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個案分析:造星工廠——《超級女聲》(3 / 3)

胡蝶之所以成為神話,固然在於她有得天獨厚的表演天賦,但更重要的是關於她的各種媒介文本極好地配合在一起,這些文本或精心策劃,或無心插柳,產生了互相疊加的發酵作用,使得胡蝶的知名度、美譽度與號召力都不斷上升,成為名副其實的電影皇後。

在當代中國明星中,媒介文本的正麵累加效果也很明顯,尤其是現代娛樂業中多棲明星越來越多,如四大天王、王菲、張柏芝、陳慧琳、王力宏、周傑倫等讓人們如數家珍的明星,人們不但可以在眾聲喧囂的歌壇看到這些俊男美女的煽情表演,更可以在影視劇目中欣賞他們的傾情演繹,當然,無所不在的廣告中亦是他們充滿消費誘惑的燦爛笑臉。

然而,能夠成就此等神話的巨星畢竟隻是少數,究其原因,可以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明星文本的互文本場不但沒有產生累加效果,反而出現了負麵效果。雖然大量對明星私生活的曝光有利於提升明星的知名度,但並不一定意味著明星形象美譽度的增加,相反,在很多情況下,這種互文效果還會產生抵消、衝減甚至降低明星魅力的影響。

這一方麵在於現實中,明星的表演形象和公開私人形象不可能完全呼應雷同,必然存在相當的差異甚至對立。而當代中國傳媒業比起胡蝶所處的20世紀30年代,不管在媒介種類、技術、規模還是影響力上都有了極大的發展。各大媒介為了爭奪眼球,怪招迭出,還出現了專門拍攝名人隱私照片的狗仔隊,明星的八卦新聞、醜聞事件往往被無限地放大傳播,對明星在公開表演中樹立的良好形象產生了消極的負麵效果。

明星的八卦新聞往往是導致互文效應負麵作用發生的文本形式。在中文中,八卦的正規稱謂是“流言飛語”或“閑言碎語”,在英文中,八卦就是gossip,即“是輕浮,常常無根據的傳言。一般涉及個人的、聳人聽聞和隱私的消息”。關於明星的八卦新聞幾乎成了近年來娛樂新聞的全部內容,明星們出演影視劇、出唱片都不如爆出新的八卦緋聞來得更轟動。

法國作家安德烈·馬爾羅說過:“一個人的真正麵目,首先是他隱藏起來的那部分。”人總是想探究到他感興趣的人的真實麵目,而探究的目的,有時僅僅出於好奇。八卦媒體、狗仔隊正是在這個前提下發展起來的。一個值得注意的變化是,看電影、聽音樂會、買唱片,這些我們稱之為精神消費的活動,正逐漸變成僅為滿足某種好奇和消遣心理所形成的心理消費。人們可能對某明星主演的電影無甚興趣,但對他的女朋友更感興趣,這種心理消費通過媒體表現出來,就是八卦。為什麼需要八卦?歸根結底還是尋求一種放鬆和消遣。

明星及其背後的經紀人或經濟公司看到了大眾對明星隱私的強烈欲望。很多情況下,明星的隱私是被動地曝光,但在相當多的情況中,八卦、緋聞是精心準備好的。很多明星為了贏得媒體和大眾的注意力,不斷製造各種八卦消息,靠一個又一個的緋聞來炒作。國內著名娛樂記者江小魚說:“明星是不能有隱私的,你的內褲什麼顏色公眾有權力知道。”他稱讚香港的藝人十分敬業,經紀人和記者之間互相體諒,“明星、經紀人、記者三者之間,是一個生物鏈關係,經紀人給記者的料不夠猛,報紙銷量上不去,記者挨罵情緒不好自然會轉嫁到明星身上,當然會更多地報道負麵的東西”。(淩霜華.名人的隱私販賣.三聯生活周刊,2003,(2):51.)

