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紅肉吃太多易得肺癌 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的阿曼達·克羅斯博士及其同事對50萬名50~71歲的受試者進行了長達8年的跟蹤研究,這些受試者都參加了美國退休者協會的飲食與健康研究項目。8年後,有53396名受試者患上癌症。統計數據顯示,與吃紅肉最少的人相比,吃紅肉最多的人患肺癌的風險增加了16%,研究人員表示,即使將吸煙因素考慮在內,紅肉與肺癌的關聯仍然存在。研究同時發現,吃紅肉與胃癌、膀胱癌、白血病、淋巴瘤或惡性黑色素瘤沒有關聯。
這項研究的主持人表示,肉食含有大量飽和脂肪和鐵,而飽和脂肪和鐵都具有致癌作用,肉食中還含有大量導致基因突變的化學物質,這些都是引發肺癌的重要原因。同時,美國得克薩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吃沙拉和園藝活動可以降低患肺癌的風險,對於吸煙者也一樣有效。
2.吃肉影響維生素C的抗癌效果 英國研究人員近日發現,胃裏存在的脂肪可能阻礙了維生素C的抗癌效果。科學家表示,平時應該多吃蔬菜和水果,適當控製含脂肪的肉類攝入量。科學家表示,他們的發現顯示出飲食與特定的胃部癌症有關。在唾液中發現的亞硝酸鹽是由飲食中的硝酸鹽轉變而來,科學家認為它能引發胃癌。專家建議:健康均衡的飲食應少吃富含脂肪的肉類,多吃蔬菜和水果(人體維生素C的主要來源)。
3.酒肉穿腸過,心律易出錯 心律失常主要是由於心肌缺血缺氧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發的,過量飲酒和大魚大肉的飲食都會導致這些病變。首先,酒精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阻力,從而使心肌缺血缺氧,引發心律失常。再者,飲食過量可使大腦皮質的興奮與抑製失去平衡,引起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心髒的調節係統既然出現了障礙,心律失常自然也就發生了。過於油膩的飲食則會讓血液黏稠度增高,引起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出現心動過速、心動過緩、期前收縮、房顫、傳導阻滯等種種心律失常。所以,心律失常患者及中老年人等心律失常的高發人群應該盡量避免多酒多肉的飲食,同時服用一些能夠有效防治心律失常的藥物。
4.豬瘦肉吃多了也會血脂高 在人們的印象中,高血脂往往與胖人有關,而那些身材苗條的人的血脂情況往往被忽略。事實上,人們的血脂高低與體形並無必然聯係。很多人知道肥肉中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於是認為瘦肉可以隨便吃,這也是不對的。同樣是瘦肉,豬肉中所含的膽固醇比牛肉和羊肉都高。
另外,豬瘦肉中含的飽和脂肪酸比例在肉類裏也是最高的。所以,預防高血脂,瘦肉,特別是豬瘦肉也不能多吃。
5.每天吃香腸,患癌幾率增加20%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最新研究發現,食用加工肉製品將大大提高患腸癌的風險。如果人們每天食用一根香腸,患腸癌幾率將增加20%。
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提醒人們,每天食用加工肉製品的量不宜超過50克,否則患腸癌的風險將增加20%。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醫學顧問馬丁·懷斯曼稱,專家已有確切證據證明,食用加工肉製品與患癌有密切聯係。加工肉製品在加工過程會產生幾種致癌物質。
研究顯示,英國每20人中就有1人患有腸癌,每年死於腸癌的人達1.6萬。因此,腸癌成為繼肺癌之後威脅英國人健康的第二大“殺手”。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把4月定為“關注腸癌月”。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醫學專家發現,如果人們堅持合理飲食、不吸煙、不酗酒等,癌症發病率可能降低50%。
基金會提醒人們每周攝入豬肉等紅色肉類熟食的總量最好控製在500克以內,並盡量購買含脂量低的瘦肉。經常食用含纖維素豐富的水果和蔬菜也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風險。除注意飲食外,人們還應該經常運動、防止肥胖,並減少酒精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