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付梓後作
黃卷青燈已十年,布衣夜夜伴寒箋。
無窮憂患來胸臆,刻骨興亡上筆端。
滿紙寫來家國恨,寸心琢出儷珠船。
江山不肯空文藻,騷客何時敢賦閑。
以身許國慚無補,且為江陵鑄史篇。
蕭瑟衣冠憐烈士,屢經風雨見奇男。
彩毫重塑神州夢,碧血常塗社稷壇。
莫道英魂招不起,今宵欣看月團園。
2003年4月18日舊曆3月17日淩晨
讀黎煥頤回憶錄《從人到猿》
無盡辛酸人到猿,天荒地老角聲殘。
廿年煉獄心難死,每把黃泉當酒泉。
年年冷月照天涯,嚼盡風霜似品茶。
滬上如今春聽雨,猶驚白首對黃沙。
2003年7月30日於香港
記:2003年7月底,受明服出版社總編輯潘耀明先生之邀,餘赴香港參加一年一度的國際書展。幸會同被邀請的著名老詩人黎煥頤先生,他以明報出版社出版的回憶錄《從人到猿》相贈。燈下讀罷,心潮難平,遂有此作。
阿城行(五首)
題金上京曆史博物館
阿什河畔完顏部,馬上英雄逐水居。
煮海開山饒殺伐,中原王氣一時枯。
河山還是舊河山,虎踞龍盤憶昔年。
遼宋不知何處去,百年社稷姓完顏。
注:女貞人完顏部落,在黑龍江阿什河畔定居,逐漸強大,爾後生問鼎中原之心。最終將北宋王朝逐出汴京,統一北部中國,建立大金國。享祚達一百二十年之久。
參觀金太祖阿骨打陵有感
宋家天子能遊戲,汴京歌舞漏聲遲。
如何不住長生殿,卻來此地著羊皮?
注:金太祖阿骨打陵在金上京遺址右側約兩公裏處。當年宋朝徽、欽二帝被擄至此,在陵前行牽羊禮。此禮極盡淩辱之意:徽、欽二帝被褪去上衣,披上剛剛宰剝的血淋淋的羊皮,圍著阿骨打陵三步一叩轉了三圈。嶽飛《滿江紅》詞中“靖康恥,猶未雪”即指此也。
大金國故都會寧府遺址漫步
暫從瓦礫認輝煌,神州此處又滄桑。
金戈鐵馬憑誰識,惟見歸鴉負夕陽。
題鬆峰山海雲觀
誰到鬆峰覓道緣,東林居士過前山。
泉聲一路如鍾磬,伴我逍遙入洞天。
注:鬆峰山,在阿城市境內,為金國時道教名山。至今山上留有多處道家遺跡。海雲觀為山上古道觀。
2003.8.14—16於阿城
題肖紅紀念館
八月鄉村一望中,秋風秋雨憶肖紅。
呼蘭河畔君歸否,山隔千重水萬重。
2003.8.17
記:參加阿城市金都筆會期間,主人曾安排我們去呼蘭縣參觀肖紅紀念館。這位抗戰時期死於香港的女作家,生前薄命,死後亦無厚諡。幸將她故居辟為紀念館,終可補憾。首句八月鄉村,借用肖紅第一任丈夫肖軍名,亦是實指也。在館內遊覽期間,館方介紹,肖紅現葬在廣州,呼蘭縣有關方麵多次想將她遺骨遷回紀念館安葬,終因經費籌措不及等種種原因而不能實現。詩之後兩句,便因此事而生發。
戲贈王春瑜先生
久居北地憶江南,最憶江南雨夜船。
兩岸桃花如酒令,半簾幽夢上詩箋。
幾多社戲煙村裏,一夕胭脂畫舫間。
老漢賣文無別事,隻為積攢買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