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麵子”是健康的“顯示器”
一個人的麵部狀態其實是其內在經絡髒腑、氣血狀態的外觀。若體內氣血充盈飽滿,皮膚就會紅潤光澤、細膩潤滑。反之,當經絡或髒腑出現問題時,也會相應有所反應。
(1)額頭出油長痘,警示肺部問題。如果一個人的額頭出現明顯的皺紋、斑、痘痘、包塊、出油等,可能是肺部問題,是哮喘、感冒或精神壓力大的信號。
要想養好肺,首先飲食上可適當吃些蜂蜜,以清肺潤燥。百合、薏米仁、淮山藥能補益肺氣,玉米、大豆、冬瓜、西紅柿、豆腐、黑豆、藕、梨等食物也可滋養肺。肺很怕寒,生活中應注意保暖、避風寒。此外,生氣也會傷肺。
(2)眉心長痘痘,心功能減弱的信號。眉心如果長痘痘、包塊、沙粒,或者有痛感,可能是心悸心慌、心律不齊、心腦血管疾病的外在表現。
夏季是養心的最佳時節。心最喜歡的顏色是紅色,因此養心最好吃些赤色食物,如西紅柿、紅棗、葡萄柚等。
(3)麵色發黃,肝不好的表現。眼角和太陽穴對應處脹痛、刺痛,往往是脂肪肝、黃疸、肥胖,以及抑鬱的外在表現。尤其是眼角魚尾紋明顯,多半是肝膽功能弱的信號。
要想養好肝,切忌動怒及情緒激動,保持心情愉快能使肝氣保持舒暢。中藥食療方麵可選用菊花茶清肝明目,枸杞茶養肝陰。堅持鍛煉,舒筋活絡,也是養肝的好方法。
(4)臉發暗,皺紋早生,可能是腎虛。臉發暗,且沒有光澤大都是腎虛的表現。一旦腎功能虛衰,人就容易未老先衰,容顏晦暗、鬢發斑白、早生皺紋。
熟地、杜仲、淫羊藿等藥材具有補腎作用,可在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對症下藥。核桃粥是日常簡易的補腎食物。
二、看人中辨別疾病
人中穴比較有名的功效是急救。其實,該穴還有很多功效。人中穴又稱水溝穴,位於鼻唇溝正中,上1/3與中1/3的交界處,為醒腦開竅的要穴。針刺或用指甲以及其他尖銳物品臨時代替針刺激該穴位,可用於治療中暑、中風、昏迷、暈厥、低血壓等急性病症。當在辦公室上網出現頭腦昏沉時,用手按揉指掐這個穴位,可以起到清心、提神等作用。
經常按揉指掐人中穴還有補腎強腰、協調陰陽的作用,用於治療腰背部僵硬疼痛、急性腰扭傷等。具體方法:以食、中、無名指(指尖向上)緊貼在鼻子的下方,在人中溝上1/3處左右移動來回按揉指掐,腎功能不好的人,會感到按揉指掐時有疼痛或麻痹感。每次10分鍾,早晚各1次。按揉指掐後會感到腰部輕鬆、兩腿有力。
健康的人中整齊,位置正中,人中溝清晰勻稱,顏色黃裏透紅。
如果人中狹長、溝道窄細,或中細下寬、人中短縮、顏色灰暗,表明此人心髒可能不太好,易發生心絞痛等。
如果人中顏色發黃,可能是脾胃虛弱,如呈土黃色,則脾胃虛寒,可能患有一種甚至幾種慢性病。
人中顏色發紅,尤其是靠近嘴唇處發紅,很可能是熱邪侵入,體內有瘀血等。
人中呈紅黃發亮或接近唇的地方潮紅,是膀胱濕熱的表現,常見尿頻、尿急、尿道灼熱疼痛,女性可能伴有白帶異常。
人中呈鮮紅色,可能是火氣亢盛,或將出現癰腫。
人中若起紅疹,也許生殖係統出問題了,女性多有宮頸糜爛、附件炎,男性則可能有前列腺炎等。
人中色青,則可能有寒濕等症。
三、觀眼察疾病
1、眼皮
醫學上稱眼皮為眼瞼、胞瞼,正常膚色為微黃豐潤,無下垂、水腫、結節、糜爛等,瞼結膜紅潤。由於眼皮對應五髒的脾,脾虛、脾熱會引起眼皮出現異常症狀。
(1)眼瞼腫脹:皮色光亮,不紅、不痛、不癢,多屬脾腎陽虛、水氣上泛,預示可能患慢性腎病。
(2)眼皮糜爛:為脾胃濕熱上蒸,易患急慢性胃炎、胃潰瘍、胃出血。
(3)上眼皮下垂:多由脾虛氣弱所致,中老年人出現此症狀應警惕中風。
2、眼角
正常為內、外兩眼角血絡紅潤,有光澤。由於眼角對應心髒,心功能異常會引起眼角紅腫、硬結、流淚等。
