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兔肉:兔肉與一般畜肉的成分有所不同,其特點是含蛋白質較多,每100克兔肉中含蛋白質21.5克,含脂肪少,每100克僅0.4克。兔肉中還含有豐富的卵磷脂,並且含膽固醇較少,因此是胖人比較理想的肉食。
(3)牛肉:牛肉的營養價值僅次於兔肉,也是適合胖人的肉食。每100克牛肉含蛋白質20克以上,牛肉蛋白質所含的必需氨基酸較多,而且含脂肪和膽固醇較低。因此,牛肉特別適合有肥胖、高血壓、血管硬化、冠心病和糖尿病的人適量食用。
(4)豬瘦肉:豬瘦肉含蛋白質較高,每100克可達29克。每100克豬瘦肉的脂肪含量為6克,經過煮燉後,其脂肪含量還會降低。
(5)魚肉:一般畜肉的脂肪多為飽和脂肪酸,而魚的脂肪卻含有多種不飽和脂肪酸,具有很好的降膽固醇作用。所以,胖人吃魚肉較好,既能避免肥胖,又能防止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
23.畜肉、魚一定不能吃的部位
畜:“三腺”即豬、牛、羊等動物的甲狀腺、腎上腺、病變淋巴結是3種“生理性有害器官”。
禽:“尖翅”即雞、鴨、鵝等禽類屁股上端長尾羽的部位,是淋巴結集中的部位,因淋巴結中的巨噬細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即使是致癌物質也能吞食,但不能分解,故禽“尖翅”是個藏汙納垢的部位。
魚:“黑衣”即魚體腹腔兩側有一層黑色膜衣,是最腥臭的部位,含有大量的類脂質、溶菌酶等物質。
羊:“懸筋”又稱“蹄白珠”,一般為圓珠形、串粒狀,是蹄內發生病變的一種組織。
兔:“臭腺”即 位於外生殖器背麵兩側皮下的白鼠鼷腺,緊挨著白鼠鼷腺的褐色鼠鼷腺和位於直腸兩側壁上的直腸腺,味極腥臭,食用時若不除去,則會使兔肉難以下咽。
24.夏天吃黃花魚最好 時值夏季,正是大黃花魚、小黃花魚、鮐魚、鮁魚、三文魚和多寶魚的產卵期,因此夏天最適宜吃這幾種魚。魚在臨近產卵期時,體內積蓄了很多脂肪和營養成分,身體肥碩而結實,因此肉的味道最鮮美,吃起來有種香甜的感覺。在夏季適宜吃的魚中,黃花魚營養豐富,新鮮的魚肉中蛋白質及鈣、磷、鐵、碘等無機鹽含量都很高,而且魚肉組織柔軟,易於消化吸收。
25.冬季最應吃鯽魚 冬季是吃鯽魚的最佳季節,在寒風瑟瑟、冷氣襲人的冬季,鯽魚肉肥子多,味道鮮美,民諺也有“冬鯽夏鯉”之說。鯽魚可開胃健脾、利水消腫、滋陰通乳、清熱解毒,對治療脾胃虛弱、食少乏力、腎炎水腫、肝病腹水、產後缺乳、痢疾、便血等症有直接或輔助療效。鯽魚下鍋前最好去掉其咽喉齒,尤其是清燉、紅燒時,否則其湯汁味道就欠佳,且有較重的泥腥味。
26.科學食用帶魚
(1)帶魚表麵有一層銀白色的油脂,它含有一種抗癌成分,能有效治療急性白血病及其他癌症,清洗時不可用力刮洗。
(2)煎炸帶魚不可清炸,要給帶魚裹上麵糊或蛋液,再下鍋油炸至熟,可避免帶魚表麵銀白色油脂的流失。
(3)油炸帶魚的火候:應先用大火炸,鎖住帶魚的表層,再用小火慢炸,使之炸熟炸透。
(4)選購帶魚時,以體寬厚、眼亮、體潔白有亮點呈銀粉色薄膜的帶魚為優;如果魚體顏色發黃、無光澤、有黏液、肉紅鰓黑、破肚為劣質帶魚,不宜食用。此外,患有瘡、疥的人少食帶魚為宜。
