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節 四肢穴位功效顯(2 / 3)

定位:在臂部,曲池上7寸,三角肌下端。屈肘緊握拳,使三角肌隆起,三角肌下端偏內側,按壓有酸脹感處即是。

針對病症:上肢癱瘓或疼痛、肩周炎、顱頂肌肉痙攣、眼病、頸淋巴結核、頭痛等。

操作:將艾灸條對準臂臑,距皮膚2~3厘米,每次灸5~10分鍾。

按語:按揉臂臑對眼部特別有好處,對白內障、視神經萎縮有輔助療效,能讓視力不至於進一步減退。治療眼部疾病時,以臂臑配風池、睛明按摩最佳。平常多用拇指指腹按揉臂臑,每次1~3分鍾,對於改善眼睛酸脹、酸痛、痛癢、迎風流淚有好處。

二十、手三裏穴

穴名解析:手,上肢;三,數詞;裏,古代有以裏為寸之說。穴在上肢,因距手臂肘端3寸,故名手三裏。

定位:在前臂,肘橫紋下2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先找到陽溪、下廉,兩者連線向上量取3橫指處即是。

針對病症:腹痛、腹瀉、肩周炎、上肢不遂、牙痛等。

操作:

可用拇指揉,每次1~3分鍾;也可用艾灸法,每次灸5~10分鍾。

按語:手三裏是強壯穴,和足三裏一樣,

能顯著增強免疫力。手三足可以治療腰膝痛,尤其是腰肌勞損,經常揉揉手三裏就會好轉。腹瀉時,手三裏配三陰交按摩。

二十一、手五裏穴

穴名解析:手,上肢;五,數詞;裏,古代有以裏為寸之說。穴在上肢,當天府下5寸。

定位:在臂部,肘橫紋上3寸,曲池與肩髃連線上。

針對病症:肩周炎、手臂腫痛、上肢不遂、瘧疾等。

操作:按摩時可用圓珠筆端或食指按壓,每次3~5分鍾。

按語:手五裏位於骨頭上,通經活絡的效果非常強,尤其能治肩膀上的疾病,如肩膀沉重、肩周炎。

治療上肢不遂時,以手五裏配曲池按摩最佳。經常用拇指指腹按揉手五裏,每次1~3分鍾,能改善頸、肩、手臂的血液循環,對上肢有很好的保養作用。

二十二、太淵穴

太淵在神話傳說當中是天地,在昆侖山上,是昆侖河的源頭。在人體當中,是指氣血藏得很深地方,也是肺經的原穴,原同“源”,就是生命的源泉。

太淵穴可以使肺的呼吸機能加強,改善肺的通氣量,降低氣道阻力。治療腦出血和咯血效果不錯,對血壓有一定調節作用。最有效的還屬對心律不齊,能夠很好地調節。

將左手掌心向上,平放在腿上,在大拇指根部,會發現有一塊突出的骨頭。用右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同時放在這裏,像號脈一樣,會感覺到有一處地方在跳動,這是動脈在搏動,這個搏動的地方就是太淵穴的位置。

什麼時間來刺激它最有效呢?肺經的經氣動作時間為早上3點到5點。太淵穴在號脈的地方,可以用來探測心跳的速度。老年人一般醒來得早,正好在這個時間段。這時可將右手搭在左手的手腕上,親自感覺自己的心率,如果跳動的速度不平衡、不規律,可按摩太淵穴。先在床上按揉2~3分鍾,等心率平穩一點再穿衣起來。

二十三、大陵穴

穴名解析:大,大小之大;陵,丘陵。掌根高突如丘陵,穴在其腕側陷中。

歸屬:手厥陰心包經。

定位:手腕掌側橫紋正中,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

針對病症:手指麻木、胃疼、心髒病、神經衰弱等病症。

操作:用拇指指腹輕柔地按壓。

按語:此穴有清心寧神的作用,經常按摩對心髒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同時,使用電腦者經常按摩此穴可很好地保護手腕,預防“腕管綜合征”的發生。

