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性
原產自中國北方的大白菜,是兩年生植物,頭一年生長,第二年開花結籽。大白菜喜歡寒冷和潮濕的天氣。幼苗時期需要溫暖的天氣,但開始包心後,即使降霜也不怕。而且,嚴寒反而使菜心包得更結實,口味更加甘嫩。天氣一轉暖,就開花結籽。開花後,大白菜就變得又老又苦了。
大白菜是非常吃肥和吃水的蔬菜。需要很多的堆肥和糞肥。
育苗
大白菜不喜移栽,因此先在育苗盆裏撒種播種。每盆3~4粒種子。幼苗長出後,逐漸間苗成一株。長出5~6片真葉時,就可以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注意澆水、日照和通風。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用穴播法。用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每穴撒5~6粒種子。幼苗長出後,逐漸間苗留下一棵最健壯的。幼苗周圍要鋪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上幹糞,然後把幼苗連盆放在上麵,周圍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覆蓋和澆水。缺水會造成菜心開裂。
采收
春季栽種的大白菜在菜心變結實後就可以采收。采收晚了,就不好吃了。
秋季栽種的大白菜可以留在地裏,用繩子將外葉紮起來,等要吃時再采收,可以延長采收期。經霜後的大白菜會更好吃。不過,春季抽薹之前一定要采收。
如果要儲藏,可以將大白菜連根拔起,剝除外葉,放在白菜溝中保存。
病蟲害
馬賽克、黃萎病、霜黴病、黑斑病、軟腐病、根種病、炭疽病。
菜蛾、菜粉蝶、菜螟(食心蟲)等。
卷心菜(Cabbage,又稱甘藍、圓白菜)
植物分類:十字花科(Cruciferae)
土壤酸堿度:pH為6~7最好
發芽天數:6~10天
成熟天數:80天
株距:45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6毫米
栽種時間:秋季栽種最好。秋季榨蟬停叫後種下。
在無霜的南方,冬天也可以栽種,一直到初春柳樹萌芽時。
在有霜的地區,春季也可以栽種。先在溫室裏育苗,柳樹萌芽時移栽到地裏。育苗要提前2~4周。
特性
原產自歐洲沿海,從南歐的希臘到不列顛島,從法國西北沿海直到丹麥。是兩年生植物,頭一年生長,第二年開花結籽。卷心菜喜歡寒冷和潮濕的氣候。幼苗時期需要溫暖的天氣,但包心後,即使降霜也不怕。包了心的卷心菜可以忍受零下5~6℃的低溫。並且,嚴寒反而使得卷心菜長得更結實,口味更加甘嫩。天氣一轉暖,卷心菜就會抽薹結籽。
卷心菜是非常吃肥和吃水的蔬菜。需要很多的堆肥和糞肥。
育苗
先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長出真葉後移栽到育苗盆中。長出5~6片真葉時,就可以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注意澆水、日照和通風。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用穴播法。用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每穴撒5~6粒種子。幼苗長出後,逐漸間苗留下一棵最健壯的。幼苗周圍要鋪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上基肥,然後把幼苗連盆放在上麵,周圍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覆蓋和澆水。缺水會造成菜心開裂。要防止菜心裂開,可用鏟子鍘斷一些側根。
采收
春季栽種的卷心菜在菜心變結實後就可以采收。采收晚了,就不好吃了。
秋季栽種的卷心菜可以留在地裏,用繩子將外葉紮起來,等要吃時再采收。經霜後的卷心菜會更好吃。
如果要儲藏,可以將卷心菜連根拔起,倒放在白菜溝中保存。
病蟲害
馬賽克、黃萎病、霜黴病、黑斑病、軟腐病、根種病、炭疽病。
菜蛾、菜粉蝶、菜螟(食心蟲)等,以及甘藍種蠅。
青花菜(Broccoli,又稱西蘭花)
植物分類:十字花科(Cruciferae)
土壤酸堿度:pH為5.5~6.5最好
發芽天數:6~10天
成熟天數:55~85天
