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生緊跟人體生物鍾
1點:進入淺睡階段,易醒。此時人體對疼痛最敏感,一些小隱患會表現出來。消化道出血易在半夜(0點~2點)發作。
2點:肝髒緊張工作。這時是深睡眠期,大多數器官都在休息,肝髒卻是最“興奮”的時候,分解與排出一天的毒素。
3點:血壓低,脈搏、呼吸次數少。中老年人若在淩晨被憋醒,要警惕心衰的可能。
4點:猝死、中風高發。此時人體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變慢,容易引發血栓。此時還是夜間低血糖的高發時刻,表現為出汗、心慌、做噩夢等。
5點:陽氣升華,精神飽滿。老年人起床時先仰臥一會,睜大雙眼,適應由睡到醒的交替過程。然後搓熱手掌“幹洗腳”1分鍾。隨後慢慢坐起,呈半臥位,用手指梳頭100下,持續2~3分鍾。
6點:血壓升高,心跳加快。這時機體已經蘇醒,不妨起床。晨起先喝一杯溫水,促進大腸興奮。高血壓患者需在此時用藥。
7點:免疫力最強。這時吃早餐最合適。老年人可晨練,如打太極拳、做操等。
8點:激素分泌旺盛。此時全身各種激素分泌旺盛,記憶力和工作效率非常高,可以整理一天的工作計劃。
9點:大腦興奮,痛感降低。
10點:精力充沛,工作積極。此時上班族可吃點水果,補充大腦所需能量。
11點:人體不易疲勞。
12點:精力十足,能量欠缺。人的全部精力都調動起來了,但需要吃午飯補充能量。午餐時間最好在11點30分至12點之間。此時對酒精敏感,因此午餐時最好別喝酒。
13點:精神困倦。此時應該睡午覺,以不超過1小時為宜。
14點:精力消退,反應遲緩。盡量不要在這個時刻開會,因為效率會很低。可做些相對輕鬆的工作,可以喝點較濃的綠茶。
15點:工作能力恢複。適合開會、接待重要客人。久坐的人可起身扭扭腰,按摩腹部,讓水滋潤腸胃,或吃點零食。
16點:關節靈活,血糖升高。上班族可做做健身操,因為這時關節最靈活。
17點:喝水的重要時間。
18點:體力達最高峰,晚飯適合在18點~19點吃,注意不要暴飲暴食。
19點:情緒不穩定。此時血壓波動大,人容易激動,因此要提醒自己心平氣和。
20點:思維非常敏捷。
21點:一天中最佳的記憶時間。上班族和學生可以在此時創作、背書,也可以泡泡腳,有利於促進血液循環。
22點:大部分生理功能趨於低潮。最好在22點30分左右上床,能很快入睡。
23點:細胞修複工作開始。此時人體陽氣微弱,逐漸進入深度睡眠,一天的疲勞開始緩解。
24點:氣血處於一天中的最低值。身體各器官都開始休眠,最需要休息。
二、換季牢記養生“密碼”
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楊力從衣、食、住、行四方麵,為大家總結出一套“換季養生密碼”。
1、衣“8157”
春捂要記住“8157”這組數字。
“8”是信號,當晝夜溫差超過8℃時,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能過早脫下厚外套。
“15℃”是指標,它是捂與不捂的臨界溫度,當氣溫低於15℃時一定要捂,超過15℃就要適當減衣,否則容易誘發“春火”。減衣應一件一件減,最好“早晚添,中午減”,還要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則,尤其要防止後腰、肚子和腿部受涼。
“7天”是適應期,即使氣溫達到15℃,還要再捂7天,體弱者需再捂14天,使人體慢慢適應環境變化。另外,春天的衣服應適當寬鬆,可以稍微鬆開扣子、腰帶透氣,防止身體出汗誘發受風、感冒。
