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人體汗液:被子裏比較暖和,會產生一定的水蒸氣,加上人體在夜間所排出的汗液,很大一部分被蓋在身上的被子吸收。起床後立即疊被子,會使這些物質無法散發出去,結果使被子不同程度受潮,容易滋生蟎蟲。如果早上被子翻過來,讓夜間睡覺所產生的水蒸氣和汗液揮發掉,就可破壞蟎蟲的生存環境,從而有效地抑製被褥中蟎蟲的生長、
二十四、土豆美您
(1)帶皮熟土豆能減輕眼袋的水腫。熟土豆切片,貼在眼睛上30分鍾。
(2)眼皮水腫。用熱菜濕敷上眼皮。
(3)麵部水腫。用生土豆麵膜貼敷20分鍾。生土豆麵膜製法:土豆粉1匙,配半個蛋黃調和而成。
(4)舒展臉皮:用生土豆麵膜貼敷15~20分鍾。
(5)如果麵容顯得疲憊,熟土豆麵膜不僅能消除疲憊感,還能舒展皺紋。熟土豆麵膜製法:土豆加入少量牛奶煮熟,冷卻後敷在臉上20~25分鍾。
(6)土豆泥加檸檬汁也能除去臉上疲憊感。1茶缸土豆泥擠入1個檸檬的汁,調和後敷在麵部和頸部,用紗布遮蓋30分鍾,然後用冷水洗掉。
(7)為了讓幹性皮膚柔軟並富有彈性,將熟土豆去皮搗爛,加入1匙酸奶油,敷臉10~15分鍾,然後用溫水洗淨。
(8)如果是油性皮膚,將熟土豆去皮搗爛滲入少量燕麥粉,敷臉15~20分鍾,用溫水洗掉。
(9)生土豆麵膜除去老皮。將生土豆麵膜放入兩塊餐巾中間貼在臉上。也可以用熟土豆泥,如果土豆泥裏加入蛋黃和牛奶,效果更佳。
(10)臉上出現小皺紋,可將土豆和黃瓜擦成絲,敷在臉上和頸部20分鍾,然後用加入少許檸檬汁的水洗,最後塗抹橄欖油。
(11)為了收斂臉部的毛孔,用幾個白醋栗果和幾粒紅醋栗米榨汁,加入1匙土豆泥。把糊狀物敷在臉上20分鍾。
(12)土豆泥、蛋白和牛奶對任何一種皮膚效果都很好,混合後熱敷在臉上,並用毛巾蓋住保溫20分鍾。
(13)皮膚鬆弛,用土豆和草莓麵膜。3個草莓,1匙牛奶,再加入1個煮熟的土豆,搗爛混合後睡前敷在臉上30分鍾。
二十五、鼻出血的防治
(1)捏腳後跟止鼻出血。鼻子出血時,趕快用拇指和食指捏腳後跟,左鼻出血捏右腳跟,右鼻出血捏左腳跟。
(2)舉手止鼻血有奇效。方法是:左鼻孔出血舉右手,右鼻孔出血舉左手,兩鼻也都出血時舉雙手。舉手時一定要身體直立,手與地麵垂直,與身體平行成直線上舉。
(3)用百寶丹止鼻出血。百寶丹又稱雲南白藥。如遇鼻出血,可取百寶丹1~3克,倒在幹淨的紙上,然後將紙上的藥粉慢慢吹入出血的鼻孔,出血可馬上止住。
二十六、曬太陽與健康
陽光對人體的免疫係統和大腦有益。人體如果缺乏陽光的照射,就會導致精神壓抑和缺乏生機。因此,經常曬太陽,有益於身體健康。但曬太陽也是有竅門的,即曬太陽應在上午10點之前或下午14點之後進行,否則將適得其反,對身體產生危害。這是因為太陽光有看不見的紫外線會損害皮膚細胞,能導致包括皮膚癌在內的25種以上的疾病,而可見光部分卻能“修複”被損壞的細胞。可是,每天上午10點至下午14點這段時間,紫外線居支配地位,所以在此期間暴露於陽光之下,是很危險的。
二十七、最佳的生活細節
(1)大便:晨起最佳。
(2)開窗換氣:9點~11點和14點~16點。
(3)鍛煉:15點~16點或晚間。
(4)洗澡:臨睡前。
(5)減肥:飯後45分鍾。
(6)刷牙:進食3分鍾以內。
(7)睡眠:22點左右最佳。
(8)護膚:睡前。
(9)喝茶:飯後1小時。
(10)喝牛奶:睡前半小時。
(11)吃水果:飯前1小時。
二十八、什麼是遺傳病
由父母或其他長輩的遺傳信息中獲得,並能遺傳給後代的一類疾病的總稱就叫遺傳病。例如癡呆病、血液病、精神分裂症、高血壓、畸形等等,都同遺傳有直接或間接關係。
遺傳病到目前為止發現的有3000多種。據聯合國一個組織調查,患有遺傳病者占總人口的10、8%。我國遺傳病患者總人數大約有幾千萬人。
《婚姻法》第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結婚:①直係血親三代以內的旁係血親;②患麻風病未治愈或患其他在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
親族婚姻所致胎兒、嬰兒、少年的死亡率比非親族婚姻所致死亡率要高得多。
二十九、血型與疾病