株距:45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6毫米
栽種時間:春秋季栽種最好。秋季榨蟬停叫後種下。
在無霜的南方,冬天也可以栽種,一直種到柳樹萌芽時。
在北方,春季也可以栽種。先在溫室裏育苗,柳樹萌芽時移栽到地裏。育苗要提前2~4周。
特性
是由來自地中海沿岸和小亞細亞的野生甘藍演變來的,是一種兩年生植物,但開花卻比較快。喜歡寒冷和潮濕的天氣。當天氣轉暖時,花蕾就會發散。主花蕾采割後,還會長出側蕾。
花椰菜是非常吃肥和吃水的蔬菜。需要很多的堆肥和糞肥。
育苗
先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長出真葉後移栽到育苗盆中。長出5~6片真葉時,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注意澆水、日照和通風。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用穴播法。用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每穴撒5~6粒種子。幼苗長出後,逐漸間苗留下一棵最健壯的。幼苗周圍要鋪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上基肥,然後把幼苗連盆放在上麵,周圍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覆蓋和澆水。
采收
趁深綠色的花蕾沒有發散之前采收。連著10~15厘米的莖一起割下。
主花蕾割去後,側蕾又會長出。
病蟲害
馬賽克、黃萎病、霜黴病、黑斑病、軟腐病、根種病、炭疽病。
菜蛾、菜粉蝶、菜螟(食心蟲)等。
花椰菜(Cauliflower,又稱花菜)
植物分類:十字花科(Cruciferae)
土壤酸堿度:pH為6~7最好
發芽天數:6~10天
成熟天數:60~90天
株距:45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6毫米
栽種時間:秋季栽種最好。秋季榨蟬停叫後種下。
在無霜的南方,冬天也可以栽種,一直種到柳樹萌芽時。
在北方,春季也可以栽種。先在溫室裏育苗,柳樹萌芽時移栽到地裏。育苗要提前2~4周。
特性
由來自地中海沿岸和小亞細亞的野生甘藍演變而來,是一種兩年生植物。和西蘭花非常像,但花蕾是白色或紫色的,主花蕾采割後,也不會長出側蕾。花菜喜歡寒冷和潮濕的天氣。當天氣轉暖時,花蕾就會發散。
花菜是非常吃肥和吃水的蔬菜。需要很多的堆肥和糞肥。
育苗
先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長出真葉後移栽到育苗盆中。長出5~6片真葉時,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注意澆水、日照和通風。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用穴播法。用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每穴撒5~6粒種子。幼苗長出後,逐漸間苗留下一棵最健壯的。幼苗周圍要鋪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上基肥,然後把幼苗連盆放在上麵,周圍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覆蓋和澆水。
當花蕾長到雞蛋大時,要將幾片大的內葉用繩子鬆鬆地紮起來,為花蕾遮光。也可以將1-2片大的內葉向裏折斷(不要完全弄斷),蓋在花蕾上麵遮光。注意要給花蕾留有成長的空間。
如果是紫色的品種,則不需要進行這樣做。
采收
給花蕾遮光後5~14天,就可以采收了。要趁花蕾沒有發散之前采收。連著一段莖一起割下。
如果要儲藏,就要連根拔出,放在地窖裏可以保存一個月左右。
病蟲害
馬賽克、黃萎病、霜黴病、黑斑病、軟腐病、根種病、炭疽病。
菜蛾、菜粉蝶、菜螟(食心蟲)等。
白蘿卜(Turnip)
植物分類:十字花科(Cruciferae)
土壤酸堿度:pH為6~8最好
發芽天數:7~14天
成熟天數:40天可以采收葉子;40~60天可以采收蘿卜。
株距:15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3~6毫米;秋季栽種需埋得深一些。
栽種時間:春秋季栽種最好。秋季榨蟬停叫後種下。