二十四、小海穴

穴名解析:小,微小,指小腸經;海,海洋。

歸屬:手太陽小腸經。

定位:尺骨鷹嘴與肱骨內上髁之間凹陷處。若穴位尋找正確,指壓時有觸電麻感,可以傳到小指。

針對病症:肘內側酸痛、牙齦腫痛、失眠多夢等病症。

操作:用拇指輕輕揉按此穴。

按語:此穴為人體養生保健的要穴之一,經常按摩此穴可以調理小腸的功能。

二十五、少海穴

穴名解析:少,幼小,指手少陰經;海,海洋。此為本經合穴,脈氣至此,猶如水流入海洋。

歸屬:手少陰心經。

定位:肘關節彎曲成直角,在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處。

針對病症:肘臂疼痛、失眠、健忘、神經衰弱等病症。

操作:用拇指和食指揉捏此穴30~50次。

按語:此穴能調氣益血、寧心安神,經常按摩可保護人體的精神健康。

二十六、少商穴

少商穴在拇指上,是肺經的經氣傳入大腸經的起始處。我們將大拇指指角的兩條線,就是沿著指甲殼邊緣的橫向和豎向向外延長,兩條線的連接點就是少商穴。

要刺激少商穴位,可以找一根棉棒,或者將牙簽倒過來,或者用筆的尾端,隻要是圓鈍頭的東西都可以。

除了按摩之外,少商穴還有一個刺激的方法,就是刺血療法。少商放血就相當於將肺經過熱的氣血引出去,還肺一個清涼的天地。刺血的時候,要先用酒精將針和皮膚都消毒,然後捏起一點點少商穴處的皮膚,用針快速在皮膚上刺兩下,同時擠3~5滴血,然後迅速用棉棒輕輕按住以止血。少商穴最擅長治療的一個病症是咳嗽。

二十七、孔最穴

穴名解析:孔,孔隙;最,副詞。意指本穴孔最深。

定位: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7寸,尺澤與太淵連線上。手臂向前,仰掌向上,另手握住手臂中段處,拇指指甲垂直下壓即是。

針對病症:氣管炎、咳嗽、咯血、咽喉腫痛、肘臂痛、痔瘡等。

操作:用拇指指腹按壓此穴,或在此穴周圍刮痧。

按語:感冒了可在孔最周圍刮痧3~5分鍾,隔天一次。隨著痧的透出,感冒也很快痊愈。長時間坐在電腦前從事腦力勞動的人,容易患痔瘡,每天用拇指指腹壓孔最1~3分鍾,可以遠離痔瘡,也可以調理肺氣、清熱止血。

咽喉腫痛時,孔最可配少商按摩。

二十八、少府穴

穴名解析:少,幼小;府,處所。為脈氣所溜之處。

歸屬:手少陰心經。

定位:在手掌麵,第4、5掌骨之間。握拳時,小指所對的掌心處即是。

針對病症:胸痛、冠心病、牙齒疼痛等病症。

操作:用拇指指腹指壓或揉按此穴,按摩角度垂直向下,力度稍輕,動作和緩。

按語:此穴為人體保健養生的重要穴位,心髒和腎髒的功能都與其緊密相關。經常按摩此穴不僅有清心瀉火、養心護腎的功效,還能起到活血潤膚的作用。考前或遇事緊張的時候,緩慢而有節奏地指壓此穴可平定情結,使緊張的心情慢慢放鬆下來。

二十九、偏曆穴

穴名解析:偏,偏離;曆,行經。大腸經從這裏分出絡脈,偏行肺經。

定位:在前臂,腕背側遠端橫紋上3寸,陽溪與曲池連線上。兩手虎口垂直交叉,中指端落於前臂背麵處有一凹陷即是。

針對病症:耳聾、耳鳴、鼻出血、目赤、牙痛、腸鳴、腹痛等。

操作:用拇指指腹揉按此穴。

按語:牙痛的時候,在偏曆穴處會感覺有條索一樣的東西或壓痛比較明顯,可每天多揉多次,每次最少300下,隻要把條索給揉散,牙痛就會明顯減輕。經常用拇指指腹揉按偏曆穴,每次1~3分鍾,可以預防麵部神經麻痹和腦中風。

