所望我全川同胞,振起抗戰精神,為保持抗戰成果,完成民族革命而努力。”
稀稀拉拉的人鼓著稀稀拉拉的掌聲。
夜晚,胡宗南寓所裏,胡宗南和宋希濂在密談。
宋希濂:“老頭子可憐啊,哪一次到重慶,不是前呼後擁,夾道歡迎,今天機場上就稀稀拉拉幾個人。”
胡宗南:“重慶現在是今非昔比嘍,老百姓都向著共產黨,要是組織人去機場迎接,隻怕變成向老頭子抗議示威了。”
宋希濂:“局勢到了這個地步,我們心裏都明白,唉,不知老頭子作何感想。”胡宗南搖搖頭,歎息一聲。
宋希濂:“琴齋兄,別人麵前不敢說,對你,我憋在心裏的話可以一吐為快。他媽的,我們國民政府統治中國二十多年,政治上貪汙成風,腐敗無能,不光沒做出什麼成績,現在已搞得地盤丟失,民怨沸騰了。”
胡宗南:“是啊,經濟上也是沒有一點成就,通貨膨脹,民不聊生;軍事上呢,八百萬大軍,隻剩下一百來萬了。”
宋希濂:“琴齋兄,你有把握阻止共軍進入大西南嗎?”
胡宗南苦笑著搖搖頭:“以共軍的實力,想吃掉誰就吃掉誰。老頭子現在依靠的就是你我這兩支力量,下一步,唉。”
宋希濂:“不能打啊,兵敗如山倒,真的打起來,我們不是當杜聿明,就是當邱清泉。”
胡宗南:“那你說怎麼辦呢?”
宋希濂:“兩種前途:一是你守川北,我守川南,等待共軍合圍,甘為甕中之鱉;二是乘共軍尚未采取大規模軍事行動,設法將軍隊轉移出去。”他頓了一頓,看著胡宗南,語氣沉重:“你我都知道,這年頭,有軍隊就有地位,沒有軍隊,一文不值!”
胡宗南:“我也這麼想,唯一的出路,就是把我們的軍隊轉移到滇緬邊境。”宋希濂大喜,一拍胡宗南的肩:“琴齋兄,英雄所見略同啊!”
胡宗南興奮地說:“好,你也是這個意思,我們一起向校長進諫。”
重慶西南軍政長官公署會議室,蔣介石在召開軍事會議,張群、胡宗南、宋希濂、蔣經國等人參加會議。蔣介石說:“諸位將領,四川曆來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我們還有幾十萬陸軍,還有海軍和空軍,可以說都是精銳之師,守住大西南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絕沒有悲觀失望的理由。國際形勢正在發生變化,第三次世界大戰最近幾個月就有可能爆發。國際形勢一變,杜魯門總統就會派兵支援我們,到那時南京、北平又是我們的了。”眾人都露出振奮的表情。
蔣介石繼續說:“下麵就請胡宗南將軍先談談吧。”
“重慶沿山而建,長年雲遮霧罩,乃是難守易攻之地,左右又是大江,一旦被攻破,無後退之路。成都呢?也非坐守之地。如果在此兩地跟共軍決戰,後果隻怕……”還沒等胡宗南說完,蔣介石聽不下去了,不耐煩地擺擺手。他看著宋希濂:“宋希濂將軍,你對固守重慶和成都怎麼看?”
宋希濂見蔣介石突然問他,沉吟了一下。他的想法其實跟胡宗南一樣,但繞了下彎子:“要守住西南半壁,必守住四川,要守住四川,就不能丟失成、渝二鎮。”
蔣介石點頭:“唔,有道理。”
宋希濂卻遲疑起來:“以我們現有的兵力、士氣,不知總裁作何估價?”
蔣介石一凜,鋒利的目光掃視了一下眾人,不動聲色地說:“依你們之所見呢?”宋希濂和胡宗南交換了一下眼色,然後宋希濂大著膽子,向蔣介石進言:“報告總裁,我跟胡宗南將軍意見一致,固守重慶、成都,最後的結局,必是被共軍消滅。所以,我們建議,把軍隊轉移到滇緬邊境,保存實力。”
蔣介石臉色大變,厲聲喝道:“不行,絕對不行!你們這是想把大西南半壁江山拱手送給共產黨!”
宋希濂和胡宗南被當頭打了記耳光,很是惶恐。胡宗南爭辯道:“總裁,不、不是拱手相送,是迫不得已啊!”
蔣介石厲聲說:“你們不要再說了,這個計劃我是萬萬不同意的!”
胡宗南和宋希濂泄氣地垂下頭去:“是,是。”
“西南地區地勢險要,物資豐富,尤以四川人力物力最為充足,必須堅守這一地區,成為複興的根據地。”蔣介石頓了一頓,神情更加凝重:“展望未來,兩廣恐難保持,華南丟掉以後,在大陸上必須保有西南地區,將來才能與台灣及沿海島嶼相配合,進行反攻!”眾人見蔣介石是如此態度,都隻得點頭讚同:“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