2、食“8765”
春天萬物生長,人體中的陽氣生發,此時是“養陽”、“養生”、“養肝”的好時機,多吃以下這些食物。
8種粥:綠豆薏仁山藥粥、豬肝粥、菠菜粥、紅棗粥、黑米黨參粥、菊花粥、蘿卜粳米粥、芝麻粥。
7種生發性的蔬菜:豆芽、韭菜、春筍、青筍、香椿、豆苗、蒜苗,可以長養生機。
6種動物性蛋白:雞、排骨、羊肉、雞肝、豬肝、羊肝,可以溫養陽性,以髒補髒,但膽固醇高的人不宜多吃。
5種飲品:早上喝一杯牛奶加蜂蜜,讓人一天都神清氣爽;多喝豆漿,可以降血脂、防癌,幫助肝髒解毒;多喝早春新茶,尤其是綠茶,可以醒腦提神;枸杞泡水喝,可以養肝護眼;身體虛弱的人,用人參泡水喝,可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肺炎。
3、住“63040”
春天萬物複蘇,人們的起居應隨之做出調節。
首先要“夜臥早起”,最好早上6點30分起床。起床後多梳頭,有助於醒腦。
午睡30分鍾,可以醒腦養神,年紀大的人可以午休1小時,但也不要睡太久。
晚上睡覺前,最好用40℃的水泡泡腳。晚上睡覺先不要減被子,否則容易著涼。
4、行“3086”
入春以後要適應陽氣上升的特點,加強鍛煉。
最好每天曬太陽30分鍾。中老年人可以上午9點~11點出門曬太陽,上班族可以在午休時曬太陽,這樣可以助長陽氣。
8種活動最適合在春天進行,包括郊遊、賞花、放風箏、散步、慢跑、練體操、打太極拳、跳舞。
運動前最好熱身6分鍾。由於冬天運動比較少,身體的多項機能還在“冬眠”,因此春天運動要慢,不宜驟然進行。在鍛煉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活動,讓肌肉和韌帶得到放鬆,防止肌肉和韌帶損傷。鍛煉時多做深呼吸,有助於長養陽氣。
三、調理五髒可養生
我國著名的國醫大師李濟仁揣摩總結了一套運動養生保健的方法:
(1)首推養心:養心主要做到養神,遇事盡量保持心平氣和,不過喜也不過憂。同時重視午休,因心活動最活躍的時候是在午時,而且這時也是陰陽相交的時候,所以午休能保養心氣。
(2)注意養肝:養肝主要從情誌、睡眠、飲食、勞作四個方麵入手,就要是保持情緒穩定,保持良好的睡眠,做到飲食清淡,不過度疲勞。
(3)重視養肺:晨起常做深呼吸,速度放慢,一呼一吸盡量達到6分鍾。還有就是經常采用閉氣法,即先閉氣,閉住以後停止,盡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時候再呼出來,如此反複18次。
(4)注意健脾:健脾往往與養胃結合起來。在飲食方麵,每次吃七八分飽,其次再做一些運動和按摩。平時多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藥等。
(5)不忘補腎:經常用一隻手在前按摩下丹田、關元穴,另一隻手在後按摩命門穴、腰陽穴,因為這幾個穴位有助於養腎。常吃核桃、枸杞、黑豆、芝麻以保腎。經常叩齒吞津,排小便時盡量前腳趾用力著地並咬住牙齒,以助保腎氣。
此外,還要注意六腑養生。平常多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以刺激腸蠕動,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四、“子午覺”幫您遠離疾病