27.秋冬季流行吃驢肉 驢肉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的肉類,尤其是能降血脂的亞麻酸和亞油酸含量特別高,是真正的保健食療的最佳選擇。驢肉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較好的補益作用,所以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
《本草綱目》記載,驢肉性溫,具有補氣養血、益精壯陽、滋陰補腎、利肺的作用,尤其對止煩、安神清腦有獨到效果。同五味煮食,或以汁作粥食,補血益氣,治遠年勞損。用驢肉治療疾病的方劑也有不少,例如:
(1)將驢肉250克洗淨,切小塊水煮,加豆豉、五香粉、食鹽調味,肉爛後食用,對氣血不足患者,有補益氣血及安神功效。
(2)將驢肉250克洗淨,切塊水煮,加大棗10枚,淮山藥50克,熟後食用,對身倦乏力、心悸心煩者,可起到調養作用。
28.兔肉雖好冬季少吃 古人有“飛禽莫如鴣,走獸莫如兔”的說法,對兔肉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給予了極大的肯定。兔肉味甘,性涼,具有補中益氣、涼血解毒、止渴的作用。兔肉的肌纖維細嫩,結締組織少,非常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人體對兔肉的消化率可達85%,比豬肉、牛肉、羊肉的消化率高10%~35%。所以,兔肉特別適合消化功能相對減弱的兒童和老年朋友食用。
在日本,兔肉被稱為“美容肉”,備受年輕女子的青睞。兔肉之所以具有美容的作用,這是因為兔肉富含卵磷脂、多種氨基酸、蛋白質、維生素E、煙酸、維生素B1、維生素B2、鋅、鐵、鈣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物質。其中,兔肉中所含的優質蛋白質、煙酸、維生素E等有保護皮膚細胞活性、維護皮膚彈性的作用,所以經常食用兔肉,能使皮膚變得細膩,且有光澤。同時,兔肉中脂肪含量很低,對於酷愛苗條的女性來說,食用兔肉還可避免引起肥胖。
但是,肉類也有寒熱溫涼之分,冬季多吃點羊肉、狗肉等溫熱性的肉類,對於抵禦寒冷的確大有裨益,但對於涼性的兔肉,最好還是少食,特別是脾胃虛寒、陽虛患者在冬季更應忌食兔肉,否則不僅起不到抵禦寒冷的作用,還會因為兔肉性涼,能涼血,易損陽氣,進而讓人覺得更加怕冷。
此外,兔肉性涼,多食容易損傷胎元之氣,導致胎動不安或妊娠出血,因此有先兆流產的孕婦不宜食用兔肉。中醫學認為,血遇寒則凝,為了避免寒凝血瘀誘發痛經,女性經期也最好不要食兔肉。
29.補鈣佳品蝦皮的吃法 蝦皮是物美價廉的補鈣佳品。據文獻記載,蝦皮還具有開胃、化痰等功效。現介紹蝦皮的幾種吃法:
(1)蝦皮炒冬瓜:冬瓜500克去皮、切片,蝦皮70克,香油、食鹽、花椒、蔥、味精各適量。用香油將花椒炸出香味,加蔥、冬瓜、蝦皮炒熟,調入食鹽、味精食之。有清熱、解暑、化濁、開胃等作用,對水腫、脹滿、痰喘、痔瘡、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有療效。