在無霜的南方,冬季和春季也可以栽種,一直種到柳樹萌芽時。在有霜的地區,春季柳樹萌芽時,就可以在地裏栽種。
特性
原產自俄羅斯寒冷地區、西伯利亞以及北歐的斯堪地那維亞半島,是一種長得很快的兩年生植物。喜歡寒冷潮濕的氣候。天氣一轉暖,蘿卜就會變糠,很快就開花結籽。
白蘿卜喜歡肥沃、鬆軟和保水性好的土壤。
育苗
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幼苗長出後要間苗,使幼苗不致擁擠。長出5~6片真葉後,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注意澆水、日照和通風。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用穴播法。用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每穴撒5~6粒種子。幼苗長出後,逐漸間苗留下一棵最健壯的。幼苗周圍要鋪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周圍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覆蓋和澆水。
采收
春季栽種的蘿卜,長到5~7厘米粗時,就可以挖出來了。晚了,蘿卜會變糠。如果葉柄變空,就說明蘿卜已經變糠了。
秋季栽種的蘿卜可以留在地裏經霜,但要在地麵凍結之前挖出,保存在白菜溝或是地窖裏。
病蟲害
馬賽克、黃萎病、霜黴病、黑斑病、軟腐病、根種病、炭疽病。
菜蛾、菜粉蝶、菜螟(食心蟲)、種蠅幼蟲等。
辣根(Horseradish)
植物分類:十字花科(Cruciferae)
土壤酸堿度:pH為6~8最好
成熟天數:秋季初霜後可以采挖,一直到泥土凍結為止株距:25~45厘米
栽種時間:春季薺菜初生時就可以在地裏栽種。
晚秋青蛙停叫後也可以栽種。
特性
原產於北歐和東歐的裏海、俄羅斯、波蘭一帶,直到芬蘭,是非常耐寒的多年生十字花科植物,在冬天土壤不凍結的地方不能生長。根可紮入土中1.5~3米,主根能生出無數側根,地上部分卻不到1米高。很少結籽,一般用根來栽培。根可以做調料。
育苗
將鉛筆粗細的老根切成10~15厘米長短,頂端平切,底端斜切,以便栽種時辨認方向。
用育苗盆進行育苗。將根端斜插或直插入土中,頂端朝上,底端朝下。使頂端埋入土中8~10厘米。
待長葉後,用手將幼苗挖出,會看到根上冒出了好多側芽。用手將側芽輕輕剝落,注意不碰傷主根。然後將幼苗移栽到地裏。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鋪上堆肥,然後將幼苗埋好,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將近成熟時,將整棵辣根挖出,切除側根,重新種下,可以使根長得更直。但如果不介意根的形狀,就不必費這個工夫,因為吃起來味道是一樣的。
采收
辣根的枝葉和根部都是在夏季生長。但主根要到秋季天氣變冷後才開始長粗。一般初霜後才采挖,一直到泥土凍結為止。
在凍結前要將主根挖出,埋在潮濕的沙中,保存在地窖或菜溝裏。也可以曬幹後研磨成粉保存。
如果隻挖出主根,留在地裏的側根第二年春天又會發芽生長。也可以將側根挖出保存好,待開春時再栽種。
病蟲害
很少病蟲害。
小白菜(Pak Choy)
植物分類:十字花科(Cruciferae)
土壤酸堿度:pH為6~7最好
發芽天數:4~5天
成熟天數:40~50天
株距:15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3~6毫米,秋季栽種需埋得深一些。
栽種時間:在無霜的南方,除了盛夏之外,全年都可以栽種。在有霜的地區,春季柳樹萌芽後和秋季榨蟬停叫後都可以栽種。
特性
原產於中國的小白菜,有青梗和白梗兩種。喜涼爽的氣候,生長期短,容易栽種。雖然全年都可以栽種,但春、秋兩季生長最好。
育苗
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幼苗長出後要間苗,使幼苗不致擁擠。長出5~6片真葉後,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注意澆水、日照和通風。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用條播法。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幼苗長出後,不斷間苗,使幼苗不致擁擠。幼苗周圍要蓋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周圍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覆蓋和澆水。
