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宜常咽。不時口中有津液,應隨時咽下,可健脾胃,助消化。
神宜常靜。經常保持神態安寧,情緒舒暢。不過度思慮,無煩惱憂愁,常保持樂觀情緒,可以少生七情之患。
氣宜常存。經常保持頭腦清醒,排除雜念,常如此,可調氣養神。
背宜常暖。背部為督脈之所居,人感受風寒,多從背部起始,故背經常保持溫暖,可以預防感冒,固腎腰。
腹宜常摩。用手摩腹,可助消化,治腹脹、便秘。
十九、收縮肛門有助於前列腺排毒
前列腺液不斷產生,也要不斷地排出,尤其是慢性前列腺患者的前列腺液中含有細菌、毒素等,不能及時排出會加重病情。
而經常緩慢收縮肛門,每次3~5分鍾,可直接“按摩”緊挨著直腸壁的前列腺,不僅能促進前列腺血液循環,還有利於疏通前列腺管,使前列腺液產生、排出,不斷循環,以達到排出前列腺液中毒素和細菌的目的。
二十、常捶背益健康
捶背可以行氣活血,舒筋通絡。因為背部脊柱兩旁共有53個穴位,這些穴位是聯絡髒腑的通路,通過捶打可以調節髒腑功能。老年人常會出現腰酸背痛和肌肉緊張,此時如接受輕柔捶背,不僅有利於肌肉放鬆,消除疲勞,還能防止慢性病及腰肌勞損的發生。此外,捶背還可以刺激背部皮膚和皮下組織,再通過神經係統和經絡傳遞,促進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環,增強內分泌係統與神經係統的功能,能寧心安神、催人入睡,是醫治失眠的良方之一。
捶背通常有拍和擊兩種方法,可以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捶背時均沿脊柱兩側進行。自己捶打用虛掌拍打,他人捶打用虛拳叩擊,手法均宜輕不宜重,力求動作協調,節奏均勻,著力富有彈性。如此自上而下輕拍輕叩,捶背的速度以每分鍾60~80下為宜,以不痛為度。每日1~2次,每次捶背時間以20分鍾為限。
二十一、注意細節,晨練更有效
1、從床上開始
“晨練”應從一睜眼開始,醒後不馬上起床,而要“賴床”5分鍾,以使生物鍾對由慢轉快有個適應過程。此時可揉腹、叩齒、提肛及“梳頭”(實為五指按摩頭部),並進行“心理沐浴”,即想想愉快欣慰之事,以快樂來迎接新的一天,“在快樂中起床”。
2、注意飲水
晨起後應飲1杯溫開水,以稀釋血黏度,排除體內聚積的毒素,起到“內洗滌”的作用。然後排便,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大腸對腸內毒素的重吸收。
3、晨練宜輕
適當的晨練是“活力之源”,是一天活動的首次啟動,具有“開關效應”。輕度晨練可使人全天充滿活力、生機勃勃,不易出現內分泌紊亂,並有減少焦慮,改善睡眠質量的作用。這一切都是在輕度晨練可增強人體生物鍾有序性的基礎上實現的。晨練有度,微汗即止,才可見效。
4、切忌空腹
不要在空腹或飽腹狀態下晨練,可吃些食物,如麵包、牛奶、雞蛋及水果,吃至半飽後到戶外進行晨練。
5、晨練忌過早
有的人甚至三四點鍾爬起來鍛煉,然後再回去睡個“回籠覺”。這不但容易受空氣汙染,還會使生物鍾錯亂,導致疲勞、早衰。因為日出前地麵空氣汙染最重且此時氧氣也少。日出後綠色植物開始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吐出氧氣,空氣方達清新。
6、雨霧天不宜晨練
現在的“霧”與過去的“水霧”不同,現在多為“汙染霧”,細小的霧滴含有大量汙染物質和致病菌,晨練時呼吸量增加,會吸入更多的汙染物,嚴重者會產生呼吸困難、胸悶、心悸等、心髒病、腦血管病尤其不應外出晨練。
7、氣溫過低不宜晨練
早晨若氣溫過低或氣溫突降,不宜晨練,尤其是老年人、體弱者,體溫調節能力差,受冷易病,老年人還應注意禦寒。
8、陰雨天忌在林中晨練
雖然雨天仍可進行晨練,但不宜在樹林中練,因樹木此時未受陽光照射仍吸氧吐碳,會使人二氧化碳中毒。同時,也不宜在馬路邊、工廠附近、人群密集處晨練,因此處汙染嚴重,有害健康。
二十二、每日8拍,健康防衰
拍頭頸。持空心掌,兩手輕輕地從前額往後拍打至後頸部,反複拍打100次。可明目健腦,增強記憶力,防治頭昏頭痛、神經衰弱、腦動脈硬化及麵部神經麻痹等疾病。
拍耳朵。用兩手掌同時拍打耳朵,力度與距離以自我感覺良好為度,每回拍打100次。可刺激穴位,按摩經絡,促使氣血運行,能清除疲勞,振奮精神,活躍腎髒內氣。
拍兩肩。用左手拍打右肩,用右手拍打左肩,每側拍打100次。可防治肩痛、肩酸、肩周炎等症。
拍兩臂。用左手拍打右手臂,右手拍打左手臂,從上到下反複各拍打100次,能增強臂力,防治手臂麻木疼痛。
拍胸部。雙手交替輕輕反複拍打胸部100次。可激活胸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心律,起到防癌防病、健身延年的作用。
拍腹部。兩手交替反複拍打腹部以及兩側100次,吸氣時輕拍,呼氣時稍重。能增強胃腸功能,防治腹脹、消化不良、便秘等症。
