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強糖尿病教育,使患者掌握有關知識。積極開展和推廣自我血糖監測技術,教會患者如何監測血糖以及如何掌握監測的頻度,對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應學會自己調整胰島素用量的方法。
(6)加強糖尿病專業與有關專業的協作,開展多學科協作進行糖尿病臨床和研究工作,為糖尿病患者提供有科學依據的高質量的和便捷的綜合服務,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2.糖尿病並發症篩查對於新發現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應盡可能早地進行並發症篩查,以盡早發現和處理。初步檢查項目應包括:
(1)眼。視力、擴瞳查眼底。
(2)心髒。標準12導聯心電圖、臥位和立位血壓。
(3)腎髒。尿常規、鏡檢、24小時尿白蛋白定量或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血肌酐和尿素氮。
(4)神經係統。四肢腱反射、立臥位血壓、音叉振動覺或尼龍絲觸覺。
(5)足。足背動脈、脛後動脈搏動情況和缺血表現、皮膚色澤、有否破潰、潰瘍、真菌感染、胼胝、毳毛脫落等。詢問有關症狀。
(6)血液生化檢查。血脂(總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尿酸、電解質。
(三)糖尿病的三級預防
糖尿病的三級預防就是減少糖尿病的殘廢率和死亡率,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DCCT 試驗和UKPDS 試驗均已證實,嚴格地控製好血糖可以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和殘廢率。通過有效的治療,慢性並發症的發展在早期是可能終止或逆轉的。
需特別強調的是:
(1)糖尿病並發症的發病機製方麵有許多相似之處,因而,並發症的預防和治療也有其基本的原則。這些基本原則包括:盡可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控製好血壓、血脂;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選擇科學的治療方法,定期隨訪;建立相互信任的醫患關係,患者要學習和應用糖尿病及其相關疾病的醫療、護理和保健知識,醫生要充分調動患者及其家屬的積極性,使之能夠處理常見的糖尿病及其有關的問題。
(2)糖尿病的一級預防主要是在社區完成,在政府有關部門領導和支持下,需要社會各有關方麵的幫助和支持,加強社會的組織和動員。二級預防是在綜合性醫院糖尿病專科指導下,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好的管理、教育、護理保健與治療。三級預防需要多學科的共同努力、社區醫療單位的關心、督促與隨訪幫助,需要綜合防治與專科醫療相結合,確保患者得到合理的有效治療。
五、糖尿病的治療
(一)糖尿病的治療原則和代謝控製目標
從生物醫學的角度,糖尿病的治療目標是通過糾正糖尿病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代謝紊亂以防止急性並發症的發生和減低慢性並發症的風險。但是在對糖尿病的管理過程中,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保持患者良好心態也是糖尿病重要的治療目標。
糖尿病的治療應是綜合性的治療。“綜合性”的第一層含義是:糖尿病的治療是包括飲食控製、運動、血糖監測、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藥物治療。“綜合性”的第二層含義是:雖然糖尿病主要是根據高血糖確診因而需要醫療照顧,但對大多數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往往同時伴有“代謝綜合征”的其他表現,如高血壓、血脂異常等,所以糖尿病的治療應是包括降糖、降壓、調脂和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如戒煙等措施的綜合治療。糖尿病的控製目標見表5-1。
糖尿病的控製目標(亞洲-太平洋地區2型糖尿病政策組)
理想良好差
血糖(mmol/L)空腹4.4~6.1≤7.0>;7.0
非空腹4.4~8.0≤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