采收
小白菜要趁嫩采收。一般長到15厘米高時,就可以采收。
病蟲害
馬賽克、黃萎病、霜黴病、黑斑病、軟腐病、根種病、炭疽病。
菜蛾、菜粉蝶、菜螟(食心蟲)等。
葉用芥菜
(Mustard green, Chinese mustard)
植物分類:十字花科(Cruciferae)
土壤酸堿度:pH為6~8最好
發芽天數:5~8天
成熟天數:35~65天
株距:15~30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3~6毫米,秋季栽種需埋得深一些。
栽種時間:秋季栽種最好。秋季榨蟬停叫後種下。
在無霜的南方,冬天也可以栽種,一直種到柳樹萌芽時。
在有霜的地區,春季柳樹萌芽時就可以在地裏栽種。
特性
原產於中國和印度,與原產於歐洲的芥菜不同。歐洲芥菜是采收種子,研磨成芥末,用來做調料的;而葉用芥菜是要吃葉子的。
芥菜喜歡寒冷潮濕的氣候。天氣一轉暖,就會開花結籽。
育苗
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幼苗長出後要間苗,使幼苗不致擁擠。長出5~6片真葉時,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注意澆水、日照和通風。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用穴播法。用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每穴撒5~6粒種子。幼苗長出後,逐漸間苗留下一棵最健壯的。幼苗周圍要鋪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覆蓋和澆水。
采收
春季栽種的芥菜,要趁嫩采收,不要等到開花。
秋季栽種的芥菜,可以讓霜壓一壓再采收,口味會更好。
把芥菜做成幹菜,可以保存很久,也有獨特的風味。
病蟲害
由蚜蟲傳播的病毒病。
地老虎、蚜蟲、跳甲。
薺菜(Shepherds purse)
植物分類:十字花科(Cruciferae)
土壤酸堿度:pH為5~8最好
發芽天數:先在水中浸泡10小時,然後拌上三倍細沙,放在2~10℃溫度下擱置7~9天,不等出芽就播種,2~3天後可出芽,4~5天可出齊。
成熟天數:30~45天
株距:10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3毫米
栽種時間:春、秋兩季播種。
春季在春節過後,一直到青蛙開始叫,都可以播種。
秋季在榨蟬停叫後,一直到青蛙停叫,都可以播種。
特性
原產於歐洲和亞洲的野菜。我國自古食用野生薺菜,在《詩經》、《楚辭》、《春秋》等古書中都有記載,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曆史。
薺菜耐寒不耐熱,喜涼冷晴朗的氣候。能耐得住-5℃的低溫,卻耐不住22℃以上的溫度。在15℃的氣溫和良好的日照下,生長迅速,播種後30天就可以采收。在低於10℃的氣溫下,生長較慢,播種後需45天左右才能收獲。
薺菜對土壤要求不高,但以肥沃濕潤的壤土為好。
育苗
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薺菜種子非常小,可摻和三倍細沙播撒。
幼苗長出後要不斷間苗,使幼苗不致擁擠。長出5~6片真葉後,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注意日照、通風和澆水。
定植
提前1~2周,在田裏鋪上一層2~3厘米厚的幹糞,上麵撒上一些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細細地翻入土中。
移栽:挖出定植穴,澆一些水。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澆足水。周圍鋪上覆蓋物。
直接撒種栽種:用條播法或撒播法。幼苗長出後,不斷間苗,使幼苗不致擁擠。幼苗周圍要蓋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然後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間苗、覆蓋和澆水。秋播的薺菜尤其要勤澆水。
