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 數字養生含哲理(1 / 3)

一、日常養生“三字經”

蘭香草,搗如泥,敷患處,消腫奇。千全草,一兩宜,水煎服,感冒移。鮮牛筋,用二兩,水煎服,淋濁康。治黃疸,療癆傷,控抽搐,乳癰光。地丁草,清熱好,解熱毒,紅肝消,治腸炎,痢疾妙,毒蛇傷,外敷效。茵陳蒿,宜利尿,祛濕黃,肝炎撂。地骨皮,退濕熱,即潤肺,又涼血,治骨蒸,療口渴,糖尿病,效更卓。鬼針草,很普遍,山坡川,皆宜見,消腸癰,解毒驗,蛇咬傷,奇效現。益母草,山坡措,調經血,降壓好,宜清肝,目肝消,止瀉痢,不可少。木賊草,明目好,散風熱,眼淚消。貓眼草,治瘰癘,除疥癬,殺蟲宜,淋巴結,速遠離,遵醫囑,莫大意。翻白草,治肺熱,療腹脹,祛痰多,消崩漏,除咯血,作用廣,療效卓。

二、健康生活的最佳時間

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汙染源越來越多,使得病菌繁殖生長加快,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也隨之增多。因此,要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健康生活,那麼掌握生活中的幾個“最佳”就可助您一臂之力。

曬太陽的最佳時間:上午8點至10點和下午16點至19點,是曬太陽養生的最佳時間。此時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線A光束為主,可使人產生維生素D,從而增強人體免疫係統的抵抗力和防止骨質疏鬆的能力,並減少動脈硬化的發病率。

美容的最佳時間:皮膚的新陳代謝在24點至次日淩晨6點最為旺盛,因此晚上睡前使用化妝品進行美容護膚效果最佳,能起到促進新陳代謝和保護皮膚健康的功效。

刷牙的最佳時間:飯後3分鍾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時間。因為這時,口腔的細菌開始分解食物殘渣,其產生的酸性物質易腐蝕、溶解牙釉質,使牙齒受到損害。

飲茶的最佳時間:飲茶養生的最佳時間是用餐1小時後。不少人喜歡飯後馬上飲熱茶,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茶葉中的鞣酸可與食物中的鐵結合成不溶性的鐵鹽,幹擾人體對鐵的吸收,時間一長可誘發貧血。

喝牛奶的最佳時間:因牛奶含有豐富的鈣,中老年人睡覺前飲用,可補充夜間血鈣的低落狀態而保護骨骼。

吃水果的最佳時間:吃水果的最佳時間是飯前1小時。因為水果屬生食,吃生食後再吃熟食,體內白細胞就不會增多,有利於保護人體免疫係統。

散步的最佳時間:飯後45~60分鍾,以每小時4、8千米的速度散步20分鍾,熱量消耗最大,最有利於減肥。如果在飯後兩小時再散步,效果會更好。

洗澡的最佳時間:每天晚上睡覺前來一個溫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關節鬆弛,血液循環加快。

睡眠的最佳時間:午睡最好從13點開始,這時人體感覺已下降,很容易入睡。晚上則以22點至23點上床為佳,因為人的深睡時間在24點至次日淩晨3點,而人在睡後1、5小時即進入深睡狀態。

鍛煉的最佳時間:傍晚鍛煉最為有益。原因是此時人的味覺、視覺、聽覺等感覺最敏感,全身協調能力最強,尤其是心率與血壓都較平穩,最適宜鍛煉,鍛煉後易安然入睡。

三、家庭健康月曆

1月:預防室內過敏

冬天時,緊閉的門窗會將灰塵、真菌等都留在室內,要是家裏有人過敏,症狀可能會加重。這時增加居室通風,定期清潔床上用品,合理用膳,可預防過敏的發生。

2月:冬春護心正當時

冬末初春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的高峰期,這可能跟當月的氣候有關,其中氣溫驟變是發病的重要誘因。

