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隨師習武 (中)(2 / 2)

、立、坐、臥均可。行,可緩步許行,神態自若,安然行炁。立,自然站立,腳同肩寬,雙膝微屈。雙手自然下垂,放在體側,或雙手相

疊,放在臍下。坐,最好盤坐,雙手相疊,放在肚臍,或掐訣最好。亦可乎坐凳上,手撫兩膝。臥,可以平躺,手心向上,置於體側,

或雙手相疊,置於臍上.或者側身臥。一手置於頭側或枕肱,另外一手放於肚臍,兩腳一伸一屈,與手相反。先轉動頭部,使脊椎正直,然

後做功。含光內視,眼觀鼻,鼻觀心,心觀丹田。觀丹田者,觀丹田之炁是也。所以微閑者,睜開容易滋生雜念,全閉容易昏沉入睡,皆於

養禿不利。兩耳須屏卻外界一切幹擾,如入萬筋俱寂之境,凝韻聽息。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係。”此即聽息法

。兩耳返聽於內,聽其呼吸出入。呼吸本求無聲,所以聽息者,是求其絕利一源,專心養炁。煉功時要求舌項上聘,即舌反卷以舌尖底麵頂

住。因人之上限有兩個窩,叫做“天池穴”,上通泥九,最易漏神漏炁。故煉功時必須堵住,如嬰兒哺乳之狀。”肖雲翔一一照做。心法:

行功前必須排除雜念,念想不除,無法馭炁。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就是要人常用

止念功夫,有念即止,使前念消除,後念不生,即自然心底清靜無物。但於一念妄生之際,思平日不得靜者,此為梗耳,急台之,久久純熟

。夫妄念莫大於喜怒,怒裏回思則不怒,喜裏知抑則不喜,種種皆然,久而自靜。“心求靜必先治眼,眼者神遊之主也,神遊於眼而役於心

,故抑之於眼,而使之歸於心。”即言內觀返照,亦可止念。師父一邊說肖雲翔一邊做。息法:抿口合齒,舌頂上齶,收視返聽。鼻吸鼻呼

,一呼一吸,皆令出入於丹田。務必做到以心領氣,以氣隨心,吸氣時隨意念下注丹田,呼氣時以意念領出竅外,謂之心息相依。人身如一

小天地,心為天,腎為地,隨著行炁,心性漸漸伏下,與腎炁交合。行炁既久,成為自然,即使不用意領,氣息自回丹田之內、仿佛有力吸

引,囊龠已通矣。這時隻將微意守於丹田,仍是丹田呼吸。吐惟細細,納惟綿綿,‘若存若亡,似有似無,方為真息。此時逐漸將有為之法

,歸於無為,先存後忘,知而不守。丹經雲:“真意往來不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積久純熟,有心化為無心,有意化為無意,則可使

心神得到極大休歇,達至無念無欲之境,心神清定可致無夢。最後神意合為一體,不知不覺打成一片,心入炁中,炁包神外,混沌交合,

氤氳不散。津液愈生愈旺,香甜滿口,丹田溫暖,周身融融,呼吸開合,周身毛竅皆與之相應。靜到極處,但覺係如根根銀絲,透入毛孔,

空洞暢快,妙不可言。鼻無出入之氣,臍有噓吸之能,好似嬰兒在胞胎之中,真正存神達化之功,即在此也。到此地步,氣功成。師父說完

,肖雲翔做完。肖雲翔睜開雙眼,對師傅說道:“師父,我感覺自己身體內有一股能量,隨時爆發而出,雖然這股能量很微弱,但就是不知

道怎麼把這股力量發揮出來?”

“哈哈哈,這就對了,你算是進入練氣功的門道了。以後需多勤加練習,這是練武的根基。”師父喝了一口酒說道。

“是,師父。”肖雲翔回答道。

“好了,你再按照我剛才所說的從頭開始再練習幾片,然後下午我教你練劍。”說完,師父左手拍地,瞬間身體騰空而起,嗖的一聲就像

離弦的箭向茅草屋的方向飛去,在空中隻留下一身灰色的殘影,和所過之處樹葉晃動的聲音。肖雲翔瞪大眼睛看去,什麼也沒有看見。閉上

眼睛,繼續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