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頭痛來襲
頭痛和季節相關,春季是頭痛高發期。
5月:胃腸疾病、多發性硬化複發
腸易激綜合征多見於春夏兩季,各種感染以及免疫力波動是主要原因。多發性硬化症在5月的複發率也較高。
6月:血壓低
法國醫生對8801名老年人檢測後發現,老年人的血壓夏季最低,冬季最高。夏季人體內維生素D充足,能起到調節血壓的作用。
7月:闌尾炎、腿潰瘍
腿潰瘍是夏季常見病,愈合過程緩慢。7月是闌尾炎的高發期。
8月:前列腺問題
《歐洲泌尿學》雜誌的報告顯示,用於診斷前列腺癌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水平在夏季較高。
9月:哮喘加重
暑假開學後,醫院裏的哮喘病孩子增多,可能是返校後接觸的各類感染所致。
10月:胃潰瘍、關節炎和痤瘡
10月住院的消化性潰瘍患者最多,8月最少。而風濕關節炎在10月發病率也會翻倍。而且,痤瘡也會在這個月加重。
11月:肺病、牛皮癬惡化,產後抑鬱增多
澳大利亞沃考克醫學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肺病症狀會在冬天加重。瑞典研究則表明,每年最後3個月產子的女性患產後抑鬱的風險加倍。而印度研究發現,42%的牛皮癬患者在11月症狀加重。
12月:咳嗽、早產
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係的統計表明,12月咳嗽的人最多。美國愛荷華大學研究發現,冬天容易早產。
九、男人每小時排尿1次最健康
對於男人來說,如果不想成為膀胱癌患者的話,得記住醫學專家的最新忠告:每小時排尿1次,不管有無尿意。美國國立身體中毒研究所的專家為此所作的解釋是:膀胱患癌的可能性和尿液在膀胱中停留的時間成正比。尿液中有一種可以致癌的化學物質,研究人員將每小時排出的尿液和相隔2~3小時排出的尿液相比較,後者所含的致癌物相當多,所以建議每小時排尿1次,可有效減少膀胱生癌的危險。
十、防癡呆從保護視力開始
美國的一項研究發現,視力不佳且沒有治療的老人患老年癡呆的概率最高(是視力良好老人的9倍)。研究人員認為,老年人不妨從保護視力開始防癡呆。
(1)摩眼周:取舒適坐位,全身放鬆,閉雙眼。先將拇指、食指分別貼緊上下眼眶,順、逆時針方向各按揉眼眶50次;然後用食指、中指指腹分別按摩內外眼角,順、逆時針方向各50次;最後將食指、中指並攏按摩眼球,順、逆時針方向各50次。按摩後稍停片刻,用熱毛巾熱敷5分鍾左右,到視野開闊處極目遠眺5~10分鍾。早晚各1次。
(2)練腦算:老年人還可通過腦算(用大腦思考來做算術題)來增強記憶力和思維能力,能有效預防老年癡呆。方法:家人出題,老人回答。先練習個位數之間的加減乘除,熟練後再練習十位數的,逐漸增加難度。每天練習3~4次,每次30~40分鍾即可。
(3)腦繪畫:繪畫可以增強認知力,提高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對預防癡呆很有好處。老人可用大腦替代手來繪畫,加強對腦力的鍛煉。方法:以蘋果為例,將蘋果放在桌上,先仔細觀察後,閉上雙眼,在腦中憑記憶“畫”出蘋果,畫得越細越好,並將顏色塗上。畫好後再睜開眼睛對比一下,看自己腦中畫的是否準確。可逐漸加大難度,如在腦中臨摹山水國畫等。
十一、不妨試一試
挺胸抬頭。美國密蘇裏州大學的醫學專家說:“抬起頭來,將會令人外表年輕一些。而且,抬起頭部還可減少患病機會。”當人抬頭挺直腰時,胸膛會挺起,肺活量可增加20%~50%。空氣吸入多,身體組織所獲得的氧氣量也就隨之增多。當一個人獲得較多氧氣供應時,身體就不易疲倦。同時,抬頭也減輕腰骨痛,因為挺胸的姿勢會減少脊椎的弧度。
冥思靜坐。美國的研究人員說,如果每天靜坐兩次,能延長其壽命,並改善健康狀況。
十二、8成人不會正確洗臉
洗臉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但往往越熟悉的事情越容易出錯。日本富士電視台就曾做過一項街頭調查,發現80%以上的人洗臉方法不正確。正確的洗臉步驟是:
第一步,用溫水濕潤臉部。很多人洗臉就是用涼水撩幾下,殊不知,涼水刺激了臉部皮膚後,皮脂腺就會分泌一些油脂作為“補償”。這樣一來,臉不但白洗了,油脂和麵霜混在一起,更容易長痘;而過熱的水會使皮膚血管擴張,從而造成臉腫或過敏。正確的方法是用溫水,這樣既能保證毛孔張開,又不會使皮膚的天然保濕油分丟失。
