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廠在把科學技術轉變為生產力上,舍得花時間、花錢、下氣力,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年來共開發新產品16項,產值、利潤3年翻了三番,企業的活力增強,實力增加,職工的月平均收入也從不足100元增加到20多元。職工們高興地說,這全是科技給我們帶來的好處。
二、加強質量管理是企業生存發展的保證
順鋼廠之所以能夠在市場疲軟的形勢下一枝獨秀,一方麵靠的是科技投入、智力投資,另一方麵靠的是質量當頭、堅決把好質量關。廠領導清醒地認識到,高科技的產品必須有高質量來“輔佐”,沒有好的質量,再好的產品,也不行。質量差,就會丟掉用戶、丟掉市場,企業就會喪失競爭力,特別是對鄉鎮企業來說,質量是決定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為了保證質量,廠領導首先對全廠質量管理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從人員、原材料、操作方法、環境、機器設備五大因素中找出影響產品質量的關鍵性因素,並采取了相應的對策。
1.健全質量保證體係。在設置各部門質量管理機構的基礎上,建立了廠全麵質量管理委員會。廠長親自負責全麵質量管理工作,製定了一係列專業管理製度和操作規程,定期召開質量分析會,全麵實行質量三包,不合格的產品全部在廠內消化,保證了從原材料進廠到產品出廠的每一道工序、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有專人負責;實行三級管理,時時處處嚴格把關。
2.狠抓質量意識教育。針對“皇帝女兒不愁嫁”的思想,組織職工學習討論,使全廠職工認識到,隻有把質量放在第一位,生產出優質產品,才能在競爭中贏得勝利。他們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采用多種手段,向職工灌輸“質量第一”、“信譽第一”,以質量求生存、以信畨爭發展的質量意識。張子忠經常對職工講,“嫁出去的姑娘,還是我們娘家人,用戶如果反映我們的產品有質量問題一定要負責退賠,絕不能讓用戶受損失。”1988年有一批產品經檢驗不合格,價值達3萬多元,廠子提出寧願自己受損失,也不能賣給用戶。針對出現的質量問題,除扣罰當事人、車間有關領導獎金外,還把廢品公開展覽,讓全廠職工都受到教育,又~將這次質量事故整理成材料,存入技術檔案。
3.建立質量信息反饋製度。設專人負責收集整理信息,及時了解用戶對售出產品質量的意見。這個廠一直把用戶當作“上帝”,領導每年都要親自跑用戶單位,搞調查,聽意見,他們認為“市場靠競爭,競爭靠產品,產品靠質量”。廠領導還經常告誡全廠職工,王婆賣瓜,必須有好瓜,這才有本錢自誇;否則任憑你怎麼自誇,買賣也做不成,做不好,做不大。
幾年來,由於順鋼廠狠抓了質量這、重要環節,職工們逐步地做到了自覺執行廠裏製定的一係列製度措施。這個廠的管理幹部們說,“現在許多事情不用管,工人們都自覺去幹了”。企業的產品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產品合格率從建廠時的40%,逐步上升到目前的99%。1990年在泰國舉辦的中國新技術成果展覽會上,這個廠用楔橫軋新工藝生產的16項產品全部獲得金獎。
3年來,由於依靠科技投入,狠抓了質量管理,北京順鋼廠從管理、技術到生產各個方麵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不少生產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該廠已經在為北京吉普有限公司的切諾基吉普車、北京汽車製造廠的北京212吉普車、重汽公司的黃河大貨車等生產了大量輸出軸、傳動軸、操縱杆、中間軸等各種軸類零部件。這個廠的產值、利潤3年上了3個台階,被市經委評為市級重點鄉鎮企業,並獲得科技星火示範企業的稱號。
麵對已經敢得的成績,他們沒有盲目樂觀,而是把眼界放到了更高、更遠的目標:要在“八五”期間開發更多更好的新產品,滿足國內市場的需要,還要開拓國際市場、力爭在“八五”末產值突破1億元,利潤突破1000萬元。從企業現有的基礎和潛力看,這個目標是完全可能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