科學家研究發現,白血病可使血型消失,某些癌症會使血型發生變化,如從A型血變為B血型等。某些癌症的發生又與血型有一定關係。例如在胃癌患者中,A血型的患者比其他血型約高25%。科學家還發現,在患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的患者中,O血型的人比其他血型多40%。德國精神病學家迪博爾德指出,O血型的人神經比較過敏,並有較多的神經或器質性精神障礙。O血型的人雖然較易生病,但壽命卻長。而A血型的人則相反,平時不易生病,但與高血壓、胃癌之類疾病卻“有緣”,往往有早亡的傾向。
三十、您應該知道的用藥知識
(1)暈車藥應在上車前15~30分鍾服用。
(2)司機吃了含有組胺類成分的感冒藥,6小時後再開車。
(3)睡前補鈣效果最好。
(4)補鈣時應同時補充維生素D。
(5)孩子經常會說眼睛幹澀、傍晚就看不清東西,可能是缺乏維生素A。
(6)藥品說明書中儲存方法標示為“陰涼處”,指保存溫度不超過20℃。
(7)以下情況不能使用創可貼:創麵不幹淨或傷口有異物時;深而窄的傷口,如鐵釘誤傷手指、腳趾時;被動物如貓、狗等咬傷後。
(8)煎煮中藥時,加水量以超過藥物2~3cm為宜。
(9)正確煎中藥的方法是冷水浸泡半小時後煎煮。
(10)胃藥抗酸藥宜餐後1~2小時服用。
(11)胃黏膜保護藥的服藥時間一般為空腹或餐前0、5~1小時服用。
(12)藥品說明書要求藥品貯藏在“冷處”是指溫度2~10℃處。
(13)醫生同時開了中藥與西藥,一般服藥時應遵循:中藥和西藥無論哪種先服,至少相隔半小時。
(14)能較好消化油膩肉食積滯的中藥是山楂。
(15)滴眼藥水時,應輕輕將下眼瞼提起,使眼球與下眼皮之間形成一袋狀,將藥水滴入袋內。
(16)小兒腹瀉可以口服補液鹽防治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17)通常情況下,滴眼劑啟用後最多可使用4周。
三十一、養生在於細節
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從養生角度講,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細節,如最常見的坐、站、行、臥等等,都與中老年朋友的健康長壽密不可分。
(1)以坐養神。無論是在我國流傳了千年的佛教、道教,還是現在的瑜伽,都有通過坐的方式來養神。其實,每天找個安靜的環境,坐上10分鍾至半小時,不僅能減少焦慮、緊張、不安以及很多壓力,還可以減少軀體的疲倦感,使人的整個身心放鬆。中醫也常說“心藏神”,當心神躁動不安的時候,就會“五髒六腑皆搖”。因此,坐可以養神,還可養五髒六腑,使全身各個器官的功能更加協調,從而使整個軀體更加健康。
(2)以立養骨。骨骼肌是人體內最多的組織,約占體重的40%。在骨關節的配合下,通過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各種軀體運動得以完成。當我們站立的時候,骨、關節及骨骼肌都處於運動狀態。因此,在久坐或久臥之後,站立幾分鍾,可以養骨。從中醫角度講,人體的6條經脈都經過腿部,因此適當站立還可以促進人體的氣血運行。當然,站立的時候要挺胸收腹、全身放鬆、雙手自然下垂,不要猛地站起,以免引發意外。
(3)以臥養氣。規律睡眠,可以使人體的氣血得以濡養,全身的肌肉四肢得到最大程度的放鬆。但需要注意的是,床不宜太軟或太硬。床板太軟的話,肩和臀會相互擠壓,導致脊椎彎曲,從而影響全身的氣血循環,軀體無法得到正常的血液及氧氣供給。當然,床也不能太硬,太硬的話會使肌肉受到擠壓,睡醒後會感到渾身酸痛。
(4)以看養血。中醫認為,肝主血,開竅於目。因此,經常遠眺、多看一些花花草草,不僅可以緩解眼睛疲勞,還可以滋養肝血。當然,用眼不能過度,如對著電腦久看,就會傷害眼睛。
需提醒的是,中醫常說“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臥傷氣,久視傷血,久行傷筋”,任何一種保健方法,如果太過的話,都會對軀體造成傷害。因此,中老年朋友應根據自身的情況,適度為宜。
三十二、飯後20分鍾護膝最好
從中醫理論上講,早晨7點~9點主胃經。胃經在中醫經絡裏被稱作“長壽經”,經過膝關節。飯後20分鍾左右,用手反複摩擦膝關節,可以使胃經通暢,在寒冷的天氣能夠有效地驅除寒氣,保護關節,起到很好的保養關節的作用。