養生要睡好“子午覺”。“子午覺”是指在子時和午時按時入睡。子時從23點到淩晨1點,夜半子時為陰陽交會、水火交泰之際,稱為合陰,是一天中陰氣最重時候,也是睡眠的最佳時機,子時之前入睡有利於養陰;午時則是從11點到13點,也是陰陽交會的時候,此時陽氣最盛,稱為合陽,此時午睡有利於養陽。
“子午覺”的主要原則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憩”,即晚上一定要在22點左右就準備睡覺,子時(23點)之前最好入睡,午覺則隻需在午時(11點~13點)休息30分鍾即可,因為此時陽氣盛,工作效率最好。午睡時間過長,不僅浪費時間,而且會擾亂人體生物鍾,影響晚上睡眠。但是午覺一定要睡,即使睡不著,也要閉目養神,以利於人體陰陽之氣的正常交接。
中醫學認為,人體之所以會生病,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陰陽失調,癌症的發生也不例外。人們如果錯過睡“子午覺”的時機,或不能睡個完整的“子午覺”,會影響人體陰陽之氣的正常生發,損害身體原本健康適宜的內環境,不僅不利於體力和腦力恢複,長此以往,還會讓人處於亞健康狀態,免疫力下降,給癌細胞的產生與增殖擴散提供有利條件,對健康的危害是很大的。
五、有些老人不宜午睡
對大多數人來說,午睡有利於健康,能夠補充精力,恢複體力。然而午睡並非對每個人都有益,如果睡午覺不注意小細節,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午睡時間不宜過長,以30~60分鍾為宜。
避免睡在風口上,腹部要蓋點東西,以免受風寒。飯前午睡效果更好,即使隻睡半小時也比飯後睡兩小時消除疲勞的效果好。切忌在午餐後立刻躺下,應休息15~30分鍾後再睡。
此外,並不是每個老人都適宜睡午覺,有的老人醒來後常出現頭昏、頭痛、心累及疲乏等不舒服現象。有關研究認為,年齡在64歲以上且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以上的人,血壓過低的人,血液循環係統有嚴重障礙的人,特別是因腦血管變窄而常出現頭昏、頭暈的人不宜睡午覺。這是因為睡眠時,心率相對緩慢,腦血流量減少,容易使他們出現大腦暫時性供血不足,造成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引發其他疾病。這些人隻要白天(特別是上午)注意不要過度勞累,適量做一些體育鍛煉,生活有規律,晚上按時就寢,即能保證睡眠質量。
六、不看醫生的治病妙招
8種不花錢的治病方法:
(1)攀爬動作治背痛。攀爬可使平時很少拉伸的肌肉得到鍛煉。方法是:平躺後,將右膝挪向胸口,雙手抱緊腳踝,從1數到10;伸直右腿,換左腳重複相同動作。
(2)“西紅柿汁+辣椒”治高血壓。秘方是:每天服用250毫升西紅柿汁加1茶匙辣椒。
(3)車前草治高血脂。每天1茶匙車前草粉水溶後服用,可使總膽固醇和LDL(低密度脂蛋白)降低15%。
(4)少吃主食治偏頭痛。米、麵等主食含碳水化合物很多,容易導致血糖紊亂進而引發偏頭痛。偏頭痛患者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控製在300克以內。
(5)做眼操治近視。每天做25分鍾眼操,每周6天,持續30天。動作包括“360度慢慢轉動眼珠”等。
(6)爬山治酒癮。爬山能鍛煉人的毅力,堅定信念,對戒酒非常有益。
(7)改變生活方式治前列腺癌。新的生活方式包括:每周至少鍛煉3小時,低脂飲食,做瑜伽和沉思等減壓方法,以及多與病友聊天。
