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為治理資格證掛靠亂象開藥方(2 / 2)

“考證,就是為了掛靠費。”在一家設計公司上班的小鄭一語中的。他之前學的是圖形設計,後來邊工作邊考了二級建造師資格證。這個證拿去建築公司掛靠,一年不幹活,就能白拿1萬元左右。

“接下來,我要努力把一級建造師也考下,畢竟兩個證,掛靠價格差一倍。”小鄭說。

“建築方麵的操作,我幾乎不懂,不過報名沒多少錢,隻要肯花時間,證考下來,幾乎一本萬利。”小鄭還調侃說,這才是知識創造財富的體現。

記者了解到,“專業考證族”同時滋生出一種 “考證經濟”,每到某種行業資格證件報考時間來臨前,一些相應的培訓機構生意就特別好。

掛靠雖不被允許 企業卻稱沒有被查過

在掛靠過程中,企業、中介、持證人三方都是受益者。

河南省住建廳建築管理處有關人士受訪時表示,住建部相關文件規定:證件掛靠在房產開發或建築企業,本人卻不在企業從事相應的工作,屬違規行為,情節嚴重的,將嚴懲企業、暫扣或吊銷掛靠證書。但建造師掛靠現象確實存在,但目前沒有解決的辦法。

掛靠價格一路走高,由於大多數人抱著“法不責眾”的心理,跟風而上,相關管理部門也都是睜隻眼閉隻眼。在鄭州國貿附近的一家寫字樓,一位從事一級建造師掛靠業務多年的人士向記者透露,他去年所掛靠的公司,跟他一樣掛靠的建造師約占三分之一,企業平時並沒有遇到來自住建、人社、工商等相關部門的檢查。

盡管不斷有人因掛靠吃了官司、判了刑,但掛靠行為仍屢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

“一方麵是市場的巨大需求,另一方麵則是人才的短缺。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企業選擇租證來解決公司因資質升級所需的人力資源,一旦資質升級,就意味著能接到更大的項目,也意味著會有更多的利潤。”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企業人力資源部負責人透露。

而業內人士老陳對此有自己的看法:掛靠盛行,最大的根源在於相關部門的“懶人管理”。

“在資質監管時,這些部門隻認證,不認人。”老陳說,隻有規範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督行為,完善相關法規製度,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老陳說,近幾年掛靠行為導致嚴重後果最“著名”的案例,就是2009年6月的上海“樓倒倒”事件,項目的監理工程師將個人資質掛靠在施工企業,其本人從未去過施工現場。事發後,他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

讓掛證族不再吃空餉,關鍵在製度設計

“掛證族”無異於在“吃空餉”,如何杜絕這種違法行為?

專家指出,企業通過跟“掛證族”簽協議,給他們購買社保,製造出“掛證族”在公司“注冊”的假象。由於社保沒有全國聯網,讓許多企業在“借用”“掛證族”資格證時,有了可以“操作”的空間。而企業和個人之間的協議是私下的,程序不違規,監管部門難以確認哪些專業人士“掛證”。

專家認為,受證件監管、市場需求等因素影響,清理“掛證”行為任重道遠。一旦發現公職單位人員在企業掛證,相關部門應給予記過、降級、撤職或者開除處分。同時,逐步推進社保全國聯網,堵住“掛證族”在企業“假注冊”的漏洞。

河南良仁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宋英群建議要修改《注冊建造師管理規定》中關於注冊的條件。

現行注冊的條件之一是“申請人與聘用單位簽訂的聘用勞動合同複印件或其他有效證明文件”。掛靠形成的管理漏洞就在這裏,聘用勞動合同複印件和原件都很好辦,根本證明不了他就在這單位上班。最可靠的證明是社保中心出具的單位為建造師繳納社保的證明原件。

鄭州大學法學院宋雅芳教授認為,證件掛靠涉及很多部門,關鍵看部門法令是怎麼規定的,監管部門才能依法行政,否則的話很難說這屬於行政不作為。另外,網上如果隻是掛這些信息,沒有形成真正的交易,很難說是違法。所以治理證件掛靠,關鍵問題在於製度設計。(來源:半月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