3月:試著睡個好覺

隨著白天時間的延長,3月是培養睡眠習慣最好的時間。專家建議,營造溫馨的臥室氛圍,放一個蘋果在枕邊,有利於進入深度睡眠。

4月:讓牙齒更健康

春天是萬物複蘇的季節,人體在春季新陳代謝旺盛,血液循環加快,激素分泌增多,尤其是增加了對骨骼、牙齒生長的良性刺激。這時是保護牙齒的最好時期,除了成人牙齒規律性的檢查和清潔外,兒童也適宜接受齲齒矯正、氟化治療。

5月:外出提防蚊蟲叮咬

這個月蚊蟲大量繁殖,不少蚊蟲能通過叮咬傳播疾病。出現疲勞、發燒、頭通、肌肉關節痛等症狀,以及叮咬部位呈現環狀丘疹時要及時就醫。

6月:別讓陽光傷害皮膚

長時間的戶外活動會增加患皮膚癌風險。除了每兩小時就要塗抹一次防曬霜外,寬邊的帽子或能阻擋紫外線UVA和UVB的太陽鏡可提供額外的保護。

7月:帶上全家去運動

夏季白天時間比較長,適合全家一塊鍛煉。野外郊遊、登山運動等都是好處多多,不僅對孩子的視力有好處,還對中老年人提高心肺功能和四肢協調能力有一定的益處。

8月:把新鮮蔬果擺上餐桌

這個季節,許多新鮮蔬果都已經上市,如南瓜、桃子、李子等。研究表明,每人每天最好攝取5種以上顏色的蔬果,有利於心血管和各個髒器的健康。

9月:注意保護眼睛

9月孩子將麵對繁重的課業。這時候,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合理用眼、定期做眼保健操的習慣。大人們也需要定期給自己做視力與青光眼檢查。

10月:做好預防流感的準備

秋冬季節是流感高發期。如果從10月就開始做好準備,注射流感疫苗,勤洗手,保持每天30分鍾的有氧運動,安排合理的膳食結構,那麼將更有利於抗擊流感。

11月:少吃甜食

臨近年末,應酬漸漸增多,糖的攝入會在不知不覺中增加。研究表示,常吃甜食的人,患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顯著增高。

12月:幫助別人收獲快樂

冬季陽光照射少,容易情緒低落。這時候多幫助身邊的人,有利於改善抑鬱情緒。研究表明,做誌願服務能降低抑鬱風險,將壽命平均延長7年。

四、月看月健康

1月

氣候特點:“小寒”、“大寒”都在本月,天氣持續寒冷,空氣幹燥。

高發疾病:急性腸胃炎、胰腺炎、心梗、腦梗、咽炎、支氣管炎、感冒、骨關節炎。

健康提點:①年關應酬多、飯局多,麵對豐盛大餐,千萬要管住嘴,勿暴飲暴食,少吃油膩、高脂、高糖、高蛋白及刺激性食物。

②春節合家團圓之際,心腦血管患者要保持平和心態,防止過度興奮、情緒激動,記得多量血壓。

③節日期間少去人多、空氣不流暢的公共場所,避免感染流感、肺結核等呼吸道傳染病。

養生推薦:麥芽山楂飲、木瓜鯇魚尾湯、紅蘿卜茶、大麥茶、鮮芹蘋果汁。

2月

氣候特點:天氣多變,或伴低溫陰雨,感覺濕冷。

高發疾病:胃炎、胃潰瘍、腹瀉、流腦、肝炎、水痘。

健康提點:①春節長假結束,上班前留出一兩天調整作息時間,恢複規律的生活,可避免“節後綜合征”。

②春天甲肝病毒猖獗,主要通過患者糞便或被汙染的食物和水等傳播,預防要點是避免進食生的蔬菜和未經煮熟的貝殼類海產品如牡蠣、蛤蜊等。③春季是流腦和水痘的好發期,注意室內空氣流通,易感兒童還應接種相應的疫苗。

