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0章 衰老疾病的防護(10)(2 / 3)

(三)糖尿病患者的旅遊、婚姻、駕駛和就學

(1)糖尿病患者的旅遊問題。糖尿病患者外出旅行時,原有的生活規律被打亂,血糖可能會發生變化而不易控製,因此要在旅行前充分考慮到可能發生的變化,在心理上、物質上都作好應變準備。

旅行前最好做必要的體格檢查,並征求醫生意見;安排好旅程表、作息時間,盡量使旅遊生活(用餐、用藥及運動量等)貼近平時生活規律;帶有足夠的治療用藥,包括胰島素、口服降糖藥及其他必需的藥品,較長時間的旅行最好有備份藥品;注射胰島素的患者要帶好注射、消毒用具;備有預防在旅行中發生低血糖的糖果或巧克力;胰島素要放在隔熱旅行袋中保存,到了駐地及時放入4℃冰箱中;帶好血糖監測工具,作好血糖監測;最好寫旅遊日記,記錄好身體的感覺和血糖監測結果;旅遊中的服裝要休閑舒適,特別是鞋要輕便、鬆軟,鞋底不能太薄;旅遊要結伴而行,並且帶好寫有自己病情、要求急救及聯係人等的患者卡片,以備急用;帶上其他平時旅行用的藥品,如硝酸甘油、抗生素、止瀉藥、抗感冒藥、防暑藥等;多飲水;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疲勞。

(2)糖尿病患者的婚姻問題。糖尿病是一種具有遺傳易感性的疾病,糖尿病的遺傳問題比較複雜。流行病學統計表明糖尿病雙親子女患糖尿病的幾率比非糖尿病雙親子女高4倍,但並非其子女必然會患糖尿病,所以目前各國婚姻法律均沒有限製糖尿病患者的婚育。

(3)糖尿病患者的駕駛問題。糖尿病患者駕駛汽車、火車、飛機等交通工具時,如果遇到低血糖反應,可能導致嚴重後果。即使是輕度的血糖降低或僅有輕微的低血糖症狀,對駕駛能力也會產生不利影響,這種影響在某種場合可能是非常危險的。低血糖反應在注射胰島素或口服磺脲類降糖藥的患者容易發生。國外報告部分的交通事故與司機的低血糖反應有關。影響糖尿病患者駕駛交通工具的因素還有糖尿病的慢性並發症,特別是眼睛的病變。視網膜病變、白內障以及激光眼底治療後均可能會使視力或視野受到影響,當視力在0.5以下,或有視野缺損時,不宜駕駛交通工具。為了安全起見,糖尿病患者不宜選擇駕駛員作為職業。在許多國家,要求糖尿病患者在駕照申辦時需注明患有糖尿病,否則不予辦理交通保險。例如在英國,糖尿病患者駕照有效期隻有3年,糖尿病患者必須按規定定期複查病情,病情許可,方能繼續申領駕照。許多國家還明確規定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從事旅遊交通工具的駕駛工作,也不能單獨駕駛私家車,口服磺脲類藥物的患者也受到一定程度的限製。對於那些駕駛個人汽車的患者應當特別提醒駕駛時預防低血糖,在車內備有應急用的糖塊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在發生低血糖反應的時候,必須立刻停止駕駛。在長途旅行前,一定要作好旅行計劃,特別是做好旅途安排,充分估計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作好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準備工作,如何時何地就餐、何時何地休息、何時何地監測血糖、何時何地打針或服藥、何時何地加油等,而且不要忘記帶備用輪胎等備用器件。出發前要監測血糖。

(4)糖尿病患者的就學問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不應該因為糖尿病而終止學業。糖尿病中小學生一般不宜住校,應當選擇離家近的學校讀書,以便能按時注射和用餐,並得到家長的監護。應認真做好以下事宜:提高患病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處理好體育課同胰島素用量及加餐的關係;準備好低血糖時的急救糖塊或巧克力;家長應與老師取得密切聯係,使老師充分了解學生的病情,低血糖的表現與急救措施;應當將病情告知班上同學,取得同學的理解、關心和必要的幫助;學校應理解學生按時用藥及就餐的需要,並能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