三十三、養生記住兩句話:
饑梳頭、飽洗澡
中醫常說春天養生要多梳頭,勤洗澡。這梳頭和洗澡的時間也有講究,即饑梳頭、飽洗澡。梳頭的時間最好是飯前,洗澡則應選擇在飯後,肚子不餓的時間。
(1)饑梳頭。頭被稱為“精明之府”,頭部通過經絡與全身相通,所以是氣血流注的中心地段。飯前頭部氣血處於平穩狀態,飯後頭部血液循環加速,全身氣血充足。飯前梳頭有助於幫助消化,避免由於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適。
另外,梳頭的過程中會刺激到頭部的穴位,前、側頭區的穴位有保養眼、鼻的功能,後頭區的穴位有清醒頭腦的功能,後腦勺區的穴位有安神定誌和治療音啞、咽喉疼痛的功能等。《黃帝內經》說“一日三篦,發須稠密”,《清異錄》說“有二事乃養生大要,梳頭、洗腳是也”,說的都是梳頭的好處。
(2)飽洗澡。洗澡一定不能空腹,而應該是吃飽之後,當然也不要吃完飯馬上就洗,最好休息1小時。飯後洗澡,一是有充足的能量供給;二是可避免因饑餓可能引起的無力、眩暈、休克等機體不適。春天是萬物生發的季節,人的皮膚也要保持通暢,而適量增加洗澡次數,可以通過刺激皮膚,增加機體抵禦外邪的能力,達到保健的目的。
三十四、“動口”亦養生
1、長籲短歎
醫生發現,胸悶或疼痛常常與緊張、氣行不暢有關,幾聲歎息能鬆弛,起止痛效果。另外,歎息使體內橫膈膜上升,促進肺部氣體交換,能增加肺活量,有益於血液循環。
2、咬牙切齒
每天將上、下牙齒整口緊緊合攏,且用力一緊一鬆地咬住,咬緊時加倍用力,放鬆時也互不離開。每次做數十遍一緊一鬆的咬牙切齒,可加速腦血管血液循環,有利大腦血氧供應。
3、細嚼慢咽
老年人吃東西多咀嚼,有利於消化液分泌,有助食物消化。細嚼慢咽可促進腦部血液循環,使腦功能活躍,提高判斷力,另外,還能鍛煉牙齒。
4、吟詩唱歌
吟誦詩歌,可促使體內激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質分泌,有助消除精神上的煩惱和壓力,對緩解失眠、憂鬱有幫助。唱歌還能提高肺部組織活力,增大肺活量和增加心髒血液循環。
三十五、睡好午覺養陽氣
古代人們把一天分為12個時辰,2個小時相當於1個時辰,所以日養生也叫12時辰養生。12時辰和我們的五髒六腑以及經絡密切相關。在這12時辰當中,每一個時辰都有一個經、一個髒腑“值班”,所以,我們要針對每一個不同的時辰來保養其相對的髒腑。
1、午時--睡好午覺養陽氣
午時即11點到13點的時候,是心經“值班”。這個時候大家要注意,心經“值班”的時候我們要吃午飯、睡午覺。因為按照太極陰陽變化,這個時候陽氣最旺。《黃帝內經》說,陰是主內的,主睡覺;陽是主外的,主蘇醒。午時是陽氣最盛的時候,我們吃完午飯稍事休息後繼續工作,也出效率。陽虛的人這個時候就要飽飽地睡,最養陽氣。那麼陽氣不虛也不盛的正常人怎麼辦呢?我們午時隻需休息半小時到1小時,養養我們的心經。因為我們的心髒很累,除非是身體很強的人,可以不睡午覺,一般我們還是要睡午覺。
睡午覺要平躺,這樣可以讓大腦和肝髒得到血液,有利於大腦養護。《黃帝內經》有一句話叫作“臥,則血歸於肝”,即要平躺,血液才養肝。肝髒對人體有重要的分布血液的作用,醒來以後,肝髒可以把血液輸送到大腦,保證工作效率,所以要平躺。平躺下來了還有一個什麼好處呢?就是保護頸椎、腰椎。人的骨架,就像房子的柱梁,一天到晚撐著身體,何其累也,所以年紀大的人,骨頭的病就多。午睡躺下,頸椎可以得到休息,腰也可以歇一會兒,長此以往,就不會得腰椎增生、頸椎病,也不會得坐骨神經病等等,所以午休是很重要的。
2、未時--保護血管多喝水
下午13點到15點,就到了未時,這時小腸經“值班”。小腸經把食物裏的營養都吸收得差不多了,都送到了血液裏邊,血液裏邊就滿滿當當的,就像上下班時候街上的車,十分擁擠。這個時候必須要喝一杯空腹水,或者茶也行,用來稀釋血液。因為人體這個時候血液營養很高,所以要稀釋血液,起到保護血管的作用。
3、申時--工作學習的第二個黃金時間
15點到17點之間是申時,這是我們的第二個黃金時間。這個時候小腸經已經把中午飯的營養都送到大腦,大腦這時候精力很好,要抓緊工作,提高效率。
4、酉時--預防腎病的最佳時期
