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二章 承包六年效益翻番―北京友誼商店承包經營調查(3 / 3)

三、針對商店特點,努力提高職工素質

友誼商店主要服務對象,是外賓和僑胞,語言溝通是服務助必要條件。承包前,職工外語水平不高是商店服務工作中的滿弱環節。由於職工基本上不會外語,曾出現過外賓買雞蛋時學雞叫的笑話,商店被諷刺為“聾啞商店”。有時因語言不通產生誤會,不僅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效益,甚至損害了北京和社會主義祖國的聲譽。為了促使職工掌握服務性外語,商店實行外語津貼製度,把職工掌握外語能力與物質利益掛鉤,製定了《外語津貼考核標準及範圍》,一方麵對新職工上崗前進行四個月的外語培訓,對在崗職工分期分批輪訓;另一方麵,實行外語定期考核,根據考核成績,給予不同層次的外語津貼,掌握幾種外語就拿幾份津貼,鼓勵職工提高外語服務能力。采取上述措施後,商店職工素質有所提高,明顯改善了服務質量。旅遊部中藥組的一名售貨員在營業時,看見有個日本旅客沒有購買目標,便主動迎上前去用日語打招呼,並拿出青春恢複片、北京蜂乳精、片仔等名貴藥品,逐一用日語詳細介紹藥品的產地、成分和效用,最後這位日本旅客不但花了4000多元購買了售貨員推薦的藥品,還連聲表示感謝。

四、留利主要用於生產,注重增強企業後勁

實行承包後,商店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企業留利也應增加,6年累計留利達5700萬元,加上大修基金和更新改造基金共達6300萬元,為企業的自我改造,自我發展提供有力的物質基礎。隨著對外開放的發展,友誼商店接待外賓任務大幅度增長,每年遞增達20%~30%,已趨於原有接待規模的極限。為了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友誼商店把企業留利重點利用在增強企業發展後勁上。6年來商店利用企業留利先後改建、擴建了四樓天井,增設了咖啡廳,對新西樓3000平方米的營業廳進行了現代化裝修,新建了4900平方米的倉庫和兩個貨棚,建立了計算機綜合管理信息係統,還與外商合資聯合辦廠、辦店,投資建立了商品貨源基地。經過改擴建的友誼商店麵目煥然一新,營業麵積擴大,設備更新,商品經營品種增加,商品陳列趨向合理化、係列化、改善了購物環境,提高了對顧客的吸引力,有力地保證了經濟效益的持續.不斷增長。

五、充分發揮企業優勢,麵向兩個市場

友誼商店在短短6年的時間裏經濟效益提高了2倍多,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靠充分發揮企業優勢,麵向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實行打出去請進來的經營策略。

在國際市場上,友誼商店在鞏固和擴大商品部的經營基礎上,合理調整營業場地,調整商品庫存結構,根據市場行情不斷調整批、零比例,舉辦夜市,組織展銷會,積極組織適銷對路的商品,同時增設服務項目,開展係列化多功能服務,為顧客提供各種方便的多種經營服務。現在商店的服務項目已發展到62項,形成了購買、托運、加工修理、勞動服務、在店休息五大係列,增設了咖啡廳、快餐、打字、電傳、複印、信用卡結算,以及刻字、治印、衝擴彩色膠卷、搬家、擦車等多項服務。即將投入的計算機網絡係統還可提供結賬、商品介紹、服務谘詢等多種綜合服務。

友誼商店充分利用自己知名度高、信譽好、吸引力強、擴散能力大的優勢,積極發展橫向經濟聯合。先後投資近百萬元與北京美食食品原料服務公司、香港嘉義行合資興辦了北京華美食品有限公司,與廣州合資興辦了北京廣貨商場,同時,利用新興城市及中小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不少商品可以外銷的情況與那裏的企業建立了業務聯係或商品供貨基地,引進具有當地特色的旅遊商品。商店食品部經營的蔬菜品種少、質量低,淡季品種缺,旺季一般化,外賓不習位等問題,就是通過橫向聯合,與科研農場掛鉤,建立供貨基地解決的。

在發展外向型經濟方麵,商店充分利用實力厚、渠道廣、信譽高,有一定外經基礎的自身優勢,積極探索適合國際市場需求的商品結構和合作方式,在日本、意大利進行商品展銷,把國內的名優特新產品介紹到國際市場上。與國外運輸公司或集團直接掛鉤,開展“門到門”的海空運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