(1)硬結:觸之有硬結,多為心火上炎,易患失眠、心悸、心律不齊等病。
(2)流淚:常無故流淚,多見於老年人,由肝腎兩虛、精血虧耗所致,易骨質增生、尿失禁、前列腺肥大。
(3)眼角紅腫:肝火熾盛而致,應警惕黃疸、帶狀皰疹、急性肝炎等。
3、白睛
白睛即白眼仁,正常為色白而潤澤,無突出、出血及顏色改變。白睛對應肺,若肺陰虛、肺火旺會引起白睛形態及顏色的改變。
(1)白睛有出血片:是動脈硬化,特別是腦動脈硬化的信號。
(2)白睛有小紅點:毛細血管末端擴張的結果,是患糖尿病的征兆。
(3)白睛有稍隆起的淡黃色斑塊:多見於中老年人,一般表現血液黏度偏高。
4、黑睛
正常為色清而有光澤,黑睛對應肝,肝膽濕熱、肝火上炎等會使黑睛生翳或視力、視野發生異常改變。
黑睛翳障:黑睛表麵微隆起,狀如豆腐渣樣,多由肝膽濕熱所致,預示黃疸、急性膽囊炎、膽絞痛等疾病。
四、寫在臉上的疾病信號
1、眼瞼下垂:中風或肺癌
在少數病例中,眼瞼下垂可能暗示著肺癌症狀。肺部腫瘤壓迫神經,影響眼部活動,患者同時還會出現手臂和肩部疼痛、手部無力和刺痛感等。眼瞼下垂也是中風的一大症狀,同時伴有說話不清、手臂無力。
2、臉色發紅:狼瘡、心髒病和更年期
臉色發紅可能是自體免疫係統疾病--紅斑狼瘡所致。如果真是紅斑狼瘡,同時還會伴有關節疼痛和疲勞,臉頰和鼻子會出現蝴蝶皮診,日曬容易導致病情加重。另外,心髒二尖瓣狹窄也可能導致周身血壓升高、血液攜氧量下降,令皮膚較薄的麵部出現粉紫色色斑。這種色斑也是更年期激素變化的常見症狀。
3、角膜環:高膽固醇、威爾遜氏病
眼球出現白色角膜環是血膽固醇水平偏高的一大症狀,鏽褐色角膜環則是威爾遜氏病的症狀。由於此病患者的銅代謝存在障礙,導致銅沉積於角膜上,在瞳孔周圍形成“角膜環”。
4、眼瞼蒼白:貧血
下瞼內蒼白是缺鐵性貧血的症狀之一,其他症狀還包括體虛發冷、頭暈目眩、易怒等。
5、麵部肥胖水腫:甲狀腺機能減退、腮腺炎
當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機能減退時,新陳代謝就會減速,導致體重增加和臉部水腫,同時還伴有疲勞乏力、抑鬱和肌肉疼痛。另外,麵部水腫還可能是病毒感染性疾病腮腺炎所致。腮腺炎的其他症狀還有腮腺疼痛敏感、食欲缺乏和關節疼痛等。
6、臉色蠟黃或泛灰:支氣管炎、哮喘
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等呼吸係統疾病,可導致臉色蠟黃或泛灰。原因很簡單:全身供氧量不足。
7、嘴唇裂紋:貧血、糖尿病
缺鐵性貧血令嘴角出現裂紋(口角唇炎,俗稱爛嘴角),原因是貧血會導致身體缺鐵和紅細胞,而紅細胞對皮膚健康至關重要,但隨著貧血消失,皮膚也會逐漸恢複。
另一個可能病因是糖尿病,失控的血糖導致大量念珠菌滋生,進而爛嘴角。糖尿病主要症狀還包括易口渴、尿頻和極度疲倦等。
五、看臉形測易患疾病
中醫專家指出,望診中有“四型診病法”,即從臉形判斷易患疾病。該法簡單易學,人人都可對照進行自我診病,以便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合理調整飲食和鍛煉進行防治。
(1)呼吸型臉形:典型特征是麵部顴骨高、雙頰發紅,甚至雙頰呈紫紅色。此臉形者易患感冒、咳嗽、肺結核、肺炎等呼吸係統疾病。
(2)消化型臉形:主要指麵部豐滿多肉的“大胖臉”,就是“腦袋大、脖子粗”的類型。此臉形者易患腸炎、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心髒病等疾病。
(3)腦型臉形:主要特點是額頭大、頭發稀疏。此臉形者易患癔症、神經衰弱、抑鬱症、頭痛等神經病證和腦血管疾病。
