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年輕人,在他剛過完24歲生日的時候,就慘遭他人陷害,在牢房裏麵整整度過了10年的時間。後來這個冤案得以平反,他也得以釋放。可是,他卻開始了日複一日的反複控訴和咒罵:“我真是太倒黴了,在我最年輕的時候居然遭受冤屈,在監獄裏麵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那裏根本就不是人待的地方,房間裏陰暗潮濕、氣味難聞,狹小的窗戶從來見不到一絲的陽光,我真的被折磨得生不如死。我不明白為什麼陷害我的那個人沒有得到懲罰,就算把他千刀萬剮也難消我心頭之恨啊!”
在他72歲那年,在貧病交加中,他終於臥床不起。臨終之時,牧師來到了他的床前,輕輕地對他說:“可憐的孩子,在去天堂之前,先懺悔一下你在人世間的一切罪惡吧!”
躺在病床上的他依然對往事耿耿於懷:“我不需要任何懺悔,我需要的是不停地詛咒,詛咒那些給我的人生帶來不幸的人。”
牧師握住他的手問:“你因為遭受冤屈而在監獄裏待了多少年?”
他悲憤地將數字告訴了牧師,牧師聽完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可憐的孩子,你真是這個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對於你遭受的這些不幸,我感到十分同情和難過。你被關了10年,可是當你走出牢房去享受外麵自由的時候,你卻用心中的仇恨和咒怨將自己囚禁了整整38年。”
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我們難免會遇到許多心酸的挫折和悲歡離合。即便那個時候我們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委屈和憤怒,可過去的畢竟已經過去了。如果我們還是將這一切包袱都背負在身上,那麼我們的人生豈不是走得太過勞累?又如何去體驗這人生的種種樂趣和快樂?如果往事不堪回首,還硬要逼著自己去回首,那麼煩惱豈不是會永遠跟隨著你?糾結於往事中,隻會讓你陷入無限的失落,破壞每一天的生活。
幸福與快樂不會主動找上門,它們隻會屬於那些熱愛生活和珍惜生命的人。有的時候,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那麼我們就不應該再為這些已經發生的事情去糾結,而應該讓這些發生過的事情就此過去。
許多人都認為初戀的失敗是最令人痛苦的,甚至還會有人因此而絕望自殺,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這個時候他們往往會產生一種錯誤的觀念: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會擁有真正的愛情了,我也不會有這種刻骨銘心的感覺了。他們會把一次戀愛的失敗當成是這輩子愛情的終結,而實際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隻要他們再一次投入戀愛中去,並為對方牽腸掛肚、朝思暮想,那麼他們再回頭想一想曾經的想法和舉動時,就會覺得自己當初非常幼稚可笑。
其實,當我們在生活中遭遇各種不幸和挫折時,應該先冷靜下來思考一下可能會出現的3種結局:最好、中等、最壞,同時還要不停地提醒著自己:我不一定就會得到最壞的結局,有可能會是中等或者最好的結果,凡事一定要盡量往最好的方麵去想、去努力。
你一定要堅信,這一切都將會成為過去,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偉大的所羅門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中,一位智者告訴他一句至理名言。這句至理名言涵蓋了人類的所有智慧,可以讓人們在得意的時候不驕傲;在失意的時候不絕望,自始至終都保持著一種勤勤懇懇、奮發向上的狀態。可是,遺憾的是,當所羅門王醒來的時候卻怎麼也想不起夢中的那句至理名言了。
於是,所羅門王找來了這個國家裏最有智慧的幾個人,向他們講述了自己所做的那個夢,要求他們把那句至理名言想出來,並拿出一枚大鑽戒,說:“如果你們想出了那句至理名言,就把它刻在這個戒麵上。我要把這枚戒指天天都戴在手上,以便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一個星期以後,幾位智者非常興奮地前來給所羅門王送還鑽戒,隻見戒麵上刻了6個字:“一切都會過去。”