(8)“離開+鍛煉+寫作”治易怒。當預感爭吵處於醞釀期時,立即轉身離開,或進行一次高強度的鍛煉。而“長期製怒法”則是寫作。
七、生命周期男女有別
在中醫的觀點裏,男人以陽氣為主,女人以陰血為主。在男人的整個生命過程裏,他的生命周期是偶數8;在女人的整個生命過程裏,她的生命周期是7,是個奇數。
這什麼意思呢?女人7歲、14歲、21歲、28歲、35歲、42歲、56歲、63歲,她每7年有一次變化,女人的頂峰年齡是28歲,過了28歲以後,就開始慢慢向下走了;而男人是8年轉一圈,8歲、16歲、24歲、32歲、40歲、48歲、56歲、64歲,男人的頂峰年齡是32歲,過了32歲以後,他就開始往下走了。
男人和女人過了他們的頂峰年齡以後,在飲食上就要加以注意了。這時候的關鍵是脾胃的運化能力弱了。運化能力強的時候,清者化升成氣血,濁者就排出體外。運化能力弱,代謝的東西排不出去,就開始發胖,就開始衰老了。那麼怎麼辦?從這以後一定注意早上、中午吃得好點,晚上盡量吃清淡些。
因為人和自然界是個統一的整體,早上和中午的時候,盡管自身的消化能力弱了,但是可以借助自然界的陽氣,它就運化。晚上,吃得好了,吃得多了,自然界的陽氣借助不了,自身的運化能力又弱,代謝的多餘的東西就容易在體內囤積。所以,不要早上和中午對付對付,晚上大吃一頓,這種生活習慣應該改變。如果這方麵不注意,一旦血脂高了,血壓高了,就不好調治了。
用個比喻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年輕的時候,血管裏的血就像清水,100米跑完了,回來睡一覺第二天又輕鬆了,因為晚上睡覺的時候,血液把所有的毛細血管都走到了。血脂高的人,血管內壁上有一層油,這種狀況到了四五十歲就有感覺了,睡覺沒睡覺沒什麼區別,睡完了覺甚至比不睡還累,就是因為血液黏稠度大了,很多毛細血管得不到足夠的滋養,這種情況與不良的飲食習慣直接相關。
八、您今天健康嗎
(1)自問今天生活健康嗎?一般3頓飯要吃3份不同的蔬菜和水果,主食要配雜糧吃,豆類要吃各種豆;每天要快走半小時或做有氧操半小時到1小時;不抽煙、不喝酒、不濫吃巧克力;笑15分鍾,若完全做到,即今天生活得很健康。
(2)每2~3個月肉眼檢查全身皮膚,照鏡子、手摸,看看有沒有疹子、黑斑和腫塊。不要忘記頭皮、手指和足趾間,以及腋下,如發現左右不對稱、邊界不清、顏色不均勻、直徑大於6毫米的斑塊立即就醫。
(3)注意睡眠。有3種情況說明睡眠不足:大多數情況都是鬧鍾叫醒的;下午工作中昏昏欲睡;晚飯後立即打瞌睡。
(4)50歲後,每年測量身高,尤其是女性。若變矮,說明骨密度下降,應該就醫。
(5)注意尿的顏色變化。尿應該是清亮的草黃色。如果顏色變深並且氣味異常,說明飲水不夠;飲水後,顏色還深,應該就醫。
(6)體育鍛煉後測量心跳。例如,急走20分鍾後,數15秒心跳,乘以4得出心率。坐下,等2分鍾,再查一次心率。若第一次心率減去第二心率小於55,就應該就醫。
(7)40歲後,應該做心血管的全麵檢查,請醫生評估一下未來得冠心病和腦中風可能性的大小。
(8)每半年測量一次血壓。若血壓高過140/90,糖尿病患者高過130/80,等一天,再測量一次,若還高,應該就醫。
(9)注意梳子,若是頭發掉得厲害,應該到醫院去檢查血鐵和甲狀腺。
九、測測自己哪兒上火
想知道自己哪裏“上火”了,就快測測吧!請回憶日常生活中會出現的“小”問題,看您符合的是哪幾項:
①咽喉經常覺得幹幹癢癢。
②吃了點上火的東西就咽喉痛。
③季節變化時容易有痰、口幹。
④覺得鼻孔幹、呼氣也是熱的。
⑤吃了辣椒就口舌生瘡、急躁。
⑥有口氣、牙齦痛、
⑦小便黃,便秘。