養生推薦:綠茶、菊花茶、砂仁鯽魚湯、菠菜豬肝。

3月

氣候特點:氣溫逐漸回升,乍暖還寒,回潮明顯。

高發疾病:流感、麻疹、肝炎、濕疹、過敏性鼻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炎。

健康提點:①氣溫逐漸回升,病菌大量繁殖,注意防範甲流、麻疹、風疹等傳染病。

②早春乍暖還寒,不要過早脫去冬衣,避免著涼和血壓波動。出現咳嗽、流涕、發熱、全身骨痛等症狀,多為流感,不要當普通感冒處理,應及時就醫。

③春天花粉飄飛,蟎蟲出沒,過敏體質的人要避開花粉,及時清洗窗簾、地毯和空調。

養生推薦:土茯苓煲豬肉湯、竹蔗茅根馬蹄紅蘿卜湯、太子參大棗陳皮茶。

4月

氣候特點:清明到,氣溫明顯升高,但濕氣仍重,氣壓低。

高發疾病:抑鬱症、躁狂症、精神分裂症、急性腹瀉、風疹、流行性腮腺炎。

健康提點:①春天陰雨綿綿,易引發精神異常,導致精神心理疾病高發。若發現自己情緒低落,應注意轉移不良情緒,不妨聽聽音樂或參加體育活動。

②本月是春遊、踏春的好季節,踏春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

③本月溫差大,仍需注意保暖、通風,防控呼吸道傳染病。

養生推薦:菠菜豆腐湯、玉米須大棗黑豆粥、枸杞瘦肉湯、扁豆粟米飯。

5月

氣候特點:天氣逐漸火勢,以晴熱天氣為主,時有雷雨。

高發疾病:細菌性痢疾、食物中毒、手足口病、登高熱。

健康提點:①隨著氣溫升高,腸道傳染病將取代呼吸道傳染病成為主角。應重點注意飲食安全,吃熟食,不吃過期、不潔食物,不亂吃野菜。②應注意食品衛生,謹防食源性疾病發生。

③進入了登革熱的高發期。此時蚊蟲頻繁出沒,應積極開展滅蚊行動,可在住所點燃滅蚊片、噴灑殺蟲劑等,驅趕或滅殺室內成蚊。

養生推薦:玉米淮山薏仁粥、茅根飲、太子參荷葉粥、荸薺瘦肉湯。

6月

氣候特點:雷雨天增加,天氣悶熱潮濕。

高發疾病:“趕考病”、哮喘、過敏性鼻炎、軍團菌肺炎、感冒。

健康提點:①本月,中考、高考、畢業考一個接一個,學生壓力極大,容易導致失眠、厭食、腹瀉、焦慮等多種“趕考病”。建議考生臨考前保持正常的睡眠節律,切忌打疲勞戰。飲食要清淡,營養要豐富,涼拌菜、醃製菜、冷飲以及剩飯菜在考前最好不吃。