三十、外關穴

穴名解析:外,內外之外;關,關隘。穴在前臂外側要處,猶如關隘。

歸屬:手少陽三焦經。

定位:手前臂背側、腕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取穴時腕背橫紋處向上數3橫指即是。

針對病症:上肢疼痛、耳鳴、鼻出血、偏頭痛、高血壓等病症。

操作:用手指指腹按壓此穴。

按語:此穴具有清熱止痛、調理氣血的功效,經常按摩可起到保健的作用;同時,利用工作或學習的間隙按摩此穴,具有消除手腕疲勞的功效。

三十一、上巨虛穴

穴名解析:上,上方;巨,巨大;虛,中空,脛、腓骨之間形成較大空隙,即中空。穴在此空隙上方。

定位:在小腿外側,犢鼻6寸,犢鼻在解連線上。坐位屈膝,先找到足三裏,向下量4橫指凹陷處即是。

針對病症:腸胃炎、泄瀉、便秘、腹脹、高血壓等。

操作:將艾灸條對準穴位,距皮膚2~3厘米,灸5~10分鍾。

按語:上巨虛主治消化係統疾病,如闌尾炎、腸胃炎、泄瀉等,用艾灸法效果最好。

治急性腸胃炎時,上巨虛配關元按摩。經常用拇指指腹按揉上巨虛,每次1~3分鍾,可以健脾益胃,增進食欲;此外,對下肢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三十二、內關穴

穴名解析:內,內外之內;關,關隘。穴在前臂內側要處,猶如關隘。

定位:位於手前臂掌側,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從手腕根部向上3橫指,位於兩根筋之間的凹陷處。

針對病症:失眠、煩躁、心絞痛、高血壓、胃痛、頭暈等病症。

操作:用拇指揉按此穴。按摩時注意不要用力過度,稍微有酸脹感即可。

按語:此穴為人體的養生大穴,經常按摩此穴可延年益壽,並且有助於防治心髒疾患,還能舒暢情誌,緩解精神鬱悶、情結煩躁等心理異常。

三十三、關衝穴

穴名解析:關,通“彎”,在此代表環指;衝,衝要。穴在環指端,係三焦經井穴,經氣由此湧出,沿經脈上行。

歸屬:手少陽三焦經。

定位:在環指尺側,距指甲根0、1寸。環指指甲根部,靠近小指的一側即是此穴。

針對病症:眩暈、咽喉疼痛、發熱、頭痛、嘔吐等病症。

操作:用拇指指端按壓此穴或用牙簽、發夾圓潤的一端刺激該穴位。

按語:此穴是位於環指端部的一個穴位,陰陽氣血通過此穴而相通。經常按摩此穴可使經脈通暢,陰陽氣血互相流通,達到人體內的氣血平衡,故有“井穴關衝一片金”的說法。緩慢、長時地按壓是此穴保健按摩的要領。

三十四、曲池穴

穴名解析:曲,彎曲;池,池塘。指體表凹陷。

歸屬:手陽明大腸經。

定位:肘關節彎曲成直角,肘關節外側橫紋頭。

操作:用拇指和食指揉捏此穴1~3分鍾。

針對病症:前臂疼痛、肘部疼痛、中暑、月經不調、嘔吐、泄瀉等。

按語:此穴為強壯身體的要穴之一,按摩此穴可宣通經氣、舒筋活絡,同時該穴的排毒功能特別強。

三十五、尺澤穴

穴名解析:尺,指手臂尺部;澤,沼澤。

定位: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肘部彎曲時,仰掌,靠近大拇指一側的肘橫紋的最外端。

針對病症:肘臂疼痛、咳嗽、氣喘、鼻出血、咽喉腫痛等病症。

操作:用拇指輕輕揉按尺澤穴,以產生酸脹感為宜。

按語:該穴為人體手太陰肺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經常按摩此穴可滋陰潤肺,防治各種呼吸係統的疾患,同時還能緩解肘臂處的疼痛酸脹。

三十六、曲澤穴

穴名解析:曲,彎曲;澤,沼澤。

歸屬:手厥陰心包經。

定位: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尺側緣凹陷中,肘關節微屈時取此穴,感覺到動脈搏動處即是。

