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盛夏,遠離中暑困擾(1 / 2)

盛夏,遠離中暑困擾

健康100分

作者:彥吉

炎熱的夏季最容易中暑,你知道如何預防和自救嗎?

中暑是在夏季炎熱天氣裏發生的一種急性疾病。輕者發熱、乏力、皮膚灼熱、頭暈、惡心、嘔吐、胸悶、煩躁不安、脈搏細速、血壓下降,重者可出現劇烈頭痛、昏厥、昏迷、痙攣等症狀。而這些,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的,隻要您注意下麵的幾個細節。

預防中暑謹記4個數

數字1 氣溫指數

33℃——人會有熱的感覺,這是防暑降溫的起始溫度。

35℃——人體散熱的各種形式逐漸減弱或停止,出汗成為最重要的散熱方式,應及時補足水分及鉀、鈉、鎂等電解質。

37℃——一級警報此時人可能因大量出汗而出現脫水或電解質紊亂。

38~39℃——二至三級警報!此時人的皮膚血流量會增加3倍以上,心輸出量增加50%~70%,是可能發生中暑、心腦血管意外的天氣。應對體質較弱者進行物理降溫和藥物防護。

研究表明,盛夏的氣溫每升高1℃,都可能對體弱者或老年人產生不良影響,因而氣溫的高低本身就有警示作用。

數字2 中暑指數

有的電台、電視台在進行氣象預報時,同時報告中暑指數。中暑指教分5級。

一級——不容易中暑。

二級——不太容易引起中暑。

三級——天氣較熱,可以引起中暑。

四級——天氣炎熱,容易引起中暑,請注意補充水分。

五級——天氣酷熱,極易發生中暑或危急中暑,請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數字3 疾病風險指數

電台、電視台在進行氣象預報時,常報告疾病風險指數。

疾病風險也分為5級:少、偏少、一般、偏多、多。

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哮喘、腦溢血、腦梗死、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常見病。當聽到這些疾病的風險指數是“偏多”或“多”時,應倍加防範。

數字4 最佳室內溫度

24.4℃——男士穿西裝打領帶最適宜的空調溫度。

27.8℃——女士上著短袖,下著薄麵料裙、褲最適宜的空調溫度。

27℃~28℃——最適宜的空調溫度,而且不應低於24℃。

5℃——室內溫度還應隨室外溫度的變化進行調整,以室內外溫差小於5℃為宜。

預防中暑你還可以這樣做

躲開太陽的猛烈攻擊

1 備好防曬用具:準備好遮陽傘、遮陽帽、太陽鏡等,出門前半小時在身體裸露部位塗好防曬霜。

2 選擇好出行時間:最好不要在陽光最強烈的10:00~16:00間外出,因此時間段發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時的10倍。

3 穿對衣服: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而且最好是淺色的,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帶上防暑的秘密武器

1 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在包包裏放些十滴水、仁丹或風油精,別以為這是老太太的老土辦法,年輕人帶著就叫個性。

2 別讓水離開你: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出汗較多時可適當補充一些鹽水,彌補人體因出汗而失去的鹽分;夏季人體容易缺鉀,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鉀的茶水自然成了消暑佳品;此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也是不錯的選擇。你可以根據氣溫的高低,每天喝1.5L~2L水。將水裝進精心挑選的水壺,會讓你喝得更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