采收
長出10~13片真葉時就可以采收。
病蟲害
霜黴病、蚜蟲。
蓮藕(Lotus)
植物分類:蓮科(Nelumbonaceae)
土壤酸堿度:沒有數據
成熟天數:3~4個月
株距:1~2米
種子覆土深度:3毫米
栽種時間:春季青蛙開始叫後栽種
特性
原產於印度和中國的蓮藕,是一種喜熱的多年水生植物,在我國已有三千年左右的栽培曆史。
由於用蓮子很難發芽,一般是用前一年的老藕來繁殖的。
(如果對如何用蓮子來繁殖蓮藕,可參閱網站:
http://www.victoria-adventure.org/lotus/articles_index.html)
春天,老藕的藕頭會萌發出新芽,先向下生長,然後沿水平方向伸展,形成手指大小的地下莖—藕鞭。藕鞭可達7米多長。
藕鞭是一節一節長的,每一節上都能生出須根、葉梗和花梗來。藕鞭自第3節起,每節還會分生出側鞭,側鞭又會生出側鞭來。藕鞭在10~13節以後開始膨大形成新藕,側鞭末端也會膨大長出新藕。
新藕一般由3~4節組成。最前一節短而粗,叫做藕頭,中間1~2節長而粗,稱為藕身,最後一節長而細,連著藕鞭,稱為後把。有的藕身上還可分生出1~3節的子藕,子藕又會長出孫藕。
藕中間的孔道與藕鞭、葉梗中的孔道相通,葉梗的孔道又與荷葉中心的葉臍相連,進行氣體交換
藕鞭最初長出的2~3片葉子很小,葉梗柔嫩,不能直立,隻能浮於水麵,叫做浮葉。
隨後長出的葉子,隨著氣溫的升高,則愈來愈大,葉柄也愈來愈長,粗硬的葉梗上還長著倒刺,挺立在水麵上,這些葉子叫做立葉。此後長出的立葉又開始變小,葉梗變短。但在結藕前,又會長出一片最高大的立葉,葉柄刺多而尖利,稱為後把葉。最後長出的一片葉子則小而厚,葉梗短細無刺或少刺,稱為終止葉。挖藕時,認出後把葉和終止葉,就可以找到藕了。
荷花是兩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花在清晨5時左右開放,下午3時左右閉合。
蓮蓬實際上是花托,每個蓮蓬裏有15~25粒蓮子。自開花到蓮子成熟需要35~40天。蓮子的壽命很長,在10℃以下的溫度可以保存2000多年。
種藕的選擇
選擇藕身肥大且有兩節以上,後把較粗,藕頭芽旺的藕作種藕。
育苗
一般是種藕時,邊挖、邊挑、邊種。不要特別育苗。
但如果希望快一些發芽,也可以在栽種前20天左右,將種藕埋在稻草中,每天灑水1~2次,保持20~25℃的溫度,待芽長出10厘米後,再種到藕田裏去。
栽種
預備藕田:提前2周將基肥翻入土中。每平方米要施15斤左右的糞肥。栽種前1~2天再將藕田耙一次,漲水至6~8厘米深。
栽種時,將種藕與地麵成20度角斜插入土中,藕頭向下入土10~12厘米,藕梢翹出水麵。
日常管理
藕的生長期可分為三個階段,各個階段需要不同的照料。
萌芽期:從開始萌芽到出現立葉。這一階段,氣溫較低,應保持4~7厘米深的淺水,以提高土壤溫度,促進發芽生長。
生長期:從長出立葉到出現終止葉。這一階段,氣溫不斷升高,是藕鞭、荷葉和荷花生長旺期,水層要逐漸提高到12~15厘米深。立葉出現時,可以進行追肥。追肥前要把水放幹,追完肥後再恢複水位。
結藕期:從長出終止葉,到荷葉枯萎。終止葉出現後,開始結藕,又要降低到4~7厘米的淺水,以促進藕的成熟。這時追肥,可以使新藕長得肥大。當氣溫下降到15℃時,荷葉開始枯黃凋萎,新藕停止生長。初霜來臨時,藕鞭逐漸枯死腐爛。
采收
立葉邊緣開始枯黃時,藕就成熟了,可以一直采挖到第二年春天。
挖藕前要先將藕田的水放幹。
先辨認出後把葉和終止葉,判斷出藕的方向和位置。將藕鞭離後把6厘米處割斷,然後將藕仔細地挖出來,小心不要損傷藕皮。
藕不耐貯藏。春季和秋季挖出的藕隻能貯藏10~15天,冬藕可貯藏30天。
種藕可以留在田裏越冬,藕田要用淺水覆蓋,以保持土壤溫度。第二年春天栽藕前挖出老藕,邊挖、邊選、邊種。
病蟲害
腐敗病、蚜蟲、斜紋夜蛾。
生菜(Lettuce)
植物分類:菊科(Asteraceae)
土壤酸堿度:pH為6~7最好
發芽天數:5~10天。在炎熱的天氣,要將種子包在濕潤的紙巾裏,放在冰箱裏冷藏4~6天,待出芽了再播種。
成熟天數:30~70天
株距:15~20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3~6毫米,秋季栽種需埋得深一些。
栽種時間:在無霜的南方,全年都可以栽種。
在有霜的地區,春季、秋季可以栽種。春季在柳樹萌芽時栽種,秋季在榨蟬停叫後栽種。
特性