操作:用拇指指腹按壓的同時輕輕按揉。

針對病症:肘臂疼痛、胃痛、嘔吐、泄瀉、胸悶、心悸等病症。

按語:此穴有疏通心絡、止痛止瀉的作用,經常按摩可增強心腦血管係統的功能。

三十七、魚際穴

穴名解析:魚,魚腹;際,邊際。

定位:掌中屈拇指的肌肉隆起似魚腹,此穴位於它的邊際,歸屬手太陽肺經。魚際穴在第1指掌關節後凹陷處,第1掌骨中點橈側,赤白肉際處。

針對病症:咳嗽、哮喘、咽喉腫痛、支氣管炎等病症。

操作:用拇指按壓此穴,感覺酸痛即可;或用拇指搓按此穴,搓按10餘次時,魚際開始發熱,持續2分鍾左右整個手掌即會發熱,兩手交替進行,時間可長可短。

按語:此穴具有解表、利咽、化痰的功效。每天堅持按摩此穴可增強肺功能,從而改善易感冒者的體質狀況,提高抵禦外邪的能力。

三十八、肘髎穴

穴名解析:肘,肘部;髎,骨隙。穴在肘部,靠近骨隙處。

定位:在肘區,肱骨外上髁上緣,髁上脊的前緣。先找到曲池,向上量取2橫紋處即是。

針對病症:肩臂肘疼痛、上肢麻木等。

操作: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按揉肘髎,每次1~3分鍾。

按語:肘髎是治療肘上疾病的特效穴,如肘部勞損、網球肘等。揉時要找到痛點,多揉一揉,症狀就會得到相應緩解。治療網球肘時,以肘髎配手三裏按摩效果最佳。長期堅持,對上肢、肩臂部有良好的保養作用,可預防肩周炎。

三十九、陽溪穴

陽就是指陽氣,這個穴在手背上,屬於陽側,陽溪就是陽氣的溪流。既然是陽氣的溪流,自然陽氣很充足。古人說:“肉之大會為穀,肉之小會為溪。”陽溪從合穀穴順熱而來,就好像一條大河接著一條小河流一樣,陽氣源源不斷地從合穀過來,經過陽溪,將大腸經的陽氣一直傳輸到頭麵部。所以,該穴治療的疾病和合穀穴大同小異。

現在有一種病叫手肩綜合征,也就是手腕、手肘、肩膀等部位感到疼痛。這時候可以用右手握住左手的腕部,同時左手握拳,用拳頭前後晃動,這樣來幫助腕部活動。在腕部活動的同時,也能夠很好地刺激陽溪穴。此外,男士應注意穿西服時袖口所在的位置。在下班之後,應解開衣扣,放鬆一下腕部的肌肉,對於整個胳膊都是非常有好處的。

拇指盡力向上,在大拇指的根部會出現一個凹陷。將手掌向上抬起,在手背,順著大拇指和魚際下來,在接手腕的地方有一個凹陷,這個凹陷就是陽溪穴所在的位置。

四十、陽池穴

穴名解析:陽,陰陽之陽;池,池塘。

定位:4掌骨間直上,與手背腕橫紋交點處的凹陷中取穴即可。

針對病症:前臂及肘部疼痛、肩部疼痛、糖尿病等病症。

操作:可用拇指揉按此穴。

按語:經常按摩此穴可調節人體的元氣,幫助人增津消渴,是治療糖尿病的常用穴位。按摩此穴還可恢複三焦經的功能,將熱能傳達到全身,故有手足發冷的情況可按摩此穴,最好是慢慢進行,時間要長,力度要緩。

四十一、經渠穴

穴名解析:經,經過,渠,溝渠。經脈通過的渠道。

定位:在前臂前區,腕掌側遠端橫紋上1寸,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伸手,掌心向上,用一手給另一手把脈,中指所在位置即是。

針對病症:咳嗽、氣喘、咽喉腫痛、牙痛等。

操作:平時覺得氣有點不太順或者氣接不上來時,可用中指指腹揉按經渠4~5分鍾,有降逆平喘的作用,能使呼吸輕鬆順暢。

按語:長期反複發作的牙痛,把大蒜搗料成泥,敷在疼痛牙齒同側的經渠上。通常情況下,牙痛立即就能減輕。咳嗽時,經渠可配丘墟按摩。

四十二、商陽穴

穴名解析:商,五音之一,屬金;陽,陰陽之陽,指陽經。大腸屬金,在音為商。

歸屬:手陽明大腸經。

定位:在食指橈側緣,距指甲角約0、1寸。此穴位位於食指指甲根部,靠近拇指一側。

針對病症:手指麻木、腮腺炎、扁桃體炎、中風等症。

操作:用拇指指端揉按此穴。

按語:經常按摩此穴可強精壯陽,延緩衰老。指甲根部發白的半月形區域叫半月甲,又稱為“健康甲”,如發現食指的半月甲由白色變成粉紅色,提示消化係統出了問題,可反複按摩此穴並配合按摩食指第一指節來進行調整。

四十三、郤門穴

穴名解析:郤,隙也;門,門戶。乃心包經經氣出入的門戶。

歸屬:手厥陰心包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