(2)蝦皮炒韭菜:韭菜250克洗淨,切段,蝦皮60克,食鹽、香油、醬油、味精各適量,用香油將蝦皮略炒,加韭菜、醬油、食鹽炒熟,再調入味精食用。有開胃健脾、補腎壯陽之功效。適用於食欲缺乏、陽痿早泄、精液稀薄等症。
(3)蝦皮拌香菜:香菜300克洗淨、切段,加入蝦皮50克,以及食鹽、香油、味精各適量拌勻食用。清香爽口,別具風味。有補腎壯陽、祛風解毒之功效,對遺精、陽痿、消化不良、麻疹透發不暢等有療效。
(4)蝦皮拌青椒:青椒250克洗淨、切絲,加入蝦皮60克,以及食鹽、食醋、香油、味精各適量拌勻食用。有開胃消食、補腎壯陽、祛風濕之功效,對消化不良、骨質疏鬆、軟骨症等有益處。
(5)蝦皮蘿卜絲:白蘿卜250克洗淨、切絲,蝦皮50克,香菜洗淨並切碎,食鹽、香油、料酒、蔥段、味精各適量。先用香油將蔥段炒香,加蘿卜絲、蝦皮、香菜炒熟,然後調入食鹽、料酒、味精食用。有消脹、祛痰的功效,治食滯不化,並利大小便。
蝦皮素有“鈣的倉庫”之美譽。所以,吃蝦皮菜肴需注意的是,人體排鈣高峰一般是在飯後4~5小時,若晚餐攝入鈣過量,或者晚餐時間過晚,甚至睡前吃蝦皮菜肴,當排鈣高峰到來時,人們已經上床睡覺,尿液就會全部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這樣,鈣不斷沉積下來,久而久之,極易形成尿路結石。所以,晚上吃蝦皮菜肴不能過晚過多,睡前1~2小時喝一杯牛奶也是不錯的選擇。
30.切肉的技巧
(1)切肥肉:可先將肥肉蘸點涼水,然後放在案板上,一邊切一邊灑點涼水。這樣切肥肉省力,也不會滑動,不易粘案板。
(2)切羊肉:羊肉中有很多膜,切肉之前應先將其剔除,否則炒熟之後,肉爛膜硬,吃起來難以下咽。
(3)切牛肉:牛肉要橫切,因為牛肉的筋腱較多,並且順著肌肉纖維紋路夾雜其間。如不仔細觀察,隨手順著切,許多筋腱便會整條地保留在肉絲內,這樣炒出來的牛肉絲就很難嚼得動。
(4)切魚肉:魚肉要快切。魚肉質細、纖維短,極易破碎,切時應將魚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順著魚刺,切時要幹淨利落。這樣炒熟後形狀完整。
(5)切豬肝:豬肝要現切現炒。新鮮的豬肝切後放置久了肝汁會流出,不僅損失養分,而且炒熟後有許多顆粒凝在肝片上,影響外觀和質量。所以鮮肝切片後,應迅速用澱粉調勻並盡早下鍋。一般在下鍋炒之前切片為宜。回鍋中,加入大料、桂皮等調料及蔬菜,再燉一小會兒,就可食用了。
31.牛肉炒得嫩的3種方法
(1)最常用的做法是“上漿”。上漿就是在牛肉片外麵包裹上一層由澱粉和雞蛋調成的糊,可起到保存原料內水分的作用。如用牛肉250克,可依次在肉片中放入料酒10克,食鹽5克,味精1克,雞蛋一個,澱粉20克,攪拌至肉的表麵有一層透明薄膜狀的糊。還有人為了鬆嫩,上漿時喜歡加小蘇打粉。加後要用手反複抓拌,十幾分鍾後再加水。
(2)在上漿拌肉時加些油,放1~2小時。這樣,油會滲入肉中,炒時肉中的油會因膨脹將粗纖維破壞,肉就鮮嫩多了。炒牛肉時油要多,要熱,火要大。牛肉炒七分熟即可,不要炒太久,以免太老。
(3)在炒牛肉之前,先用啤酒將麵粉調稀,淋在肉片上,拌勻後放30分鍾。啤酒中的酶能使蛋白質分解,增加牛肉的鮮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