大眾需要明星的隱私,好奇明星的緋聞與八卦,但這並不等於大眾讚同、喜愛明星隱私文本中呈現的形象。美國一代青春玉女小甜甜布蘭妮在表演時的清純與其私生活中的放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雖然布蘭妮的八卦新聞、偷拍照片仍然在不斷博得大眾眼球的關注,但她的演藝事業已經受到了巨大的打擊,她的新專輯銷量劇減,廣告代言紛紛喊停,大眾對她放縱自己的行為表明了批評的態度。還有近年來不斷出現的明星醉酒駕駛、吸毒等負麵隱私的曝光,不僅沒能為明星光彩添磚加瓦,反而成為明星演藝生涯的汙點,對其公眾形象是巨大的傷害。

另一方麵,互文效果會產生負麵作用也在於當代中國娛樂業在明星生產上還不那麼規範和成熟,在麵對明星負麵消息的時候,明星本人及其經濟公司缺乏危機公關的能力,不能將對明星形象的損害程度降到最低。

2008年初香港發生了震動整個華人社會的豔照門事件,從1月27日開始相繼有疑似陳冠希、鍾欣桐、張柏芝等多位明星的不雅照片在網上流傳,照片數量達到數百張,照片中出現的幾位明星的演藝生涯和私人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尤其是最早流出照片的主角陳冠希和鍾欣桐,更是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在處理這次危機的過程中,幾位明星及其公司的危機處理能力一見高下。鍾欣桐與陳冠希先後露麵道歉,但結果卻大不相同:鍾欣桐最先出來認錯,不被人原諒;而陳冠希的道歉卻獲得了大多數人的接受。比較二人的危機處理,鍾欣桐首先出麵道歉,反而成為眾矢之的,而且她的道歉類似一個影迷見麵會,道歉過程中不時微笑,給人感覺態度很不誠懇。而陳冠希選擇在人們對這件事的真實性逐漸接受之後現身道歉,時間選擇非常好;他的發布會現場隻有一桌一椅,讓人感覺陳冠希一人做事一人當,平時一向嘻哈打扮的陳冠希出人意料地以一身正裝出現,就是為了給人留下鄭重、負責的印象;在道歉全過程中陳冠希表情凝重,以真誠的態度博人同情。同一負麵事件中的主角,因為危機處理的方式不同而產生了不同效果,能夠即時扭轉逆勢的明星,其形象所受到的負麵衝擊也要小得多。

美國電影學者德·科爾多瓦曾經說過:“明星形象,實際上是歧義和複雜的形象。任何時候我們都能夠理論地定位一個人的兩個身體,一個被製造的身體(角色的身體)和一個製造的身體(演員自身的身體)。關注前者容易把觀眾拉向在電影裏麵所代表的那個角色;另一方麵,關注後者,把觀眾拉向作為正式體係文本之外的文本間性的特定軌道。”(Richard DeCordova.Picture person alities:The emergence of the star systemin America.Chicago:Univer-sity of Ill inois Press,1990:19~20.)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明星公開表演的文本被研究者稱為明星的主要文本,這是明星身份確立的根基所在,而私人生活則被視為是次要文本,是明星形象的補充文本。但當下我們所麵臨的現實已經發生了改變,主要文本和次要文本之間的區別越來越小,根本無所謂主次之分,大眾越來越關注德·科爾多瓦所說的明星自身的身體,即被公開的私人生活部分,甚至出現了明星私人生活比其演藝作品更受矚目的現象,人們能說出一些明星的緋聞,卻很難說出這些明星究竟出演過什麼角色,或者唱過什麼歌曲。在這種情況下,明星的互文效果愈發複雜,雖然明星私人生活的不斷曝光有利於提高名氣,但是知名度不等於美譽度,明星緋聞文本與負麵新聞必然影響明星形象。

明星形象的分合與意義拚貼

不管是明星的表演文本與私人生活文本之間,還是眾多表演文本之間,或者私人生活文本中,很少出現完全統一的狀況,而是會時常出現互相矛盾之處。可以說,每一個明星都具有多種不同的所謂“自我”、“主體”,而這些“自我”又都統一在明星的整體形象中。由於明星形象既分離又統一的特性,多種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在每一個具體的明星形象中不斷糅合、拚貼,龐大的明星互文本場成為一個產製多元意義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