⑧熬夜後第二天口苦咽幹。
⑨情緒易激動、易生氣,晚上睡不好。
(1)選“①、②、③、④”為肺火,以黃芩、桑白皮、甘草等清火。
(2)選“⑤”為心火,以黃連、黃芩、蓮子心、牛黃等瀉火。
(3)選“⑥、⑦”為胃炎,以黃芩、天花粉、淡竹葉、山楂、生石膏、鐵樹葉等瀉火。
(4)選“⑧、⑨”為肝火,以夏枯草、桑葉、菊花或金銀花等清火。
十、老年人吃太飽更傷身
老年人腸胃功能變弱,吃太飽會讓機體超負荷運轉,產生一係列健康問題。包括:
(1)肥胖:過剩的熱量會引起體內脂肪沉積,引發高血壓、脂肪肝、糖尿病等疾病。
(2)胃病:胃始終處於飽脹狀態,胃大量分泌胃液,會破壞胃黏膜,導致胃部炎症。
(3)腸道疾病:脂肪堵塞在腸道裏會造成腸阻塞,造成大便黑色、帶血。
(4)老年癡呆:研究發現,有30%~40%的老年癡呆病人,在青壯年時期都有長期飽食的習慣。
(5)骨質疏鬆:長期飽食易使骨骼過分脫鈣,患骨質疏鬆的概率會大大提高。
(6)急性胰腺炎:晚餐吃得過好過飽,加之飲酒過多,很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
(7)失眠:晚餐過飽,鼓脹的胃腸會對周圍器官造成壓迫,使興奮的波浪擴散到大腦皮質其他部位,誘發或加重老人失眠。
建議老年朋友每餐隻吃8分飽,同時盡量保證細嚼慢咽。首先把握好吃飯的時間,每餐在固定時間吃;吃飯至少保證20分鍾;每口飯多咀嚼,要咀嚼30次以上;小湯匙代表筷子,減慢速度;多吃涼拌菜和粗糧,尤其生的新鮮蔬菜,咀嚼最占時間。
十一、急性會厭炎會致命
急性會厭炎又稱聲門上喉炎,是耳鼻喉科較常見的一種急症。它起病急驟,有畏寒、發熱、頭痛等全身中毒症狀,老人和兒童發病時症狀更為嚴重;同時出現咽喉部劇烈疼痛,吞咽時加重。喝水時還可出現嗆咳,張口流涎,吞咽困難。
專家強調,會厭腫脹會導致說話聲音含糊不清,但會厭炎並不影響聲帶,故很少有聲音嘶啞的症狀發生。一旦患者會厭腫脹加重,可出現呼吸氣性呼吸困難,如吸氣階段延長而費力,同時喉部有喘鳴聲,嚴重者有突然發生窒息的危險。若治療不及時或誤診,患者會因窒息而死亡。
急性會厭炎是急症,要早發現,早治療。特別是兒童患者,更易出現喉梗阻,因此更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必要時給予氧氣吸入。遇到呼吸困難者,應及時行氣管切開術,以免發生窒息。
十二、健康是寶,受用到老
半個多世紀來,仲星火在銀幕上成功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角色。生活中的仲星火是個風趣健談、和藹可親的老人。對於如何保持健康,他也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健康是寶,武裝頭腦。兩都兼備,包您看好”。
“健康是寶”,指生活中要注意健康保健,在飲食起居等各處下工夫。他認為,人終有一死,但生時要保持積極的生活態度。老年人特別要注意順應自然,平和以對。但是這不意味著無事可做,比如輕微的家務活動身體,悠閑的散步放鬆身心,這些都能達到鍛煉的目的。但是做任何事情要適度,看書時間一長,眼睛疲勞,就要閉目養神;散步時感到累了,要停下休息。總之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如果身體有所不適,一味嘀咕,於事無補。不如積極治療,至少通過醫治來減輕身體的痛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