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出租車上(1 / 3)

在出租車上

短篇小說

作者:唐捷

她,中等個兒。身著一套灰色的運動衣,腳蹬一雙淺藍色的帆布運動鞋。白色的大口罩幾乎遮住了大半個臉兒。高高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當下流行的黑色墨鏡。肩上挎著手、肩兩用的大挎包。看上去,像是個四十歲左右的中年婦女。她站在某小區大門口右側的馬路邊上,不時向小區院內張望。

一輛綠色的出租車由院內緩緩向大門口駛來。她看了一眼車牌號,舉手擋車。出租車緩緩停住。

開車的是一位年輕小夥子。

“大姐,去哪兒?”

“安寧。”

“這麼早,有急事?”

“有點兒事,不急。昨晚下了一夜雨,趕早兒空氣好。”

“我要順便拉個病人去醫院,稍微繞點道,不多。醫院在去安寧的途中,順路。可以嗎?”小夥子用商量的口氣說。

“行。”她上了他的車。

“您感冒了?”他問。

“患咽炎和風眼,出門必須戴口罩和眼鏡。”她回答。

車行駛到街口轉彎又往回走了一段路後,右轉開進了一個六七十年代修建的老式小區。車停穩後,小夥一邊打開車門往外走,一邊對女乘客說:“您在車上待會兒,我上樓去接個病人。”

“打電話叫他下來嘛。”她說。

“人家家裏隻有母女倆,我不上去她們下不了樓。”

不一會兒,從樓梯口出來三個人:小夥子身上背著個中年婦女,後麵跟著個雙手提著包袱的年輕女子。小夥子把她們安置在後排座上坐好,關好車門,然後低頭鑽進駕駛室,掉頭駛出了小區。

二十分鍾後,車停到了醫院門口。小夥下車,把那位婦女又背起來,隨年輕女子走進了住院部。過了不到十分鍾,小夥從住院部跑了出來,上氣不接下氣地上了車,發動車踩油門;同時扭過臉歉意地向她笑了笑。她也用充滿敬意的眼光望著這個小夥子。

“是親戚?”她問。

“不是。”

“朋友?”

“也不是。”小夥說,“今早朋友打來電話說,他家親戚下樓梯時摔壞了腿,骨折。他上班不能請假,要我幫忙送往醫院,並告訴了他親戚家的詳細地址。”

“你這樣做,她會多付錢給你吧?”

“她是要多給我付錢,但我不能要。俗話說: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人家有難,我咋能那樣做呢?”他很平靜地說了這句話。

“你真是個好人!”

“碰上這樣的事,隻要是一個有良心的人,誰都會幫忙的。”他平淡無奇地回答,說的是誰都知道的道理。

已是七點多鍾了,晨練的、上班的人們匆匆在街上行走著。

前麵是鐵路隧道橋。橋下麵是行人、汽車兩用的隧道。隧道的低窪處積滿了雨水,小夥開始減速慢行。就在小夥出租車的前麵行駛著一輛高級越野車,它鳴著長笛疾速駛過,車輪激起的汙水毫無顧忌地飛濺到兩邊行人的裙子上、褲子上、鞋上……被弄髒了衣服的行人怒視著已經遠去的車輛;有的人甚至破口大罵。

“真缺德!”小夥氣憤地說道。他的車速與行人一般,慢慢從深深的積水中通過。兩邊的行人轉過臉來向小夥微笑著,似乎在說謝謝。

眼前發生的這一幕情景,使她對這個開出租車的年輕人產生了好感。她說:“每個開車的司機都像你這樣就好了。”

他笑了笑,沒有回答,似乎在說:凡是開車的,都應該這麼做。

車子右轉向濱河路駛去。筆直寬闊的濱河大道,這會兒人稀車少。一輛接一輛的車子從這輛綠色的出租車左側疾速超過。

“這裏車少路好,你也可以開快點啊!”

“咱這行,有些行話:‘十次肇事九回快’。‘快是慢,慢是快’。中速行駛最好。開慣了快車,想慢下來就難了。”

說話間,出租車快到紅綠燈十字路口了,他放慢了速度。將要踩到斑馬線時,黃燈亮了,他的車停了下來。而在他後麵的幾輛車搶在紅燈之前開了過去。

“按交規,你也可以過去呀!”她不解地說。

“這裏也有行話:‘寧停三分,不搶一秒。’不少事故就是發生在這轉瞬之間,奪去了許多無辜的生命。再忙再急,也沒在這一半分鍾上。咳,有些人總是心存僥幸心理。”

紅燈亮了。

他不急不躁地等著。

“你開車有幾年了?”

“六年。”

“罰款扣分多嗎?”

“前幾年有過,近三年從沒罰過款也沒扣過分。”

這真是個守規矩的青年,過家肯定也一樣。她心裏這麼想著。

綠燈亮了。

他起步。穿過十字,向西行駛。然後右轉彎,跨過黃河大橋……

“大姐,往哪兒開?”

“黃河家園。給一位女同學送幾本書。”

“啥書?”

“《讀者》。還有幾本小說之類的。”

“《讀者》?她也喜歡?”

“是啊,她喜歡文學,我也喜歡。業餘愛好唄!閑著沒事時,讀讀挺有趣的。我們三個月交換一次,互通有無。節約不少錢呢!”她和顏悅色地說。

“《讀者》我也喜歡,每期不落,期期買。半碗牛肉麵錢嘛!據說《讀者》發行量世界排名第三,亞洲第一,國內家喻戶曉。主編彭長城可是個人物咧!”他越說越興奮。

“想不到你一個開出租車的司機,也這麼愛讀書。”她臉上顯出很意外的表情。

“大姐,您別笑話,我給您講個故事。”他一邊開車一邊笑著說,“有一年的一天下午,我早早收了車,來到《讀者》雜誌社辦公樓的大門口。我蹲在大門口,邊喝著車上備用的大杯茶水,邊等著看那些下班回家的大編輯們。我想,在茫茫書海裏,能一眼捕抓到篇篇都精彩的文章,能編出這樣人人都愛讀的雜誌,他們肯定與常人不一般。我要親眼目睹他們那與眾不同的風采。

“等了不到半個小時,六點鍾了,他們該下班了。我站了起來,睜大眼睛向樓門口望去,他們男男女女,三三兩兩,說說笑笑地夾著包兒從樓內走出來。從個頭、長相、穿著打扮,甚至從走路的姿勢上來看,與常人沒有兩樣啊!說心裏話,當時我有點失望……

“但是,當他們邁出大門,從我身旁經過,零距離觀察時,我開始驚訝:他們都很年輕,風度儒雅,氣質不俗,姿態從容。青春陽光的麵孔,顯示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信;熱情而炯炯有神的目光,流露出快樂和自豪。總之,他們渾身上下,都散發著那種可人的書香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