生菜原產於小亞細亞、高加索、伊朗和土耳其一帶地區。喜歡蔭涼潮濕的氣候。雖然可以忍耐一定的寒冷和炎熱,但在春秋兩季生長得最好。
根非常淺,因此要注意覆蓋。受不了太強烈和長時間的日照,所以在炎熱的季節,要搭起遮陽網。
育苗
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長出3~4片真葉時,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注意澆水和通風,炎熱的天氣要注意遮陽。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花崗岩石粉也可以)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用條播法。用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作基肥。幼苗長出後,不斷間苗,注意不要讓葉與葉相觸。幼苗周圍要蓋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然後把幼苗連盆放好,周圍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生菜的根非常淺,要注意覆蓋和澆水。要保持土壤濕潤。
在晚春和夏季,要用遮陽布遮陽,但要注意通風。
采收
早晨采收的生菜最鮮嫩。
結球生菜齊根割下,而沙拉生菜可以不斷采摘外葉,直到菜心卷起後,再整株割下。
病蟲害
灰黴病、霜黴病等。
地老虎、鼻涕蟲、蝸牛、蚜蟲、潛葉蟲等。
芝麻(Sesame)
植物分類:胡麻科(Pedaliaceae)
土壤酸堿度:pH5.5~8為宜;pH7最好
發芽天數:8~15天
成熟天數:90~150天
株距:10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6~12毫米
栽種時間:初夏榨蟬開始鳴叫時在地裏栽種。
特性
原產自非洲的芝麻,有著極高的營養價值。早在公元4000年前,古巴比倫人和亞敘人就把它作為一種高級油料植物種植。而在中國,早在公元前5000年人們就使用芝麻油做燈油,用芝麻煙灰做油墨了。
芝麻喜歡日照和高溫,非常耐旱,卻非常怕冷。
育苗
在育苗箱中撒種育苗。待長出5~6片真葉後,即可移栽到地裏。
注意不要澆太多水,芝麻不能忍受太潮濕的土壤。
定植
提前1~2周,在田裏鋪上1厘米厚的幹糞,上麵撒上磷灰石粉和草木灰(或花崗岩石粉),細細地翻入土中。
移栽:挖出定植穴,澆一些水。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澆夠水。周圍鋪上覆蓋物。
直接撒種栽種:用條播法。待幼苗長出真葉後,開始間苗,直到長出5~6片真葉時為止。幼苗周圍要蓋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將幼苗放好,周圍鋪上堆肥,然後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雖然芝麻很耐旱,但夏季幹熱期間以及開花時,也要適當澆水。
開花和結籽前後,可以追施一些草木灰。
采收
當低處的果莢開始幹裂時,進行采收。將整棵芝麻割下,一束一束綁起來,豎置風幹10天左右。然後,攤在一張大塑料布上,用棍子將芝麻敲打出來。用水清洗,放在烈日下曬幹後保存。
病蟲害
黑斑病。
地老虎、蚜蟲、天蛾。
胡蘿卜(Carrot)
植物分類:傘形科(Umbelliferae)
土壤酸堿度:pH為5.5~6.5最好
發芽天數:10~25天。如果想要快一點發芽,可以在播種前,先把種子用濕潤的紙巾包著,放在低溫蔭涼的地方或冰箱裏,待冒出芽尖後,再播種。
成熟天數:65~85天
株距:10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6毫米
栽種時間:秋季栽種最好。秋季榨蟬停叫後種下。
在無霜的南方,冬天也可以栽種,一直種到柳樹萌芽時。
在有霜的地區,春季也可以栽種。春季柳樹萌芽時在地裏栽種。
特性
原產自阿富汗和中亞地區的胡蘿卜,喜歡寒冷潮濕的氣候。在肥沃的沙壤土中生長最好,土質要比較細軟,粗糙的沙礫會使根部畸形發育。
育苗
