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馬鈴薯(1 / 2)

1.專家建議將馬鈴薯作為“第三主食”據專家介紹,如果僅僅把馬鈴薯當做普通主食,那麼對這種食物的營養價值的認識是不完整的。馬鈴薯富含人體活動最重要的熱能——糖類。同時還具有穀類和蔬菜的特性,其所提供的營養遠比普通主食多。據了解,一個148克重的馬鈴薯可提供給人體每天所需維生素C的45%,作為強效抗氧化劑,維生素C可以保護身體細胞不被氧化。馬鈴薯還富含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如鉀、磷、鈣、鋅、葉酸和鎂。其中,馬鈴薯能提供人體每天所需鉀的21%,鉀對中風和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有防治功效。同時,鉀、鎂、鈣共同作用能增強血管彈性,有利於減少高血壓和中風的風險。

2.馬鈴薯的防病功效 土豆所含的醌類物質會把致癌物質轉變成水溶性物質,以利於排出體外;所含的酚類物質能清除自由基,發揮抗癌作用;鉀能助人體排泄多餘的水分,收縮腎髒血管,有利尿作用,適合於水腫、心髒病與手術後腹瀉者食用。

醫生提醒人們,土豆含有少量的毒性物質龍葵素,適量食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但是未成熟或已發芽、表皮顏色變綠的土豆,龍葵素含量會增加4~5倍,食用後容易中毒。

營養師囑咐人們,鮮土豆富含酚類物質,有一定的防癌作用。將新鮮的土豆削皮榨汁飲用效果最佳,隻是口味令人難以接受。此外,土豆汁是極佳的製酸劑,可用於治療胃酸過多。

另外,取土豆200克,西紅柿100克,榨菜40克,加入適量水煮湯,酌加調味品後飲用,可提高腫瘤患者的食欲。

3.馬鈴薯預防中風 馬鈴薯是一種低熱能、低脂肪的食品,每1000克馬鈴薯的熱能僅為同量大米或麵粉的20%左右,所含脂肪是大米或麵粉的7%左右。另外,馬鈴薯所含的蛋白質比大豆還好,是最接近動物蛋白的一種植物蛋白。

近年來經研究證明,常吃馬鈴薯還可以預防腦中風的發生。這主要是由於馬鈴薯中含有豐富的鉀。鉀在人體中主要分布在細胞內,有著重要的生理功能,能維持細胞內的滲透壓,參與熱能代謝過程,維持神經肌肉正常的興奮性。缺鉀的人腦血管容易破裂,發生中風。另外,馬鈴薯的粗纖維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便秘者用力憋氣排便時,會使血壓突然升高,這也是中風的一個重要誘因。馬鈴薯中還有一種類似轉氨酶的物質,具有降壓藥的功效,能使血管舒張、血壓下降。據印度醫學專家研究,一個人隻要堅持每周平均吃上5~6個馬鈴薯,患中風的危險會下降40%。

4.馬鈴薯養胃促減肥 吃馬鈴薯不必擔心脂肪過剩,因為它隻含有0.1%的脂肪,是所有充饑食物望塵莫及的。每天多吃一些馬鈴薯,可以減少脂肪的攝入,使多餘的脂肪漸漸代謝掉。所以,馬鈴薯已成為世界性的減肥食品。

中醫學認為,馬鈴薯能和胃調中、健脾益氣,對胃潰瘍、習慣性便秘等疾病有裨益,兼有解毒、消炎的作用。

有研究顯示,在20種最經常食用的新鮮蔬菜和水果中,馬鈴薯的含鉀量最高,而鉀正是降低患高血壓和中風危險的重要營養元素。據營養專家介紹,若是人體內鉀元素缺乏而鈉元素剩餘,就容易誘發高血壓。馬鈴薯富含鉀元素而鈉元素含量低,可謂預防高血壓的上好食品。

5.常吃馬鈴薯護牙強身 一個中等大小的馬鈴薯能提供給人體日常所需維生素C的45%。維生素C是保護人體細胞最有效的抗氧化劑,它還能保護牙齦健康及免疫係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