(4)腎病型臉形:指的是瓜子臉、桃花麵,這類臉形多尖下巴、麵色桃紅。此臉形者易患腰酸、腰痛、足跟痛、尿頻等泌尿係統疾病。此外,男性易患男科疾病,女性易患婦科疾病。
六、印堂反映五髒興衰
據《黃帝內經·靈樞·五色篇》中所述,印堂可以反映肺部和咽喉疾病。到了現代,對印堂的研究已不再局限於肺部,而是反映五髒的興衰和全身的健康。
健康的印堂應該是飽滿、紅潤、有光澤的,異常情況有過紅、凹陷、發青、發黃等。印堂過紅代表血脂異常、血壓高、脾氣大、易中風;印堂凹陷則表示先天心髒功能較差、心髒供血不足、易緊張、易患焦慮症;印堂發青說明心髒、大腦輕度缺氧;印堂發黃則說明人體氣血不足、脾胃虛弱;印堂有川字紋說明心髒供血不足、易焦慮。當這些症狀較輕時,均可以通過按摩印堂、內關等穴位來改善,但如有嚴重情況,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七、按頭部辨疾病
中醫說:“有諸內形諸外。”意思是說:人體外部的表現,可以反映內髒的健康狀況,而通過手指按壓頭麵部,以判斷內在疾病的方法,正是其代表之一。
(1)印堂壓痛。印堂飽滿,光明如鏡,光澤紅潤,是五髒調和的健康表現。如果按壓印堂時有痛感,多是心肝火盛、肝氣不疏的表現,常見於心律不齊、神經衰弱、失眠等。
(2)眼眶壓痛。眼眶包圍著雙目,肝開竅於目,若肝血虧虛,則眼眶有壓痛,年輕人多因經常熬夜、用眼過度所致。如果老年人眼眶有壓痛,還會兼有腎氣虧虛,常見於青光眼、三叉神經痛、肝硬化、膽囊炎等。
(3)耳郭壓痛。耳郭部位的末梢血管豐富,穴位密布,當人體氣血運行不暢、外邪內侵,或血液循環出現障礙時,就會出現明顯的壓痛,常見於風寒感冒、頸椎病、動脈硬化等。
(4)頸後窩壓痛。頸後窩是外界風邪侵入人體的要衝,對風寒之邪的反應最為明顯,此處壓痛,說明頸部感受寒邪。此外,寒性收引,會繼而引起該部位氣血的凝滯,而誘發頸肩部位的麻木、疼痛等症,常見於落枕、風寒頭痛、骨性關節炎等。
(5)頭頂壓痛。按壓頭頂,脹而疼痛者,為濕濁之氣上蒙,提示體內濕熱很重,常見於膽囊炎、肝炎、結腸炎等。若按壓頭頂時疼痛劇烈,且伴有明顯拒按,則表示有瘀血停滯,常見於偏頭痛、三叉神經痛、冠心病等。
八、舌苔上的表象
舌苔被稱為“中醫的胃鏡”。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通過舌苔的變化,來大致辨別身體有無異常。舌苔在正常情況下,應該是舌體柔軟、淡紅潤澤、伸縮自如,舌麵上的白苔稀薄、顆粒均勻、幹濕適中,口中無異味。倘若患了病,舌質和舌苔就會相應地發生一些變化。
(1)舌苔黃白。舌苔黏黏厚厚,覆蓋有一層黃白色垢物,不易刮去,口中又有一種酸臭的穢氣時,多半會胃口不好,大便幹燥。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飲食過量,或進食油膩食物過多,脾胃消化功能紊亂引起的,通常稱其為“積食”。此時飲食須清淡,可根據具體情況食用一些消食藥品或食物,如山楂、蘑菇、蘿卜。
(2)舌苔白厚。舌苔發白說明體內寒氣過重,飲食過於冰涼和受寒後,舌苔都會發白。在日常生活中,舌苔白厚多見於身體肥胖、痰濕內盛、脾胃運化失常而導致水腫的患者。此外,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的患者也常見厚白膩苔。出現此症狀後,要節製飲食,多吃新鮮蔬果及粗纖維食物,山藥、薏米、山楂等都有很好的健脾化濕療效。
(3)舌苔發黑。舌苔發黑,往往與疾病密切相連,多見於慢性喘息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癌、胃癌、慢性腎衰竭等患者的舌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