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申遺一年的樂與痛
聚焦雲南
作者:吳富水
2013年6月22日,元陽哈尼梯田正式成為中國第45個世界文化遺產。申遺一年,百姓還是那些百姓,梯田還是那個梯田,隻是路邊的房子變新了,客棧的數量增加了。特別是遊客增加帶來的收入變化,正在悄悄改變著當地人的生活。
遊客湧入
據元陽縣旅遊局統計,今年1—5月,進入哈尼梯田景區的人數達51.7萬人次,旅遊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37.09%,實現旅遊收入6.3億元,同比增長10.18%。客房出租率達75.48%,同比增長46%。
截至6月10日,景區今年已實現門票收入770餘萬元,超過了去年全年的門票收入,其中散客增加27%,團隊增加22%。國內遊客增加24%,國外遊客增加19%。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等到了9月份秋收之後,遊客人數還會大幅度增加,今年的門票收入肯定能超過千萬元大關。”元陽縣旅遊局的郭局長說。
元陽縣能提供的酒店客房總數是3924間,床位約6000個,算上正在修建的酒店、客棧,未來能夠提供的床位數將近12000個。“我們統計的數據沒有分客棧和農家樂。已經投入運營的有145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超過50%。”郭局長說,這些客棧主要集中在大魚塘、黃草嶺、勝村和普高老寨,這條線能夠到達的觀景台包括壩達景區和多依樹景區,這兩個地方都適合觀看日出。
申遺成功之前,這裏隻是一個壯美秀麗的地方,現在這裏是唯一以族別命名的代表農耕文明的遺產地,景區的知名度有了極大提升。
收入顯增
2012年盧傑的收入隻有6萬元左右,如今他在本地做生意賺了錢,已不願外出打工。
在哈尼梯田核心區的土鍋寨大魚塘村,現在是旅遊淡季,遊客稀少,盧傑在廚房忙著為客人炒菜。
2013年6月21日,在哈尼梯田申遺成功的前一天,盧傑的“盧氏農家”還在裝修,兩層半的樓房,除了自己住,其他7個房間用於出租。申遺這個話題對於當時的他來說,關係到的隻是遊客的多寡、自己的農家樂和新裝修的客棧是否會賺錢。
盧傑家新裝修的客棧和農家樂在一個院子裏,農家樂可以同時滿足超過100人就餐的需求。去年12月,新客棧投入運營,短短四個月,盧傑就把裝修款全部賺了回來。“這幾天隻有那些裝修的老板住,價格非常低,4間房還沒有收到100元。”盧傑說,一旦到旺季,他的客棧雖然距觀景台還有數公裏,但7個客房依然爆滿,房價也會高很多,特別是春節的時候,每個客房每天至少收200元。
除了農家樂和客棧,盧傑還做著梯田魚及鴨蛋的生意。他把寨子裏沒開客棧的農戶種的稻田裏的魚收來,轉手再出售,去年賣了超過1噸,每公斤賺了超過20元的差價,讓他總共賺了2萬多元。算上農家樂、客棧的收入,去年盧傑的毛收入接近20萬元。“比出去打工好得多,在家裏我還能照顧家庭和老婆孩子。”盧傑現在已不願意再到外麵打工。
“今年如果遊客繼續增加,我要考慮做些農產品銷售和民族服飾的生意。”盧傑說。
客棧生意好了,房租也漲了,之前9萬元一棟的房子,如今房主報價200萬元。在申遺成功之前,每年的租金也就是2萬元左右,現在,租金的價格幾乎都在6萬元以上。新街鎮上,原本隻要幾千元的鋪麵,現在需要2萬元一年,當地人的生活在梯田申遺成功後,正發生著迅速的變化。
百姓沒意識到留下的重要性
紅河州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局局長張紅榛表示,這裏管理難度非常大,因為既是遺產地,也是旅遊地,更是當地百姓的生活區,因此如何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開發利用需要智慧。
一年來,遊客增加比較明顯,對當地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好的促進作用。但是當地百姓的認知還不足,部分百姓還沒有意識到留在梯田的重要性,還要出去打工。此外,各級政府給予梯田的投入資金雖然不少,但還是不夠,遺產地的保護、生態的改善還需要進一步的資金支持。同時,梯田內旅遊活動單一,文化展示也不是很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