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4.18

杭州欣逢孫毓霜先生

穿過高空大氣流,與君相會在杭州。

把杯樓上聽春雨,漫步堤間說鶴儔。

以我禪思煙水闊,對君襟抱蓼花秋。

明朝結伴尋詩隱,曹娥東去海西頭。

注:孫毓霜先生為長城潤滑油集團公司總裁,商政之餘,亦雅好舊體詩詞,有《礫石集》、《碎石集》、《孫毓霜詩詞選》等問世。此次杭州相逢,是因他出資讚助的《人民日報》舉辦的新遊記獎在浙江天台山頒獎,我的《遊昆明曇華寺記》獲一等獎。

2002.5.18

題國清寺

重來國清寺,無言過古橋。

聞鍾誰肅立,飛燕自逍遙。

梅老依隋塔,泉幽變越謠。

堂前尋智者,還望白雲高。

2002.5.20

二遊天台山

我本江城士大夫,瓊台又到總踟躕。

昔年秋暮看紅葉,此日春深聽鷓鴣。

霽月初升鍾磬遠,樵風暫歇老龍孤。

自從遁去寒山子,誰發清歌對碧蕪?

記:2002年5月,《人民日報》舉辦的長城杯新遊記獎在浙江天台山頒獎,我的《昆明曇華寺記》獲一等獎,應邀前往天台山參加頒獎活動,以上三首於此期間所作。孫毓霜,長城潤滑油集團公司總裁,是次征文活動的讚助商,亦是著名詩人。

2002.5.21

謝王先霈先生贈書《田家英與小莽蒼蒼齋》

才勘萬仞峨嵋月,又獲新書壟上行。

開卷始知天地隘,微醺猶記錦江春。

小齋十尺悲淪落,楮墨千張鑒古今。

袞袞諸公爭作秀,何如片紙示真情。

記:國慶節前後,曾與王先霈先生夫婦,香港《明報》總編輯潘耀明先生等師友遊武當山、峨嵋山等。歸漢後,王老師與坊間購得新書《田家英與小莽蒼蒼齋》贈我,賦此以謝。

2002.10.11

題劉心宇北京新居

英雄策馬薊門開,

幾杵梵鍾洗客懷。

兩岸煙林擎日遠,

一河紫氣送春來。

米珠薪桂誰能量?

玉燼蘭膏我展才。

坐擁湖山鷗鷺至,

天天都在鳳凰台。

注:老友劉心宇君,移居北京已逾10年,新近購得紫竹苑湖邊豪宅,緊挨明代古萬壽寺。居其家中,可看湖波浩渺,河水縈回,遠近煙林,宛如圖畫,此乃舊京薊門

煙樹之景點也。

2002.12.23

謝王春渝先生贈書

讀罷先生四書本,

如聞木葉下庭除。

吹簫彈劍呼民主,

怒發衝冠罵犬儒。

我哭我歌文更辣,

花開花謝月常孤。

前朝有話終閑話,

一碟茴香半壺酒。

注:王春渝先生係著名曆史學家,其雜文、隨筆亦自成一家。曾贈我《古今集》、《續封神》、《鐵線草》、《老牛堂劄記》

等文集四本。

贈陳世旭兼呈水運憲

潭州一會意翩然,華發相侵憶少年。(注一)

我愛櫻花春雨後,君尋秋水珞山前。(注二)

席間五虎常牛飲,枕上三熊伴雀眠。(注三)

楮墨風流難再現,楓園早棄作家班。(注四)

2002年5月長沙

注一:1985年9月,武漢大學首屆作家班正式開學,入學者24人,經由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開會慎重研究選拔。我與陳世旭、水運憲均在其中。世旭現任江西省文聯主席兼作家協會主席。“華發相侵憶少年”之句,是借毛澤東《沁園春》詞“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揮斥方遒。”之句,並非年齡實指也。此番應擔任湖南省作協副主席之職的水運憲邀請,我與世旭兄來長沙毛澤東文學院講學。三人憶及當年事,且得半日陶然之樂。

注二:武漢大學櫻花著名。每年仲春,校園內櫻花盛開,我尤其興奮。而世旭兄最入迷的是選修的“莊子”。秋水,喻莊子篇什也。

注三:席間五虎。指陳世旭、王梓夫、李延國、高爾品、袁厚春五人,皆有海量。每次聚餐,皆作痛快之牛飲。枕上三熊,指曉劍、陳鬆葉、吳學堖三人,皆高睡之士也。日上三竿,我們都去了課堂,三人猶在酣睡中,雖鳥雀高喧而充耳不聞也。

注四:楓園,當年中文係宿舍所在地。武大作家班隻辦了三屆便結束,茲後每過楓園,憶當年作家班種種情狀,不免心下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