第二步,潔麵乳要先在手心起沫,再往臉上塗抹。潔麵乳不充分起沫,不但不能徹底清潔,還會殘留在毛孔內引起青春痘。
第三步,輕輕按摩。把泡沫塗在臉上以後要輕輕打圈按摩,讓泡沫遍及整個臉部,不要太用力,以免產生皺紋。
第四步,用濕毛巾清洗潔麵乳。用濕潤的毛巾輕輕在臉上按,反複幾次後就能將其清除,又不傷皮膚,切忌用毛巾用力擦。
第五步,用冷水撩洗麵部20下,或用蘸了涼水的毛巾輕敷臉部。這樣做可以使毛孔收緊,同時促進麵部血液循環,但皮膚敏感的人最好不要這麼做,容易誘發過敏。
如果每天都能按照這種方法認真洗臉,就會發現您的膚質慢慢改善。但洗完臉之後一定要檢查發際有沒有殘存的潔麵乳,如果不注意及時清潔的話,發際周圍容易起痘。
十三、讓您長壽的健康習慣
英國《每日郵報》近日載文,刊出多所大學研究總結的“讓您長命百歲的多個健康習慣”。
1、飲食
(1)吃紅色食物。紅色食物保健效果加倍,如紅辣椒的維生素C含量超過橙子。
(2)每天1杯茶。
(3)瘦肉取代肥肉。
(4)常吃洋蔥。
(5)多吃香蕉等富鉀食物。
(6)經常喝牛奶。牛奶中的維生素D可有效抗擊炎症。
(7)用酸奶取代其他零食。酸奶中的益生菌不僅有益腸道健康,而且有益免疫係統。
(8)每口飯嚼20次。
(9)吃點葡萄幹。葡萄幹、梅幹、藍莓等食物抗氧化劑含量是其他食物的20倍,堪稱“超級食物”。
(10)每晚1小杯紅酒。
(11)少吃鹽。
(12)吃花生不過量。100克花生含熱量622卡路裏,需要遊泳1小時才能消耗掉。
(13)飯吃8分飽。
(14)補硒量減半。硒有助防止癌症。因此很多人通過補硒提高免疫力。但是過量服用會增加2型糖尿病的風險。男、女硒的日攝入量通常為100微克和50~60微克。將100微克硒分成兩半,一天服用半片,或者隔日服用1片。
(15)杜絕垃圾食品。
2、運動
(1)常散步。
(2)練習下蹲。
(3)進行力量訓練。舉重有助於抗衰老。
(4)經常起身活動。
(5)快跑1英裏。四五十歲時候,男性8分鍾跑完1英裏(女性9分鍾)則說明心髒比較健康,三四十年後心髒死亡危險較小。超過10分鍾,則日後患上心髒病的風險會增加30%。
(6)養花種菜。
(7)練習瑜伽。
(8)多爬山。山中的新鮮空氣有助於清潔肺部,經常爬山能延年益壽。
3、生活習慣
(1)常用反手寫字。用反手寫字,聽自己討厭的音樂等“逆向行為”,有助於訓練大腦。
(2)早點上床睡覺。每天早睡1小時,6周後血壓就會明顯降低。
(3)每晚用牙線清潔牙齒。
(4)用吸管做深呼吸。用吸管做幾分鍾深呼吸可以改善肺功能,擴大肺活量,降低心率和血壓。
(5)水果不放進冰箱。與冷藏相比,室溫下的西紅柿、西瓜等水果β胡蘿卜素水平高2部,番茄紅素高20倍。
(6)保證家中整潔。
(7)控製腰圍。
(8)適當曬太陽。
(9)少看電視。
十四、心腦血管病患者宜飯前午睡
德國學者研究發現,有3種人午睡存在一定的危險。他們分別是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的人、血壓很低的人、血液循環係統有嚴重障礙以及因腦血管問題而經常頭暈的人。這是因為飯後午睡,皮下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飽餐後血液湧向消化器官消化食物,皮膚、消化道紛紛與大腦爭血,此時便有發生腦血管意外的危險。
有科學家建議可改在午飯前小睡30分鍾。這種方式既能減少腦血管意外的危險,又可使大腦得到休息,迅速消除疲勞。除此之外,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午睡時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1)宜采取頭高腳低,側臥睡姿,切勿坐著或伏案打盹,以免引起腦部缺血。
(2)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睡前忌服降壓藥。
(3)午睡時間以1小時左右為宜,起床前在心前區和胸部做5~10分鍾自我按摩;下床後喝1杯白開水,以補充體內水分,這樣可減少腦血管意外的發生。
十五、39歲,人體開始衰老
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人的身體都是從39歲開始老化。從39歲開始,人體內的髓磷脂產量開始逐年減少,這會導致人們的感官、行為、認知以及其他一些功能出現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