②天氣悶熱,不少單位和家庭開啟了空調,過敏性鼻炎、哮喘、感冒、軍團菌肺炎等“空調病”隨之而來。預防的最好辦法是加強運動,經常開窗通風。

養生推薦:薏米淡菜煲冬瓜湯、荷葉茯苓粥、酸梅湯、白術茯苓鯽魚湯。

7月

氣候特點:“小暑”、“大暑”均在本月,酷暑開始,雨水也多,濕熱交蒸。

高發疾病:中暑、感冒、腹瀉、手足口病、腦中風、乙腦。

健康提點:①戶外工作者注意防暑降溫,補充水分,調整工作時間,避免暴曬。

②老年人對氣溫變化不敏感,要注意房間通風,補充水分,當心“熱中風”。

③本月下旬流行性乙型腦炎高發,注意防蚊滅蚊,如出現持續高熱、頭痛、嘔吐、抽筋等症狀,應及早就醫。

養生推薦:冬瓜煲老鴨湯,綠豆海帶糖水,或選用淮山、茯苓、扁豆煲瘦肉湯,“三伏天灸”,冬病夏治。

8月

氣候特點:雖到“立秋”,天氣依然炎熱,暑氣難消,秋老虎肆虐。

高發疾病:紅眼病、皮膚病、手足口病、登革熱、乙腦、瘧疾等。

健康提點:①天氣炎熱,食物中毒事件頻發,提防感染性腹瀉的發生。主要症狀有腹痛、腹瀉,部分患者可伴有發熱、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出現脫水。

②由於雨水多,天氣濕熱,腳癬、手癬等皮膚病高發。下雨時最好穿雨鞋,穿涼鞋趟過雨水後要盡快衝洗雙腳。

③高溫天氣,室內外溫差太大,有高血壓、高血脂或心髒病的老年人要當心誘發意外。

養生推薦:綠豆蓮藕湯、苦瓜黃豆煲排骨、鮮淮山瘦肉粥。

9月

氣候特點:高溫為主,早晚開始了一點涼意,降水減少。

高發疾病:鼻炎、哮喘、胃病、膽囊炎、紅眼病。

健康提點:①早晚開始有溫差,易發生感冒呼吸道疾病,過敏性鼻炎和哮喘易複發,要注意添減衣物。

②中秋佳節,吃月餅要適可而止。患有糖尿病、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冠心病的人要慎吃月餅。

③菊黃蟹肥,螃蟹味道鮮美,但如果吃得不當,會損害健康。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盡量少吃蟹黃,以免膽固醇增高。

養生推薦:蓮子百合糖水、菊花枸杞茶。

10月

氣候特點:降雨減少,秋燥抬頭,早晚涼爽,冷空氣南下時帶來更多涼意。

高發疾病:秋季腹瀉、呼吸道疾病、食物中毒、便秘。

健康提點:①本月正逢黃金周,出遊的人要注意飲食衛生,提防“旅遊者腹瀉”。有哮喘、高血壓等疾病的人出行要帶齊日常用藥和應急藥物。

②秋燥當頭,很多人會出現皮膚幹燥、口幹咽燥、大便秘結等問題,同時進入秋季腹瀉的高發期。

③早晚溫差大,容易感冒。本月可以開始接種流感疫苗。

養生推薦:冰糖燉雪梨、銀耳百合糖水、西洋參茶、羅漢果茶。

11月

氣候特點:“立冬”到了,天氣逐漸轉涼,下雨或冷空氣殺到會帶來氣溫驟降,可1個月跨3季。

健康提點:①燥!還是燥!這時熬夜或吃辛辣食物很可能雪上加霜,傷陰而出現虛火。

②冷空氣經常侵入,容易誘發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疾病的急性發作,要注意添衣保暖。

③心腦血管疾病進入高發期,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安全過冬,除了調控血壓,注意保暖外,還要管住嘴。

養生推薦:雪耳燉木瓜、雪梨南杏瘦肉湯、沙參玉竹煲豬腱湯。

12月

氣候特點:常有寒潮影響,空氣幹燥。

高發疾病:心肌梗死、腦出血或腦血栓、冬季皮膚瘙癢、皮膚龜裂、骨關節病。

健康提點:①天氣寒冷極易導致人體血管收縮、高壓升高,部分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腦血管畸形等患者,容易發生腦中風。

