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當馬克夫剛剛坐下之後,一向性子火爆的法國代杜南德便急不可待地站起身來。雖然很克製得壓住了自己心中的憤怒與不悅,但是在場各人都能看出他此時心情非常不好。也是,要是你是一個戰敗國,而要到戰勝國去舉行和談。而戰勝國卻根本沒有將你們放在眼裏,不時的借口拖延談判日期。而你本國國內卻十萬火急地希望你能說快結束這場該死的談判,好借此平服國內的動蕩。
不知道你此時又會是什麼樣的心情。馬克夫代表的德國一向與大清友好。兩國合作由來已久,自然不能了解杜擊德此時心中的急迫心情。進一步說,就是馬克夫巴不得能在這次四國和談會議上多看看英法俄三國的笑話。
杜南德恨恨地望了一眼有些興災樂禍的德國人馬克夫,盡量使自己的聲音聽起來溫和些地道:“那麼現在,就讓我們開始談談這場由大清政府引發的使雙方都損失無數的戰爭吧!首先,我國.“
他本想再接著說下去是:首先本國政府對於此次大清政府對三國聯軍發起的無禮挑釁.什麼的。但是當看說完一看對麵的時候,他的那兩撇好看的八字胡差點沒氣得翹起來。因為他看到當他這句話的時候,大清帝國的四位和談代表根本沒有將洋意力投注到他的身上來。
“肅中堂,您老是聖的最信任,也是最先跟隨聖的老人,此次皇上令韜居中堂之上,實在令韜倍感不安啊!“王韜認真的向坐在自己身旁的肅順道。神色極為誠肯,恨不能馬上就回以北京進言鹹豐,讓鹹豐將肅順提到大清內閣總理大臣的位置上,而自己甘居肅順之下。
肅順是當年扶保鹹豐登上皇位的第一功臣,也是最早毫無異意讚同鹹豐所有改革的第一位大清中堂大人。可以說要是沒有肅順的支持,鹹豐的改革,也會完成得這麼順利。至少滿清權貴那一關就很難過去。所以時至今日,所有的大清官員仍對肅順稱之以中堂之稱,表示敬意。
肅順搖頭擺手,笑眯眯地道:“唉--!此話,王韜大人就說不過去了。王大人見識非凡,熟知西方政體。如今皇上在大清大興改革,全有賴於王大人的幫助。大清能有今日之成就,王大人居功至偉啊。肅順豈敢有什麼怨言,唯忘王大人盡心輔佐皇上,成就我大清萬世基業啊!“
.
兩人如相交甚久的忘年之交一般,你來我往的推讓了許久。而其實兩人在此之前,相見的次數都可以用一隻手的手指數清楚。這也就罷了。場上的兩位大清代表在那裏論起了私情,而另一邊的話題卻更令杜南德覺得七竅生煙。
隻見石達開端著杯香茶,神情極為舒暢地細細聞著茶香。而另一邊李鴻章卻是悠哉遊哉地率先喝了一小口。箍巴嘴在向石達開大肆吹捧著自己的茶道經驗:“如何,石將軍。這喝茶便要如鴻章這般,平心靜氣,先聞其香再品其味,方能真正品出這茶中的滋味。來來來,石將軍,你也來一口。“
一邊石達開輕輕睜開微閉著的雙眼,笑著向李鴻章道:“李大人果是此中高手,石某自愧不如啊。若非李大人提點,石某自今不知這茶道竟是如神奇,妙!妙!妙啊!哈哈.“說著他端起茶杯也喝了一小口,嘴中大讚此茶非凡。
而李鴻章卻是還在樂此不疲,向石達開稱讚道:“鴻章卻非茶中高手,若論此中高手,唯當今聖上。那風範,那架勢。從茶葉到茶水,無一不精啊。下官豈敢以高手自居。石將軍說笑了,哈哈.“
.
兩人大侃了好一會兒茶道,雙談到鹹豐平日如何飲茶,不時還那目光投向一向愛茶的德國人馬克夫身上,指指點點,絲毫不將這場和談會議當回事。或者說絲毫不將放在心上,隻顧自己說話。
而被冷落在一旁的科爾沁親王殿下,有些不悅,沉聲向正在大侃茶經的李鴻章與石達開道:“你們這些漢族人,就知道這些風花雪月。本人倒是覺得前些日子皇上談及西洋戰馬品種不錯。要是能弄來一些咱們大清自己培育出一些。我大清騎兵師又能漲層戰力了。“
李石兩人,紛紛投過去認同的眼色,同聲哦道:“哦,僧王果然見識過人。佩服佩服。“
一時隻有三國和談代表與美國公使衛廉傻愣愣地望著這群大談私事的人。就連德國公使馬克夫都被李鴻章與石達開兩人拉過去大侃茶經去了。其樂融融,氣氛卻是分外詭異。杜南德與艾爾等人卻是臉色漸漸變成豬肝之色,氣憤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