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助奩妝院司同擲錦 誤朝賀府縣共迷花(3 / 3)

這汪大人也是安徽人,同這包撫台最要好,從前,包撫台做江蘇候補道的時候,就請他辦筆墨,現在也保到知府。文玉同這汪大人也是見慣了的。心裏一想,這位撫台是吃硬不吃軟,若在上房裏,他要不答應,有些話倒不好說,不如竟到汪大人文案館裏去。於是就叫一個丫頭拿了銀水煙袋跟著,走到汪大人房門口,原來這包容齋,打萬壽宮回來細細的問了問家人,曉得這一府一縣是在窯子裏住的,又叫人去傳了派辦處的全太守,是包容帥最賞識的人,包容帥問他,今兒這南昌府、新建縣到底怎麼會誤事的?這全似莊自從吉安交卸之後,雖一直當的是些闊差,卻沒有再署過事,心裏很想摸一摸這南昌府的印把子。聽見撫台問起這話,想這正是個好機會,就趁著勢說道:"本來他們倚恃著大帥恩寬,鬧得也太不像樣了,這亨守、華令終日醉酒迷花,昨天聽見就是這亨太守,在窯子裏擺酒請華令,就在那兒過夜,親兵、轎班、執事站了一街,警察局都知道這件事,要來查試查試,恐怕京裏要有人說話呢。"包容帥道:"我也聽見這麼說,但恐傳聞的不確,別的人又多半是要好同寅,不肯直說,所以,請似翁過來打聽打聽。既然這話是實,我自然有個道理,你且不要漏風,免得人家怪你。"又談了兩件別的公事,送了全太守,就到總文案上來,同汪大人商量做折子,參這府縣,出告示禁娼。

正在談著,聽說姨太太來了,包容帥吃了一驚說:"姨太太到這裏做什麼?"那姨太太已欣開門簾走了進來,對著汪文案叫了一聲"汪大人",汪文案也趕緊起身,恭恭敬敬的叫了一聲姨太太,說著,就在旁邊一張椅子上坐下,包容齋道:"你有話不會等我到上房裏去說,怎麼尋到這裏來?"姨太太道:"我因為這件事,不但關聯著你,並且關聯著我,恐怕見麵遲了誤了事,所以,到這裏來找你說的。汪大人是我沒有跟你的時候,你天天同他到我那裏吃花酒,打茶圍見慣了的,那有什麼要緊,我且問你我是個什麼出身?"包容帥道:"你這話真問得奇了。"那姨太太道:"我是個揚州大樹巷的姑娘,難道汪大人不曉得?我再問你,你在我們堂子裏嫖我的時候,你是個什麼人?"包容帥道:"你這話問的更奇。"那姨太太道:"我記得你那時候是個江蘇道台,可也是個官,你那時候做官,既然在我們堂子裏嫖得花天酒地,怎麼今兒聽說你因為府裏、縣裏在外頭玩笑,你就要查禁窯子攆姑娘,還要參人家的功名,你有嘴,難道人家沒有嘴?萬一你參了人家,人家也揭你從前的短處,看你拿什麼臉見人?我在揚州當婊子,倒沒有什麼要緊,今兒既做了江西撫台的姨太太,被人家牽著頭皮說笑咒罵,那我可不來。"包容帥道:"這些事與你什麼相幹?我也並不是專為他們玩笑,這朝賀大典他們都誤了,所以才要參他的官,你不必管。"這姨太太聽了登時楞著一雙嬌眼說道:"什麼話?你叫我不必管?我是關切你,怕人家掏你的臭屎缸,才來勸你的,你倒說我多事,哪曉得你近來做了撫台,是個封疆大吏,覺得大的了不得,我看也沒有什麼稀奇,在我身上睡過的製台、撫台、尚書、翰林也不知多少,今兒既然你叫我不管,那也容易,你還讓我到揚州去做我的婊子,你做你的撫台,彼此丟開手,兩不相幹。可憐那個時刻,你在我那裏,怎麼樣子央告我,說什麼事體都聽我的話,說了多少次,汪大人也應該聽見幾回,今兒你做了撫台就變了心。"說著那眼淚就直淌下來。包容帥正在沒法,汪大人趁勢就說道:"姨太太也不用動氣,大家再從長商量。這事呢,本來怪這府縣,這朝賀大典怎麼好誤呢,不過,剛才藩司也有信來托卑府替他們說情,他兩人平日官聲甚好,昨天實在是被朋友灌醉誤的事,現在姨太太既如此說,卑府也替他們邀大帥的恩,恕了他們這一次,叫他們申斥一番,再記上幾過,做做麵子也過去了。"包容帥本是不得已才要參他們的,現在見這愛妾如此帶怒,本也要想收帆,隻是轉不過風來,聽見這位幕府如此一說,就趁勢說道:"既然藩台說他們平日官聲還好,你又替他們求情,就饒了他們罷。但總得叫他們來儆戒儆戒,那折子告示暫時就不啟了。"說著,就叫人去傳南昌府、新建縣兩位來見,這位姨太太才鬆了氣,包容帥不由的說了句:"你何苦氣到這個樣子。"那姨太太撅著嘴說道:"你要慪人,叫人家怎樣呢?你今兒早上起的早,怕癮還沒有過足,同我進去燒兩口吃罷。"說著就站起身來,包容帥也就跟著進去。

