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政治萌芽(2 / 3)

事實上,當時美國的社會風氣和治安也的確讓人撓頭。雖然尼克鬆隻是一個年輕的大學生,可是他卻一直熱衷於政治。在他當時還有些幼稚的眼睛裏,一些惡劣的社會風氣和一些難以解決的政治問題雖然不是一兩個人能夠改善的,但是從客觀的一麵來說,這些也並不是永久性的問題。他期待著一個團結向上的領導核心,能與廣大的公眾一同來改善並杜絕這些惡劣的風氣。

在一個彼此熟悉,人數很少的學校裏,學生的政治活動必定是低調的。但是對於尼克鬆來說卻是不放棄任何的機會。

在蕙蒂爾學院的最後一年,尼克鬆又參加了學生會主席的競選,他代表方正社做候選人。

當時,蕙蒂爾學院的教育是一流的,但是學生的生活條件卻很一般,很多學生並不滿意這樣的條件。比如學生宿舍經常斷電;房間裏很潮濕;廁所經常漏水,沒人打掃;食堂的飯菜不可口,以及學生宿舍因為臨近一個化工廠而經常彌漫著臭味和被噪音汙染等等問題。

尼克鬆參加競選,首先提出這個最緊張也最重要的問題——改善學生的食宿條件。他承諾,如果他獲得勝利,作為蕙蒂爾學院的學生會主席,他將建議學校重新更換學生宿舍老化的電線線路,保證沒有停電現象;學生食堂的膳食將重新調理,使同學們的飯菜盡量可口;改善廁所的情況,由學生會每天派值日生對其進行打掃。

而且最突出的是他帶領他的競選辯論隊去附近的化工廠進行了幾次接觸性談判,最後達成協議:化工廠的汙水不再往學校流放,這樣就大大地改善了校園環境。他的這一係列舉措不但得到了所有學生的歡迎,同時也使校方對尼克鬆更加刮目相看。

他成功地被選舉為蕙蒂爾學院的學生會主席。

在蕙蒂爾學院,幾乎是每一個學生、每一個老師都熟悉尼克鬆,大家對他的刻苦和他能言善辯的口才,佩服得五體投地。全校曾掀起過一次向尼克鬆學習的高潮,許多貴族家庭的富裕學生也開始脫離開家裏的資助,利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以自己獲得生活開支為榮;很多原本不用功的學生,在他的號召下真正地投入了學習,那一年,蕙蒂爾學院的期末成績平均上升了20.1%,這在學院史上是沒有的。

蕙蒂爾學院的山姆斯·本恩校長曾說:“作為一個學生來說,理查德·尼克鬆對學院的貢獻是前所未有、眾所周知的,他是學院的光榮。”

事實證明,尼克鬆在學校的生活是成功的,在他當選為總統後,蕙蒂爾學院聘請他為蕙蒂爾學院的終生名譽校長。那是他勤奮努力的結果。

在蕙蒂爾學院臨近畢業時,有一天,尼克鬆在布告欄裏看到一張通告。通告宣布有25個人可以獲得250美元的獎學金並到北卡羅來納州杜勒姆新成立的杜克大學法學院學習。

按當時的規定,獲得杜克大學法學院的獎學金必須要有平均每科95分以上的好成績,論成績,尼克鬆當然是佼佼者。於是他提出了申請。

提出申請後,蕙蒂爾學院也麵臨著畢業考試。大家都知道這考試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有可能會決定一部分人的去向問題。

在緊張的複習及短暫的考試過後不久,成績發表了:尼克鬆的成績在109名同級的學生中名列第二,並獲得了蕙蒂爾學院的優秀畢業證書。

這意味著他的申請將被批準,並已贏得了杜克大學法學院的獎學金。

1913年9月,20歲的尼克鬆抵達杜勒姆的杜克大學,開始了他最後4年的大學生活。

盡管尼克鬆曾在報紙及雜誌上見過杜克大學的照片,但是初到杜勒姆,杜克校園的規模和美麗仍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對於某些習慣於加利福尼亞的建築和像蕙蒂爾那樣小規模的學院來說,杜克大學更像一座中世紀的教堂城,到處都是塔尖、城樓和彩色的玻璃。許多的建築物都是成群地被安置在幾英畝的樹林和花園之中,校園內鬱鬱蔥蔥,鳥語花香,小樹林裏隔幾步便有坐椅供學生們休息和聊天之用,操場上各式體育用具一應俱全,教學樓、宿舍樓林立,教學和生活環境堪稱一流,那是蕙蒂爾學院所無法比擬的。

從進入杜克大學的第一天起,尼克鬆就知道,他走上了一條快速競爭的軌道。那種競爭速度與在蕙蒂爾是不同的。

他們班上有一多半的學生是美國大學優等生聯誼會的成員,個個都是原所在學院的優秀生,學習成績相當好,學生間差距很小,所以競爭力就非常強。尼克鬆在入校後才知道,學生們把杜克大學的獎學金稱作是“絞肉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在第一年獲得獎學金的25名學生之中,到第二年便隻能有12名能繼續享受了,也就是說將有半數之多的人被淘汰出局。而這筆錢在尼克鬆來說,又是何等的重要,所以他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鬆懈。

杜克大學當時已采用了哈佛大學的判例教學法,就是以法律上的一些實際審判過的案例來配合課堂上的書本教育,以使得法學院的每一個學生能掌握更充足有利的法律知識。按這種方法,每個學生必須熟記數百個不同判例中的事實和法律論點,並且要能夠做到在教室裏隨時站起來背誦它們,以及回答老師突然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尼克鬆有很強的記憶力,這雖然是個很優越的條件,但是他卻從來未曾麵對過分量如此之多的資料。這使得尼克鬆有時簡直是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才能把那些需要熟記的事實聯係起來,使之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法律知識。

尼克鬆投入到了知識的海洋之中,他放棄了他保持了多年的晨練,用晨練時間來背讀法律案例。校園裏的長椅和教室裏的課桌是他待得時間最長的地方,他拚命地讀那些法律書,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程度,而且幾乎是每天晚上都泡在圖書館中。

有一次,當尼克鬆在圖書館自修時,認識了一位高年級的同學比爾·阿德爾森。他是尼克鬆上一屆的法律係的高才生,因為一個意外的事故而被撞壞了腳,成為身有殘疾的人。

他們經常結伴在圖書館學習,比爾·阿德爾森頑強學習的精神影響了尼克鬆,使他認識到,既然傷殘的比爾都能如此用功,而且成績優異,那麼他作為一個健康的人更應該加倍努力,才能邁向成功的階梯。他常常向比爾傾訴他對學習及前途的擔心和懷疑,與他探討自己所不曾掌握的學習方法。尼克鬆永遠也忘不了比爾曾對他講過的一句話:“如果你刻苦,那麼你不必擔心,因為你已具備了學習法律的條件——鐵屁股。”(鐵屁股的由來是因為比爾注意到尼克鬆能夠花很長的時間坐在圖書館學習。)

在杜克大學的最初兩年中,尼克鬆的家境因為父母年長和兄弟都已讀書而日趨清苦,所以他的經濟來源隻能靠自己。當時的獎學金不是很高,而且它也隻能支付生活費。為了節省開支,尼克鬆住在一間每個月租金5美元的小屋子裏,後來為了能節省這5美元,又和三個朋友一起搬到離校園2英裏的杜克森林中一座廢棄的、沒有自來水和電燈的農舍裏居住。