到了酉時,也就是17點到19點,這時候是腎經“值班”,要再喝一杯水。這一杯水非常重要,它可以幫我們把毒排掉,還可以清洗腎和膀胱。
5、戌時--工作學習的第三個黃金時間
到了19點到21點,是心包經“值班”。此時我們的心氣比較順了。這個時候是我們一天當中的第三個黃金段,這個時間可以學習,可以去散步、去鍛煉身體。但是,當心包經“值班”時間快結束時,可能是散步回來以後,需要再喝一杯淡茶水或者是水,讓血管保持通暢。
6、亥時--準備休息
亥時就是晚上21點到23點,這時候應該休息,這是準備睡覺的最佳時間。到22點30分就一定要上床了。
三十六、尿酸是如何傷害身體的
人體內有一種叫嘌呤的物質,食物中也存在嘌呤,其經一係列代謝變化最終形成尿酸。正常情況下,2/3的尿酸由腎髒排出,1/3由大腸排出。尿酸會在體內不斷生成和排泄,令血尿酸濃度維持穩定。但如果嘌呤代謝的酶出現功能異常等,尿酸生成量超過身體可以處理的能力,血尿酸就容易沉積在關節、軟組織、軟骨和腎髒等處,如沉積在關節處,即易出現痛風症狀。
50%以上的痛風發生在第1蹠趾關節(大腳趾),在以後的病程中,90%患者也會累及該部位。後期會漸漸發展到指、趾、腕、踝、膝等全身關節。痛風雖然表現在關節上,卻是全身性疾病,如不及時治療,可能影響其他器官,很常見的是腎髒。典型的痛風發作是急性起病,比如不少人吃完海鮮、喝完啤酒後,很快就痛風發作,關節及周圍出現紅、腫、熱、痛,痛不欲生。
痛風患者一定要遵醫囑定期複查,將血尿酸水平控製在360微摩爾/升以下。平時必須管好嘴,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火鍋、啤酒、動物內髒等。一般來說,血尿酸水平,男性超過416微摩爾/升、女性超過357微摩爾/升,就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症,一定要引起重視,因為其中有5%~12%的人會發生痛風。
三十七、很多疾病與晚餐有關
很多疾病發生的原因之一,就是來自晚上不良的飲食習慣。晚餐吃太飽、攝入太多的高蛋白、高油脂、高熱量,可能造成肥胖、脂肪肝、高血脂、高血壓等,這樣的觀念已經被很多人熟知了。但除此之外,晚餐吃錯了,還可能會帶來以下幾種疾病:
(1)老年癡呆症。若長期晚餐吃太飽,睡眠時胃腸及肝、膽、胰髒等器官仍在運作中,使腦部不能休息,腦部的血液供應不足,進而影響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加速腦細胞老化。據統計,青壯年時期經常飽餐的美食家,在老年後有20%以上的概率會罹患老年癡呆症。
(2)腸癌。晚餐若吃過飽,蛋白質食物無法完全被消化,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生有毒物質;加上活動量小、進入睡眠狀態中,腸壁蠕動緩慢,延長了有毒物質停留在腸道內的時間,增加了腸癌發生的風險。
(3)尿路結石。人體的排鈣尖峰期在晚餐後的四五個小時,若晚餐吃太晚,當排鈣尖峰期到來時,通常已進入睡眠中。於是尿液滯留在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致使尿中的鈣不斷增加,長期積累就容易形成尿路結石。
(4)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晚餐的飲食若是偏向高脂肪、高熱量,就可引起膽固醇增高,並在動脈壁堆積起來,誘發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形成的另一主因,是鈣質沉積在血管壁內。因此晚餐的盛食、美食、飽食及過遲吃晚飯都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
三十八、梳頭養生很輕鬆
所謂“日梳五百不嫌多”,最好晨起後梳一回頭,中午休息後梳一回頭,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兩分鍾梳60~100次為宜。隻要持之以恒地梳頭,就會感到頭清目明、精力充沛、睡眠良好、食欲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