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幼苗長出後要間苗,使幼苗不致擁擠。長出5~6片真葉後,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注意澆水和日照。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用條播法。用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作基肥。幼苗長出後,不斷間苗,使幼苗不致擁擠。幼苗周圍要蓋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然後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覆蓋和澆水。
采收
胡蘿卜要趁嫩采收。春季胡蘿卜,長到2~3厘米粗就要采收了。
秋季胡蘿卜,可以留在地裏,讓霜壓一壓再挖起來,保存在戶外白菜溝裏。
病蟲害
胡蘿卜鏽蠅(Carrot rust fly),鐵絲蟲(Wireworm),軟腐病等。
如果土壤中缺鎂或硼,會造成蘿卜心發黑。磷灰石和石灰石粉中都含有這些微量元素。
芹菜(Celery)
植物分類:傘形科(Umbelliferae)
土壤酸堿度:PH為5.2~7.5為宜,但pH為6最好
發芽天數:10~25天
成熟天數:100~120天
株距:中國芹菜:10厘米;西洋芹菜:30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6毫米
栽種時間:秋季栽種最好。秋季榨蟬停叫後種下。
在無霜的南方,冬季也可以栽種,一直種到柳樹萌芽時。
在有霜的地區,春季也可以栽種。先在溫室裏育苗,柳樹萌芽時移栽到地裏。育苗要提前8~10周。
特性
源自歐洲、地中海沿岸、小亞細亞、高加索,一直到喜馬拉雅山腳的濕地植物。是一種一年或兩年生植物,在濕冷的水邊生長得最好。根非常的淺,不足20厘米。所以要非常注意澆水和覆蓋。
育苗
配製育苗土:2份普通壤土、1份沙和一份堆肥。
先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長出真葉後,移栽到育苗盆中。長出7~8片真葉後,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放在曬不到太陽的地方,注意保持土壤潮濕。注意通風,以免得苗枯病。等幼苗長得比較大了,可以多曬一些太陽。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和草木灰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西洋芹菜用穴播法。用堆肥(或幹糞)和草木灰作基肥。每穴撒5~6粒種子。幼苗長出後,逐漸間苗留下一棵最健壯的。中國芹菜用條播法。不斷間苗,使幼苗不致擁擠。幼苗周圍要鋪上覆蓋。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把幼苗放好,周圍鋪上堆肥,蓋好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覆蓋和澆水。在炎熱的夏季,要注意遮陽。芹菜比較喜陰。
采收
如果是現用,可以齊根割下。如果是儲藏,要連根拔起,立放在箱子裏,儲藏在地窖裏,也可以埋在白菜溝裏。如果不收,也可以留在地裏,上麵蓋上一層厚厚的幹草。
病蟲害
炎熱潮濕的夏季,或冷熱變化大的季節,都容易得苗枯病。
胡蘿卜鏽蠅。
香菜(Parsley)
植物分類:傘形科(Umbelliferae)
土壤酸堿度:pH5~7為宜
發芽天數:4~6周
播種前,先將種子浸泡在溫水中24小時,可以加快發芽。
成熟天數:75天
株距:10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6毫米
栽種時間:秋季栽種最好。秋季榨蟬停叫後種下。
在無霜的南方,冬天也可以栽種,一直到柳樹萌芽都可以種。在北方,春季也可以栽種。柳樹萌芽時在地裏栽種。
特性
源自歐洲和西亞的一種兩年生植物。第一年長出的葉子可作調料,第二年開花結籽。
香菜籽和油也都是很好的調料。
香菜喜歡涼濕的氣候,喜歡日照,但在日照不好的地方也還可以生長。
育苗
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
幼苗要注意日照、通風和澆水。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用條播法。用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和草木灰作基肥。幼苗長出後,不斷間苗,使幼苗不致擁擠。幼苗周圍要蓋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鋪上堆肥,然後把幼苗埋好,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覆蓋和澆水。