這汪大人送了撫台同姨太太就回了書房,寫了個條子與藩台道:"委辦之事,府主正當甚怒之下,頗難進言,經鄙人反複剖解,始獲轉圓,望台重新進一言,庶幾裏麵皆到,竿頭日進,已領盛情,敬請勳安!離唯心照,尊賤兩渾。封了個小信封,叫家人送去。這位汪大人不但受了藩台的托,收了一千銀子,並且他討的一位如夫人,就是那玉仙的姊姊叫做月仙,於是那家窯子也很關切,撫台叫他做折子,辦告示,他正在兩難,幸得這位文玉姨太太出來解圍。汪大人急忙送了條子與藩台,就趕緊跑回中軍衙門,叫他如君打發家人送信回去,使他家免得驚惶搬動,他討這位如君,全是借的這位胡中軍的手,也就借這胡中軍的衙門房子住,隻貼過十兩銀子的夥食,倒住了有大半年,食用一切都是這位胡中軍供應,說是將來再算。這位胡中軍,卻也有個貪圖,因為同這月仙也是舊交。汪大人有時公事忙不回來,他就可以敘敘舊,這也是兩有裨益的事。再說,譚藩台接到南昌府的信知道事體已妥,就趕緊上院稟見。這包容帥正在姨太太的房裏吃煙,見藩台來,就吩咐"請",姨太太又勸他吃了一口,然後,到簽押房,藩台已經進來打了拱,讓了坐,譚藩台就說道:"亨守、華令的事大帥大約早知道了,真真豈有此理,司裏查了,這種情形本來就想請大帥奏參的,不過因為這兩個平日的官聲甚好,而且這亨守於洋務上很明白,這通省的官講到交涉上頭還要數他,洋人也同他很好,遇到有點事體得這個人料理料理,好省多少事,實在人才難得,還要求大帥恕其小節。不知大帥可肯賞司裏點麵子,恕點恩。"包容帥道:"這兩個人可鬧的不太像樣了,我平日待人寬厚,他們竟肆無忌憚到如此,我本來想同文案上商量做折子,汪守也說聽說他兩人官聲還好,現在你也出來替他們說話我就不為己甚,但是也得行個公事儆戒儆戒他們,免得人家議論。"譚藩台連忙答應說:"是,司裏下去就趕緊上詳,每人記他三大過以示懲儆。"藩台見撫台沒有什麼話,也就出來。這一府一縣已經傳到,在大堂口站著班,藩台說你們的事總算妥了,兩人忙請安叩謝,那巡捕已拿著手本來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