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戰略組合研究(1 / 2)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發展戰略組合研究

經濟工作

作者:趙雪峰

一、中國神華能源股份公司簡介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神華”)於2004年11月8日在北京注冊成立,由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神華集團”)獨家發起。中國神華H股和A股於2005年6月和2007年10月分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及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中國神華是世界領先的煤、電、路、港、航一體化能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煤炭生產企業和銷售企業,全球第二大煤炭上市公司。

二、SWOT分析原理

SWOT分析方法是一種企業戰略分析方法,包括分析企業內部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和外部的機會(Opportunity)、威脅(Threat)。SWOT分析方法實際上是對企業內外部各方麵因素進行全麵係統的分析以找出企業的優勢、劣勢、機遇和挑戰所在,從而製定有效的戰略,使得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企業業務優勢和環境機會,同時使企業業務弱勢和環境威脅的作用降至最低。

三、中國神華能源股份公司SWOT分析

(一)優勢分析(Strength)

1.一體化經營模式。中國神華擁有煤炭、電力、鐵路、港口和航運公司組成的一體化經營模式。這種一體化經營模式擁有協同效應和低成本運營的特點,可以充分挖掘和獲取煤炭的生產、運輸和銷售上每一環節的利潤,可以提供穩定的供應保障,在爭取新市場時具有競爭優勢。2012年,神華利用該模式有效抵禦了市場需求疲軟和煤價下行風險,實現了煤炭銷售逆勢增長。

2.資金充裕。2012年,中國神華實現營業收入2502.60億元,同比增長19.61%;實現利潤總額672.48億元,同比增長2.70%;實現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476.61億元,同比增長5.93%;歸屬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475.30億元,同比增長6.20%。穩健增長為各項目的運行提供了充裕的資金支持。

3.多產業運營經驗豐富。盡管中國神華於2004年11月8日才成立,但其母公司神華集團成立於1995年8月8日,且為中央直管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截至2012年底,神華集團共有全資和控股子公司21家,生產煤礦62個,投運電廠總裝機容量6323.11萬千瓦,擁有1466.53公裏的自營鐵路、1億噸吞吐能力的黃驊港、4500萬噸吞吐能力的天津煤碼頭和現有船舶11艘的航運公司,員工21.15萬人。

4.人才儲備。在管理團隊方麵中國神華擁有具有深厚的行業背景和管理經驗的人才,在煤礦技術、安全、環保等方麵擁有領軍人才;在電力生產方麵擁有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管理團隊;煤直接液化、煤製烯烴項目和國家級低碳清潔能源研究所更是為中國神華培養和儲備了大量的人才。

5.煤炭資源儲備豐富。中國神華現在擁有神東、準格爾、勝利、包頭和寶日希勒五大礦區,另外還有澳大利亞沃特馬克煤礦項目和鄂爾多斯新街台格廟勘查區。截止2012年末,中國神華所擁有和控製的煤炭礦業權,按中國標準煤炭可采儲量為151.23億噸。豐富的煤炭資源儲備為公司業務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二)劣勢分析(Weakness)

1.煤炭價格波動較大。首先,由於煤炭資源有限且供給靈活性差,而煤炭的需求量非常大且多變,供需矛盾導致了煤炭價格波動較大;其次,基於我國的特殊國情,一方麵政府主張煤炭價格市場化,另一方麵卻著力控製煤炭價格的上漲;再次,煤炭價格還受到季節性變化的影響,比如冬天由於取暖等需要,常是用煤高峰期,因此煤炭價格往往比較高。

2.煤礦生產安全。中國神華安全生產形勢保持國際先進水平,2012年原煤生產百萬噸死亡率是0.003。但是,煤礦地質條件複雜,瓦斯含量高,水害嚴重,開采難度大,安全生產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比較大,一旦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對神華將產生重大影響。

3.缺乏國際化運營經驗。中國神華自成立以來,在日常經營和上市方麵都取得了極大成功,受到投資者熱捧。但中國神華主要集中於國內發展,海外的業務還很少。截至2012年末,海外業務主要有澳大利亞的沃特馬克煤礦項目和印度尼西亞的南蘇煤電項目。由於世界能源市場競爭十分激烈,中國神華在國外的項目具有技術要求高但資源儲備和可開采條件差等特點,而中國神華國際化運營經驗較為缺乏,這可能對其業務產生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