拍腰背。兩手向後,以指背、掌背交替拍打背部和腰部100次。可寬胸下氣,增強肺功能,防治肺氣腫、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等症。
拍兩腿。兩手先同時拍打左腿,再拍右腿,從上到下,前後左右各拍打20次。可促進下肢血液循環,保持肌肉的彈性和張力,防治下肢麻木、酸痛、關節炎等症。
二十三、洗澡時3個動作可治病
1、身體疲勞常搓臉
這是因為麵部分布著很多表情肌和敏感的神經,熱水能刺激這些神經,搓臉能加速血液流動,同時舒展表情肌。洗澡時搓臉的速度以每秒1次為宜,搓臉3~4下,每次不少於3分鍾。
提醒:需要注意的是,40℃的溫水消除疲勞最理想。
2、消化不良勤吸氣
食欲缺乏時可選擇在飯前30分鍾入浴,用熱水刺激胃部,待身體暖和後,再用熱水在胸口周圍噴水,每衝5秒休息1分鍾,重複5次;泡澡時可先在熱水中泡20~30分鍾,同時進行腹式呼吸(從鼻子呼吸,讓腹部鼓起,然後從口吐氣),再用稍冷的水刺激腹部,這種冷熱水的刺激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
提醒:胃酸過多、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人,在熱水中浸泡3~4分鍾能幫助控製胃酸的分泌,減輕和控製病情。
3、大便不暢揉肚子
洗澡時可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同時腹部一鼓一收地大口呼吸,並沐浴腹部,可治療慢性便秘並防治痔瘡。
提醒:神經性便秘者,則要沿著腸部用40℃熱水衝3分鍾左右,再用25℃的溫水衝10秒鍾,反複5次,可讓大腸的蠕動增加,消除便秘。
二十四、頸椎保健操
這是一套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頸椎保健操,具有容易學、效果好等優點,讀者不妨試試。
(1)立正姿勢,兩眼平視,雙肩平直,牙齒咬合。
(2)下巴向內朝喉結方向靠攏,但不能低頭,使頸椎繃直,椎間隙盡量拉大。
(3)慢慢地從左向右最大限度轉動頭部,轉至一側時停頓2~3秒鍾,再轉向另一側。各轉5次為1節,連做3節。
二十五、老人常按5處淋巴結
淋巴結可消滅病菌、消除異物,且遍布全身,所以對疾病格外敏感。另外,多數淋巴結位於人體表淺的部位,集結成群,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容易摸到,所以經常觸摸淋巴結可以早期發現疾病。
(1)頜下淋巴結腫大:多與口腔、麵頰部炎症有關,在鼻、咽、扁桃體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患結核、猩紅熱等疾病時常見。
(2)耳前淋巴結腫大:常由眼瞼、頰、耳顳部的炎症引起。
(3)左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多見於消化道腫瘤轉移,如胃癌、肝癌、胰頭癌、胰體癌。右側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可見於支氣管肺癌、食管癌的淋巴結轉移。
(4)腋下淋巴結腫大:常見原因多是乳房、上肢、肩背部出現炎症,或乳腺癌的淋巴結轉移。
(5)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多是下肢、下腹部、外陰部炎症,或腹腔腫瘤的淋巴結轉移。觸摸時,將食指、中指、無名指三指並攏,指腹平放於被檢查部位的皮膚上進行滑動觸診(即在指腹按壓的皮膚與皮下組織之間滑動)。需注意的是,正常的淋巴結質地軟,光滑且可移動,很難觸摸到。如果淋巴結出現腫大、疼痛,質地變硬或變軟,破潰或觸及波動等,都是異常表現,要提高警惕。
二十六、變著花樣來洗澡
1、肌肉疼痛老人,衝洗重點部位
很多老人被風濕、肌肉損傷長期困擾,肩膀、後腰等部位隱隱作痛。淋浴時,可以用40℃的熱水在疼痛部位噴上10分鍾,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疼痛。因腎氣不足造成的腰痛,也可用淋浴頭在腰部來回衝浴,並同時拉伸腰部,能緩解症狀。
2、便秘老人,洗澡時多按摩腹部
淋浴時,用手掌在腹部按順時針方向按摩,並重點淋浴腹部,可增進氣血流動,加強血液循環,此時的按摩相比平時更能達到效果。
3、精神疲憊老人,洗澡時搓臉
洗澡時用熱水搓搓臉,能更好地刺激麵部神經,在摩擦和水溫雙重作用下,麵部血管遇熱擴張變粗,血液循環加快,使麵色紅潤。兩手掌在麵部上上下下揉搓,直到臉上發熱為止。力度可以稍重一些,每次持續3分鍾,1秒鍾完成1個上下的動作。
4、水腫老人,洗澡時多衝腳
對於腿部經常水腫的老人來說,淋浴時要多衝洗下半身,尤其是雙腳。腳上有自身各器官的反射區,洗澡時用淋浴頭重點刺激,能夠通暢氣血,促進新陳代謝。可以用熱水從腳尖往腳背來回衝浴,同時用手揉搓腳趾和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