人生一世,從表麵上來看,似乎有很多事情都是和將來的幸福生活有關係的,例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等。其實隻有過來人才會了解,這一切不過都是過眼雲煙。在人的一生中,隻有那種平和的心態與時時快樂的感覺才是最為真實可靠的。那些看似讓我們糾結難安的事情其實都是一時的,等到過去以後,你就會發現它根本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所以,我們在經曆痛苦的時候要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微笑著對自己說,何必糾結至此,這一切都將會過去,揮一揮手,勇敢地和它們告別。要相信,隻要擁有一個好心情,幸福和快樂就一定會降臨。如果我們一直糾結下去,無法釋懷,那麼幸福就好比掛在驢子前麵的那根胡蘿卜,永遠都是可望不可即的。
繁花凋謝了,還有再盛開的時候;春天過去了,還有再來的時候;樹木枯萎了,還有再複蘇的時候;心情低落了,也還有再好的時候。所以,當你感到不幸福或者不快樂的時候,請務必要放下內心的糾結,不要一直計較下去,因為這一切終將會過去。
5. 閑言碎語隻會讓內心充滿陰霾
對於一些閑言碎語,你可以選擇不聞、不問。以平淡之心待之,沒有什麼能嚇倒你。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或者幾句閑言碎語,抑或是自己的不幸而唉聲歎氣、憂愁不已……
其實,人生在世,總是難免會聽到一些別人給予自己的各種各樣的評價,有好的一麵,自然也就會有不好的一麵,如果你總是一味地糾結於別人對你的評價,哭喪著臉過日子,那麼生活無疑也會痛苦、無奈許多。但是如果你能做到將這些閑言碎語付之一炬,那麼就可以讓自己原本灰暗的心境變得光亮快樂許多。
其實,一個人如果總是把自己的生活焦點和生命的重心放在看別人的眼光、臉色和喜惡上麵,想盡辦法去克製自己、迎合別人,是一種十分愚蠢的行為。人生在世,不可能做到滿足所有人的要求,就算可以,也隻能扭曲自我,最終失去自我、失去自我的生活樂趣和整個生命的價值。這個世界原本就是不圓滿的,人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就算卦象的結果出錯,別人會對自己議論紛紛,隻要自己能夠做到坦然麵對不就可以了嗎?
阮玲玉,很多人在說起這個名字的時候,都是帶有一種深深的歎惜之情。阮玲玉自殺的時候隻有25歲,正值芳華。她就是被社會上那些閑言碎語逼迫而死。魯迅先生曾經為她寫了一篇《論人言可畏》的文章。的確,各種各樣的輿論給予一個女人的壓力是巨大的,麵對各種各樣的閑言碎語,阮玲玉選擇了自殺。她用自己生命的代價去做最後的抵抗無疑是悲哀的。因為,生命對於每個人來說隻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在珍貴的生命麵前,那些閑言碎語又算得了什麼呢?
這個世上,沒有一幅畫是不被別人評價的,也沒有一個人是不被別人議論的。如果你是一個沉默寡言的人,那麼有可能別人會說你是一個“城府很深”的人;如果你是一個非常健談的人,那麼有可能別人會說你是一個“誇誇其談”的人;如果你去讚美別人的話,也有可能別人會說你是“別有用心”;如果你善意地批評別人,那麼還有可能使別人暴怒不已,認為你這是在“多管閑事”。所以,不管你怎麼說、怎麼做,都逃脫不了別人對你的評價與議論。
俗話說:“坐起來說人,站起來被人說。”評價別人和被人評價都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活現象,生活中,又有哪個人能做到不被人說、不說別人?“謠言止於智者”,不管別人怎麼說你,你都不必在心裏太過糾結,更不要去理睬,舌頭長在別人的嘴巴裏,說什麼都是別人的自由,可是要如何做卻是屬於你自己的權利和選擇。
當然,要做到不被他人的閑言碎語所左右,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陶淵明有雲:“心遠地自偏。”一個人隻要擁有了對生活的信念,就不會在意那些閑言碎語,更不會因為別人所說的一番話而影響自己的生活。
日本著名的哲學家西田幾多郎曾經寫過一首詩:“人是人,我是我,然而我有我要走的道路。”的確,我們每個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生活方式,如果我們自己都不能選擇自己所喜歡的生活方式、走自己想要走的人生路,而是時時刻刻在意與糾結別人所說的閑言碎語,這不就等於在為別人而活嗎?這樣的生活還有什麼意義可言呢?所以,當我們麵對那些閑言碎語的時候,請牢牢地記住一句話:閑言碎語耳邊風,不留一片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