②天氣寒冷,關節痛、頸椎病等會加重,膝部、肩頸部尤要注意保暖。

③冬季是手足皸裂症的多發季節,不少人手指、腳後跟裂口、出血,晚上可用熱水浸泡手足後,塗上防裂油、凡士林等。

養生推薦:糯米紅棗粥、當歸羊肉煲、太子參燉鵪鶉;膏方進補;貼“三九天灸”。

五、養喉護嗓10法

(1)保持口腔咽喉清潤。常含1~2口淡開水,可以維持口腔咽喉局部水分平衡,充分滋潤聲帶。

(2)保持大便通暢,養成每晚解大便的習慣,以防滯留腸內的糞便發酵腐敗,產生鬱火熱毒,上蒸咽喉而產生炎症。

(3)保證充足睡眠,養成睡子午覺習慣。如果睡眠不足,會使體內血液偏向酸性,致使肌肉疲勞,尤其是喉部小肌肉非常敏感,往往造成聲音嘶啞。

(4)晨起慢跑半小時,能散發一夜蜷臥產生的鬱火熱毒,充足中氣及宗氣,從而健身養喉。

(5)有意識進行龜式呼吸。即吸氣時伸長頸部,並將頭部略抬向上方;呼氣時縮短頸部,高抬兩肩。呼吸動作應深而慢,呼氣時間應是吸氣時間的兩倍。

(6)三餐後不進或少進零食,有利於咽喉黏膜修複。

(7)平時可含飲雞蛋清(生)、梨水(生梨片涼開水浸泡半小時)、生蜂蜜水(涼開水稀釋成微甜,越淡越好),可潤喉悅音。

(8)每天練習哼鳴。哼鳴熟悉的舒緩歌曲,讓聲帶有一個輕微的運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並按摩聲帶。

(9)每天練習“好”、“哇”、“了”、“羅”4字,使喉頭放下,鬆緩喉肌。

(10)每天早晚攪舌鼓漱咽津。即舌頭由上門齒中央開始向左繞20周,再反方向右繞20周;口腔裏有津液以後,反複鼓動20下或更多,像平時刷牙鼓漱那樣;再把唾液分成3口咽下去,下咽時咽喉用力,有“汩汩”的聲響。

六、健康長壽3密碼

研究發現,黃金分割數0、618蘊含著健康長壽的密碼,與人體結構和壽命、疾病有聯係。

1、延年氣溫:23℃

人的正常體溫是37℃,乘以黃金分割數0、618約為23℃,是最有利於人類延年益壽的溫度。世界著名的長壽之鄉廣西巴馬地區,年平均溫度就是23℃左右。

臨床研究發現,在23℃氣溫下人體消耗的氧氣最少,新陳代謝率最低,心率血壓平穩,心髒負擔最輕,有利於細胞及器官組織衰老減緩,特別有利於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髒病的中老人的康複。

2、黃金睡眠時間:7、5小時

從午夜24點到中午12點共12小時,乘以0、618為7、416(約7、5小時),這就是黃金睡眠時間。

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恢複較中青年緩慢,若睡眠時間過短,各器官的功能難以得到充分恢複;睡眠過長,會減慢心髒跳動,使肌肉組織鬆弛下來,容易變得懶惰、軟弱無力,甚至智力也會下降。

3、養生黃金穴:神闕穴

身高乘以0、618正好是足底到肚臍的長度,而肚臍是人體第一大養生“黃金穴”。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是任脈上的要穴,通過神闕穴進行養生保健,可使人體真氣充盈、體力充沛、腰肌強壯、耳聰目明、輕身延年。具體方法是:靜坐或平臥,收斂精神,意念集中於肚臍,調整呼吸使之平穩,先緩慢吸氣,同時腹部慢慢鼓起,氣吸滿後,停頓3秒左右,將吸入的空氣慢慢呼出,呼氣時腹部下陷。將鬱悶之氣隨著呼吸一起一伏,排向大自然。意想肚臍還可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消化。

七、喝酒傷身時刻表

晚上20點:飲酒後最易興奮。一杯酒下肚就會提高多巴胺、血清素等4種可以使大腦產生快感的化學物質水平。

晚上22點:酒後口無遮攔。飲酒兩小時後,自信心會倍增,但判斷力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