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提示:喝的時候要慢慢喝,不要渴了就猛喝,不要喝冰水,也不要喝陳水。
3 把防暑蔬果捎回家:夏天的時令蔬菜,如生菜、黃瓜、冬瓜、苫瓜、西紅柿、蘆筍等的含水量較高;新鮮水果,如桃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90%,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防止中暑。
曬不到太陽也要保護好自己
1 睡飽覺:夏天晝長夜短,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係統都得到放鬆,是預防中暑的措施之。夏季的最佳就寢時間是22:00~23:00,最佳起床時間是5:30~6:30。
2 避風頭: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的出風口,不要讓電風扇直吹頭部,以免患上空調病和熱傷風。
3 即散熱:要勤洗溫水澡,保持身體清潔又透氣。
4 查體重:中暑有可能導致身體在連續幾天內逐漸虛脫,如果出現體重在數天內直線下降的情況,就要小心嘍。
中暑了,你可以這樣自救
逃離熱力場:迅速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到通風、陰涼、幹燥的地方,如走廊、樹陰下休息。
盡快降溫:仰臥,脫去或鬆開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幹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用涼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用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
充分補液:可飲用綠豆湯或淡鹽水解暑。
及時用藥:在額部、人中塗抹清涼油、風油精等,或服用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等中藥。
及時就醫:如果症狀嚴重,一定要及時撥打120,或讓家人送自己去醫院急救。
TIPS:7種人容易中暑
老年人:由於皮膚汗腺萎縮和循環係統功能衰退,肌體散熱不暢。
孕產婦:因為懷孕或產後體力消耗大,身體虛弱,在通氣不良、溫度較高的室內容易中暑。
嬰幼兒:各係統發育不夠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對散熱不利。
心血管病患者:炎熱天氣會使其交感神經興奮,加重心血管的負荷,體內的熱量不能及時散發而積蓄,容易中暑。
糖尿病患者:機體對內外環境溫度變化反應遲鈍,易引起中暑。
感染性疾病患者:細菌或病毒性感染可讓機體產熱加速,炎症還導致血管痙攣收縮,更不利於散熱而引起中暑。
服用特定藥物者:抗組織胺藥、抗膽堿藥、安眠藥等會使人體血管收縮,使體溫調節中樞發生障礙,容易引起中暑。
坐班族防中暑秘訣:耐熱鍛煉
在辦公室工作的“坐班”族,長期享受著空調帶來的涼爽,但這一人群存在著很大的中暑隱患,一旦在沒有空調的室內,或在室外時間過長,就容易中暑。
特別建議:進行耐熱鍛煉,每天抽出一定時間到室外活動,主動適應自然氣溫;在辦公室裏要多喝水,補充水分;避免空調或風扇的風向自己直接吹。
TIPS:防暑飲推薦
荷葉冬瓜湯鮮荷葉1張,鮮冬瓜500克,油、鹽適量。荷葉洗淨剪碎,冬瓜連皮切塊,放煲內,加水適量煲湯,湯成加油鹽調味,喝湯食冬瓜。
苦瓜茶鮮苦瓜1條,綠茶5克。苦瓜去瓤切碎,與綠茶加水煎湯服。可連服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