采收
食用前,采割下葉莖。曬幹了儲藏也可以。
病蟲害
葉斑病。
胡蘿卜象鼻蟲(carrot weevils)、蚜蟲、線蟲。
大蒜(Garlic)
植物分類:百合科(Alliaceae)
土壤酸堿度:pH5.5~8為宜
發芽天數:春季7~10天;秋季15~20天
成熟天數:60~75天
株距:10~15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5毫米
栽種時間:春季:柳樹萌芽時栽種。
秋季:青蛙停叫後栽種。
特性
原產於西韃靼(Western Tartary)的大蒜,是一種多年生的蔥科植物。喜日照和溫和的氣候,不適應多雨的氣候。幼苗也經得起霜打。肥沃的沙壤土最適合栽種大蒜。
大蒜的地麵部分可以長至60厘米高,花開粉紅色,根深可達60厘米左右。一般不結籽,是用蒜瓣來栽種的。
育苗
在育苗箱裏育苗。蒜瓣要在栽種前才掰開,不要過早掰開。要讓蒜瓣直立,根朝下。幼苗長出後,移栽到地裏。
幼苗要注意日照、通風和澆水。
定植
提前1~2周,在地裏撒上幹糞或堆肥,磷灰石粉和草木灰(或花崗岩石粉、海藻肥),細細地翻入土中。
移栽:挖出定植穴,澆一些水。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澆足水。周圍鋪上覆蓋物。
直接撒種栽種:挖出定植溝,埋入蒜瓣。等幼苗長出後,鋪上覆蓋物。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然後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周圍鋪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注意覆蓋、澆水。
當大蒜將近成熟時,將葉子打結或踢倒,以減緩生長,使養分集中供給根部。這時,要停止澆水。
采收
等葉子全部幹萎倒地後拔出。放在太陽下曬幹,然後將葉子和根各留1寸長,其餘剪去。放在幹燥通風陰涼的地方保存。如果數量不多,也可以將葉子打辮子,掛在幹燥通風陰涼的地方保存。
病蟲害
蔥蠅(Onion fly)幼蟲、蔥薊馬(Onion thrip)、灰黴病。
洋蔥(Onion)
植物分類:百合科(Alliaceae)
土壤酸堿度:pH5.5~6.5為宜
發芽天數:8~10天
成熟天數:葉用:55天;球莖:100~130天
株距:10~15厘米
種子覆土深度:6毫米
栽種時間:秋季栽種最好。秋季榨蟬停叫後種下。
在無霜的南方,冬季也可以栽種,一直到柳樹萌芽時。
在有霜的地區,春季也可以栽種。先在溫室裏育苗,柳樹萌芽時移栽到地裏。育苗要提前8~10周。
特性
洋蔥的種植曆史如此悠久,以致我們已經很難考證它的發源地。一般的說法是洋蔥源自小亞細亞或印度。
洋蔥喜日照和涼爽的氣候,當天氣變熱時就會開花。洋蔥除了葉子和球莖可以食用,花開得也很好看,所以有人也喜歡用洋蔥點綴花壇。
洋蔥喜歡細軟的沙壤土。根很淺,所以要注意覆蓋。
育苗
在育苗箱裏撒種播種。
移栽時,太細長和太粗短的幼苗要丟棄。
幼苗要注意日照、通風和澆水。
定植
移栽:挖出定植穴,倒入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花崗岩石粉(或海藻肥)作基肥,蓋一層土。澆水在穴中。把幼苗放入,埋好。施一些液體肥,周圍鋪上覆蓋物,澆足水。
直接撒種栽種:用條播法。用堆肥(或幹糞)、磷灰石粉、花崗岩石粉(或海藻肥)作基肥。幼苗長出後,不斷間苗,使幼苗不致擁擠。幼苗周圍要鋪上覆蓋。
如果你的菜園是“免耕菜園”,先撒基肥,然後把幼苗連盆放好,周圍鋪上堆肥,將幼苗埋好,再蓋上覆蓋物。
日常管理
洋蔥的根很淺,要注意覆蓋和澆水。尤其在球莖初生的時候,缺水會造成球莖分裂。
當球莖漸漸成熟時,要停止澆水,並將葉子打成結,可以促使養分集中供給根部,使球莖長得更好。
采收
葉用:在球莖形成之前拔出食用。
球莖:在南方,25%的葉子倒地後,將洋蔥拔出,在地裏晾半天後,再放在幹燥通風的地方晾兩周後再收藏起來。在北方,50%以上的葉子倒地後,將洋蔥拔出,在地裏晾1~2天後,再收藏在陰涼、通風的地方。小洋蔥將葉子打辮掛起來,大洋蔥留2~3厘米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