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對策建議
(―)完善價格機製在補貼中的作用這包括:第一,拉開皮肉差價。在保證穩定市場供應盼前提下,將去皮肉與帶皮肉的差價拉開,使商業銷售去皮肉與帶皮肉的經濟效益有明確區別,以提高商業開剝豬皮的積極性。第二,縮小輕、重豬革之間的差價,提高豬革價格。提高豬革價格後,革製品行業要盡量自行消化或由國家予以少量補貼。這樣,一方麵可以理順豬革生產的投入產出比I另一方麵,用國家補貼控製最終產品,以避免出現皮革享受補貼,而革製品還不斷漲價的混亂狀態。第三,製定收購豬皮的淡、旺季差價政策。在補貼總量不動的條件下,旺季皮價低於淡季,以解決商業不願儲存、工業儲存能力不足所造成的淡、旺季皮革資源鬆緊懸殊的狀況,從而提高11業生產的均衡度,提高經濟效益。
(二)完善補貼定額
為解決含油率高的問題,應將現行的隻按斤重補貼改為按斤重同時按麵積補貼的辦法,即在每張豬皮含油率低於適當百分比的基點上,規定斤重與麵積的比例;並根據從不同地區收購來的豬皮的品種、質量劃分不同的補貼檔次、標準“具體方案可由工、商、財、物價部門協商製定。
(三)南革北調與技術改造並舉,努力提高製革工業效益
根據生豬養殖區域成本不同的特點,采取部分包總的辦法,允許在一定額度內,由工業自行從南方皮價低、質量好的地區組織豬皮貨源,達到皮革生產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目的,同時由財政投資更新設備,向多層片皮、提高利潤率的方向努力。逐步降低單位補貼額,達到或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四)調整革製品結構,發揮本地優勢
在提高豬皮革價格的同時,調整革製品結構,增加我市具優勢的產品生產,如重革、勞保手套革、皮雜件革等I並相應提高豬皮鞋的質量,增加花色品種,開拓市場,增加盈利。
(五)補貼改貸款,無償變有償,開展多種經營,使淡季不淡
從改革補貼政策角度考慮,可否改部分財政補貼為銀行低息貸款,部分國家財政的無償支出為有償投資,使國家與企業共同承擔這個目前尚不能取消的補貼的沉重負擔?低息貸款量要火於補貼總量,主要用於諸如提高工業企業的倉儲能力、技術改造、購銷手段的進一步完善等;促使商業開展多種經營,改善淡季生產能力負荷偏低的情況,提高年平均效益,做到在生豬供應淡季皮革生產仍能不淡。使補貼對企業的“輸血”作用,逐步轉變為“造血”作用,使補貼政策適應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運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